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英语活动单是引导学生在小学英语课堂进行自主学习,记录活动过程与结果,分析得出活动结论并自我反馈的“菜单”化设计,是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决定因素。本文拟从目前小学英语活动单设计的常见问题和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没有活动就没有小学英语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江苏如皋教育人坚持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本,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动力,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打造贴近市情、校情和学情的“有效课堂”“高效课堂”“魅力课堂”,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向新高度。
笔者所在校一直致力于“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完善。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活动就没有小学英语课堂,在实施活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取各种活动形式和教学手段,“以动促学”,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理解上,让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体验语言学习成功的愉悦。
活动单是“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是呈现学习目标、活动方案等教学元素的平台,小学英语活动单则是引导学生在小学英语课堂进行自主学习,记录活动过程与结果,分析得出活动结论并自我反馈的“菜单”化设计。
小学英语活动单的基本结构包括课题、学习目标、活动方案、检测反馈。活动方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引,是活动单的重点所在。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活动就没有小学英语课堂,但活动只是获得语言知识的一种途径,其目的是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语言。
活动单设计常见问题
教学目标不具体,教学重点不突出。相当一部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定位比较笼统,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英语的能力等。这样的目标定位使得教师在设计教学思路和实施教学活动的时候缺乏明确的方向,成了一种毫无意义的摆设。
活动缺乏针对性,活动目的不明确。《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6AUnit7At Christmas A板块教学后,有位老师设计了如下填空练习:
On _ Day,Jim’s family _ in his _ house.After lunch,they _ the presents _ the Christmas _.The beautiful _ Wallet _ for Grandpa.It was _ Grandma.Grandma has got a _ and some _ from Grandpa.Jim got a _ and a _from his _.Jim’s father got a _and Jim’s mother got a _.Everybody was very _.
从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来看,在教学后安排一个短文填空练习似乎已经成了一个“保留节目”,这种活动设计侧重于词汇的拼写和用法,不利于语篇信息的进一步梳理,空格太多,难度太大,挫伤了一部分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其实,大多数教师仅是模仿,却不知这个活动的目标指向。因此,在设计活动时,要将练习的目标更为直接地指向所学内容,并向相关知识进行拓展,有效开展广泛的英语语言实践活动。
活动设计无层次,教学缺乏整体性。 教学数字的活动设计:(1)Count the numbers from 1 to 20(从1数到20);(2)Look and say the number(看数字说英文);(3)按座位报数。三项活动机械而无思维含量,对学生来讲不具趣味性和挑战性,对知识的掌握也无整体逐步提升的作用。
活动要求不清楚,活动开展欠顺畅。在每个活动中清楚地告诉学生学习的要求是什么,不要出现笼统泛化的表述,如Read and say,用什么方式read,默读、浏览、大声读?又say什么具体内容,一句话还是一段话?这些都要明确告知学生,不然拿到活动单讨论,部分小学生也不一定能知道,这个活动到底要如何开展,严重影响活动进程,降低了课堂学习效果。
汇报形式单一,学生表现不积极。Work in pairs,work in groups.是合作学习的最常见模式,也是最常见的汇报展示,常常是组内一两个活跃分子作为汇报展示的内定人选,其他组员都默契地一致退后,成为偷懒的听众,影响了合作学习的实效,剥夺了很多学困生、中等生展示锻炼自己的机会,课堂积极性不够高。
检测内容不恰当,反馈效果不理想。部分活动单的检测反馈就是书后练习的复制品,没有真正的检测功能,其实课堂反馈的形式除了书面测验还应该多种多样,可以是读、说、演、唱等。检测内容要注意针对本堂课的学习重点,难度以高于课本习题要求,低于单元检测要求为宜,要求确保80%的学生能较顺利地完成,又能从20%学生中反馈出问题进行改进。
针对问题的对策
活动单是学习者学习材料呈现的平台,还是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历程与结果的记录。它也是英语课堂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值得每位英语老师去精心设计,一份好的活动单应具备以下这些特点:
目标性。布鲁姆曾经指出:“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学习目标是学生按“单”活动的实施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局域导向、激励、控制和评价功能,在活动单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小学英语活动单要具有明确的、恰当的、具有可行性的目标,目标的确定要符合课标年段要求,切合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三维目标定位要合理,促进学生知、能、情、意有效提升。
活动方案必须以目标为引领,所有活动都要致力于本堂课学习目标的达成,不能使其成为课堂的点缀。教师应熟悉课标,了解不同学段学生的不同要求,要研究教材,准确解读,发掘教学要素;还要关注学情,在学生“已达发展区”的基础上确定“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可操作性。一堂课的时间有限,并不是活动形式越多就越好。活动单要讲究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一般来说一堂英语课的活动数要控制在3至6个以内,要明确考虑活动步骤的顺序和时间性;规定展示内容、形式、地点;指明交流范围、方式等。让小学生一目了然,知道什么时候完成什么任务,怎样完成,与哪些人完成,用读什么方式完成,完成到什么程度。确保课堂活动有序高效进行。 学段性。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不同学段的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有效的教学应当突显不同的学段特点。对于小学生而言,凡是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对象都比较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小学英语活动单设计要浅显易懂,富有童趣。小学英语课堂中比较常用的游戏形式,符合小学生好奇、喜欢猜谜、好动、爱表现的心理特点,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运用英语的动机,使学生集中的注意力得以延续,达到灵活、有效有趣的教学效果。
层次性。层次性是指活动设计应有梯度,逐渐深入,螺旋上升,也指针对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完成指标。
小学英语学习活动可以从听、读到写,从模仿到创造,从理解到应用,遵循学生语言习得的基本规律,逐渐深入,层次分明。
《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5BUnit8 At the weekends学习昆虫的英语词汇后,教师设计了如下操练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活动(一)Look and say(看图说词)。活动(二)A guessing game(看词义猜单词)。活动(三)Read a passage(阅读相关短文)。活动(四)Talk about insects(谈论昆虫)。活动(一)基于初步语音模仿基础上对单词词义的辨认;活动(二)侧重通过游戏实现对这些词汇的短暂记忆;活动(三)将词汇融合到语篇里,将知识赋予生活气息,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活动(四)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初步的表达,使操练活动过程从机械操练逐渐向意义性操练成螺旋式上升,从而促使相关语言知识向语言技能有效转化。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可以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活动要求,使不同的个体都获得不同层次的提高与进步。
学科性。小学英语活动单设计的活动必须是“英语”活动,要有语言味道,体现英语的学习规律。《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5BUnit2 A telephone call有位老师呈现了班上一位学生家庭的电话号码,创设问题情境如下:
师:Hello,8-8-5-9-2-1-7-3 .
生(1):Hello!
师:May I speak to…?
生(1):This is…
学生(1)听到是自己家的号码便迅速做出了回应,这给全班学生的操练活动提供了直观的示范,真实的信息,使操练活动很好地体现出语言的交际意义,促使学生们更为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相关的操练活动中。
开放性。在设计活动单时,要为学生提供课本以外的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英语,逐步培养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6BUnit5The seasons在引导学生对语篇信息进行梳理和回购的基础上就设计了两个语言拓展活动:
(1)小结语篇:SuYang’s father is going to New York.The season there is different from the season here.In spring it is…In summer it is…
(2) 给苏阳的爸爸提建议
Let’s give SuYang’s father some advice.
上面的活动紧扣语篇展开,引导学生一起给苏阳爸爸提出一些出行建议,使语言学习体现出现实的交际意义,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能做某事”的指导思想。
随着“活动单导学模式”进一步推广,活动单的设计与编写越来越成为教学关注的焦点,如果教师在设计小学英语活动单时都考虑到活动单的目标性、可操作性、学段性、层次性和开放性,那活动单一定是高品质的。当然,活动单学习目标、活动方案与检测反馈的设计,还需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细心揣摩,巧妙设置,才会达到“一字穷理,定全课之主脑;片言居要,连通体之经络”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磨头小学)
没有活动就没有小学英语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江苏如皋教育人坚持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本,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动力,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打造贴近市情、校情和学情的“有效课堂”“高效课堂”“魅力课堂”,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向新高度。
笔者所在校一直致力于“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完善。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活动就没有小学英语课堂,在实施活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取各种活动形式和教学手段,“以动促学”,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理解上,让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体验语言学习成功的愉悦。
活动单是“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是呈现学习目标、活动方案等教学元素的平台,小学英语活动单则是引导学生在小学英语课堂进行自主学习,记录活动过程与结果,分析得出活动结论并自我反馈的“菜单”化设计。
小学英语活动单的基本结构包括课题、学习目标、活动方案、检测反馈。活动方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引,是活动单的重点所在。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活动就没有小学英语课堂,但活动只是获得语言知识的一种途径,其目的是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语言。
活动单设计常见问题
教学目标不具体,教学重点不突出。相当一部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定位比较笼统,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英语的能力等。这样的目标定位使得教师在设计教学思路和实施教学活动的时候缺乏明确的方向,成了一种毫无意义的摆设。
活动缺乏针对性,活动目的不明确。《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6AUnit7At Christmas A板块教学后,有位老师设计了如下填空练习:
On _ Day,Jim’s family _ in his _ house.After lunch,they _ the presents _ the Christmas _.The beautiful _ Wallet _ for Grandpa.It was _ Grandma.Grandma has got a _ and some _ from Grandpa.Jim got a _ and a _from his _.Jim’s father got a _and Jim’s mother got a _.Everybody was very _.
从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来看,在教学后安排一个短文填空练习似乎已经成了一个“保留节目”,这种活动设计侧重于词汇的拼写和用法,不利于语篇信息的进一步梳理,空格太多,难度太大,挫伤了一部分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其实,大多数教师仅是模仿,却不知这个活动的目标指向。因此,在设计活动时,要将练习的目标更为直接地指向所学内容,并向相关知识进行拓展,有效开展广泛的英语语言实践活动。
活动设计无层次,教学缺乏整体性。 教学数字的活动设计:(1)Count the numbers from 1 to 20(从1数到20);(2)Look and say the number(看数字说英文);(3)按座位报数。三项活动机械而无思维含量,对学生来讲不具趣味性和挑战性,对知识的掌握也无整体逐步提升的作用。
活动要求不清楚,活动开展欠顺畅。在每个活动中清楚地告诉学生学习的要求是什么,不要出现笼统泛化的表述,如Read and say,用什么方式read,默读、浏览、大声读?又say什么具体内容,一句话还是一段话?这些都要明确告知学生,不然拿到活动单讨论,部分小学生也不一定能知道,这个活动到底要如何开展,严重影响活动进程,降低了课堂学习效果。
汇报形式单一,学生表现不积极。Work in pairs,work in groups.是合作学习的最常见模式,也是最常见的汇报展示,常常是组内一两个活跃分子作为汇报展示的内定人选,其他组员都默契地一致退后,成为偷懒的听众,影响了合作学习的实效,剥夺了很多学困生、中等生展示锻炼自己的机会,课堂积极性不够高。
检测内容不恰当,反馈效果不理想。部分活动单的检测反馈就是书后练习的复制品,没有真正的检测功能,其实课堂反馈的形式除了书面测验还应该多种多样,可以是读、说、演、唱等。检测内容要注意针对本堂课的学习重点,难度以高于课本习题要求,低于单元检测要求为宜,要求确保80%的学生能较顺利地完成,又能从20%学生中反馈出问题进行改进。
针对问题的对策
活动单是学习者学习材料呈现的平台,还是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历程与结果的记录。它也是英语课堂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值得每位英语老师去精心设计,一份好的活动单应具备以下这些特点:
目标性。布鲁姆曾经指出:“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学习目标是学生按“单”活动的实施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局域导向、激励、控制和评价功能,在活动单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小学英语活动单要具有明确的、恰当的、具有可行性的目标,目标的确定要符合课标年段要求,切合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三维目标定位要合理,促进学生知、能、情、意有效提升。
活动方案必须以目标为引领,所有活动都要致力于本堂课学习目标的达成,不能使其成为课堂的点缀。教师应熟悉课标,了解不同学段学生的不同要求,要研究教材,准确解读,发掘教学要素;还要关注学情,在学生“已达发展区”的基础上确定“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可操作性。一堂课的时间有限,并不是活动形式越多就越好。活动单要讲究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一般来说一堂英语课的活动数要控制在3至6个以内,要明确考虑活动步骤的顺序和时间性;规定展示内容、形式、地点;指明交流范围、方式等。让小学生一目了然,知道什么时候完成什么任务,怎样完成,与哪些人完成,用读什么方式完成,完成到什么程度。确保课堂活动有序高效进行。 学段性。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不同学段的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有效的教学应当突显不同的学段特点。对于小学生而言,凡是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对象都比较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小学英语活动单设计要浅显易懂,富有童趣。小学英语课堂中比较常用的游戏形式,符合小学生好奇、喜欢猜谜、好动、爱表现的心理特点,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运用英语的动机,使学生集中的注意力得以延续,达到灵活、有效有趣的教学效果。
层次性。层次性是指活动设计应有梯度,逐渐深入,螺旋上升,也指针对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完成指标。
小学英语学习活动可以从听、读到写,从模仿到创造,从理解到应用,遵循学生语言习得的基本规律,逐渐深入,层次分明。
《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5BUnit8 At the weekends学习昆虫的英语词汇后,教师设计了如下操练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活动(一)Look and say(看图说词)。活动(二)A guessing game(看词义猜单词)。活动(三)Read a passage(阅读相关短文)。活动(四)Talk about insects(谈论昆虫)。活动(一)基于初步语音模仿基础上对单词词义的辨认;活动(二)侧重通过游戏实现对这些词汇的短暂记忆;活动(三)将词汇融合到语篇里,将知识赋予生活气息,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活动(四)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初步的表达,使操练活动过程从机械操练逐渐向意义性操练成螺旋式上升,从而促使相关语言知识向语言技能有效转化。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可以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活动要求,使不同的个体都获得不同层次的提高与进步。
学科性。小学英语活动单设计的活动必须是“英语”活动,要有语言味道,体现英语的学习规律。《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5BUnit2 A telephone call有位老师呈现了班上一位学生家庭的电话号码,创设问题情境如下:
师:Hello,8-8-5-9-2-1-7-3 .
生(1):Hello!
师:May I speak to…?
生(1):This is…
学生(1)听到是自己家的号码便迅速做出了回应,这给全班学生的操练活动提供了直观的示范,真实的信息,使操练活动很好地体现出语言的交际意义,促使学生们更为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相关的操练活动中。
开放性。在设计活动单时,要为学生提供课本以外的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英语,逐步培养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6BUnit5The seasons在引导学生对语篇信息进行梳理和回购的基础上就设计了两个语言拓展活动:
(1)小结语篇:SuYang’s father is going to New York.The season there is different from the season here.In spring it is…In summer it is…
(2) 给苏阳的爸爸提建议
Let’s give SuYang’s father some advice.
上面的活动紧扣语篇展开,引导学生一起给苏阳爸爸提出一些出行建议,使语言学习体现出现实的交际意义,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能做某事”的指导思想。
随着“活动单导学模式”进一步推广,活动单的设计与编写越来越成为教学关注的焦点,如果教师在设计小学英语活动单时都考虑到活动单的目标性、可操作性、学段性、层次性和开放性,那活动单一定是高品质的。当然,活动单学习目标、活动方案与检测反馈的设计,还需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细心揣摩,巧妙设置,才会达到“一字穷理,定全课之主脑;片言居要,连通体之经络”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磨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