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若干思考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qiiq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逐步帮助学生学会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学会用文字去分析事物和感悟世界。作为一项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虽然作文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但是学生却经常为如何写好作文而感到头痛。本文就如何消除小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让他们爱上作文,作了如下探讨。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1.语言成人化
  小学生的作文越来越趋向于深沉化,许多成人化的语言反映出学生们早熟的心理,难以找到属于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纯真。《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日常所见所闻来表达自己的感想,因此,学生只要能够运用他们这个年龄段特定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就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刻意的别出心裁,超越“童龄”的语言错位都不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和目标。
  2.模仿痕迹重
  过于注重模仿,忽视了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这是另一个值得语文教师注意的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到学生作文的模仿痕迹和同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且,教师会经常强调一些经典的作文案例,这也无形中给了学生一种心理暗示,导致他们形成了盲从意识,把这些经典案例当作写作素材,反复地运用到作文中。
  3.真实性有待加强
  在写作文时,有些学生喜欢引用和摘抄一些范文,也不管这些内容是否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还有学生把一些司空见惯的故事套用到自己身上,模拟情境,填充情节,创作出一篇篇相似度极高的作文。当学生陷入抄情节、编故事、假抒情的泥潭时,他们的写作能力将不能得到很好地提高。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以兴趣为前提的教学活动才是有效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从课堂兴趣、作文兴趣、交流兴趣等多个方面来进行作文教学,让学生放松身心,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体验写作的趣味。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生活中的人和事,提炼写作素材,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陶冶他们的性情,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目的。
  2.引导学生加强作文素材的积累
  一方面,重视文本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很多课后的思考练习也要求学生朗读一些佳词妙句和精彩的段落,使学生在摘抄记忆中积累作文素材,在背诵和阅读中感受课文的美感。如果学生能够利用阅读积累写作材料,掌握一些妙词佳句,就能在写作时游刃有余。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让学生把平时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内容都记录下来,这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好方法。
  3.作文教学与阅读训练相结合
  阅读训练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最佳渠道,只有让学生涉猎各种有益的书籍,进行文化熏陶和文学情趣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储备大量的作文素材,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小学生阅读审美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师生双方的积极参与和相互合作。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详细分析每篇课文的写作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写作思维。
  4.定期组织学生修改作文
  在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并且提出明确的修改意见,如语句通顺、用词准确、段落层次分明、情感表述真实等,并要求学生根据评改意见进行针对性的修改。另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自己修改和自己评价习作的能力,以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军.如何给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带来生机[J].考试周刊,2011,(24).
  [2]张娜.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阅读与鉴赏(中旬),2011,(4).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城关小学)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的渗透与实施,很多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近几年,小学数学教学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取得了很大进步。小学教育作为初级教育阶段,学生知识体系的认知和学习思维的形成
针对中国景观的现状及面临的环境、规划、历史文化资源利用等课题,笔者凭借近10年在中国完成的各个项目的规划经验,从“解决环境问题”“城市中被发掘的自然构造”“对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