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在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视度也在不断地提升。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建设和发展,我国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在沿线遇到诸多的困难与挑战,尤其是在文化传播、文化主体和文化产业三个方面,所以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和困难,需要在物质、行为、制度等方面肩负起文化使命。
关键词:时代;“一带一路”建设;文化使命]
当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方面的困境。但是为了更好地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搭建平台,需要在沿线国家将经贸项目落地生根的同时,还要在沿线国家实现中国文化落地有声。切实加强现有困境的分析,才能更好地采取应对之道。以下笔者就此展开分析。
1面臨的困境分析
在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中,应继续在沿线国家强化沟通和交流,而为促进我国文化建设水平快速提升,将中华文化走出去,还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困境。
1.1文化传播方面
一是在语言沟通方面存在障碍。因为语言作为文化软实力建设之根本,而“一带一路”建设中,沿线的65个国家与地区,使用的语言就有两百多种,所以语言沟通障碍较多。
二是在国际话语权上较为缺乏,即利用话语传播来影响舆论和塑造国家形象以及主导国际事务的各种能力就形成了国际话语权,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沿线的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媒体往往是西方欧美国家主导,所以我国在这方面的缺失,使得我国的国家形象以及舆论导向以及价值理论都要迁就他人。此时其他国民势必会对我国形成诸多误解,有的甚至将“一带一路”建设解读为殖民主义的威胁。所以需要注重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致力于国际话语权的强化,才能促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三是缺乏民间交流的渠道,不同国家之间在文化交流中,主要取决于人民的文化体系。虽然国家政府开展了大量的文化交流项目,但是在民间交流上较为滞后。
1.2文化主体方面
在文化认同感上还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加上对本土话语体系构建不完善,缺乏对沿线国家的文化了解。
1.3文化产业方面
沿线国家不仅在文化产业的基础上较为薄弱,而且由于复杂的政治环境而对文化交流带来影响,加上国内文化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很多文化企业在向外发展时,主要是存在文化资源配置不足,使得文化交流的扩大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
2肩负使命
2.1物质方面肩负的使命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物质方面肩负的使命,主要是将产业作为承载文化的主体,切实注重品牌塑造文化。我国在物质方面的优势就在于有着雄厚的制造业实力和经济实力,这就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中,其文化市场的特点就在于文化需求较低,且具有较强的上升潜力,拥有巨大的市场领域,所以需要在文化产业中与发达国家进行错位竞争,开发沿线国家文化市场,切实注重自主品牌的打造,才能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实力的提升,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奠定基础。这就需要以“一带一路”这一平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中注重知名本土品牌的培育。这就能在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品牌塑造的同时对沿线国家的物质产品进行文化构建,利用我国在制造业方面的优势,为打造完善的文化体系奠定基础。
2.2行为方面肩负的使命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行为方面肩负的使命,主要是利用传统来阐释文化,利用美德来代言文化,这就需要把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作为进行中国文化阐释的切入点,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华传统美德进行中国文化的代言。这主要是因为中华传统美德在“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中,不仅信仰不同,而且文化背景复杂多样,而中国文化又刚好在一定程度上兼容这些国家的文化,最少可以正面理解。
3具体的对策与未来的发展思路
一是在物质层面上,将产业作为文化的承载体,切实发挥品牌在文化塑造中的作用,利用“一带一路”的平台,加大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并在“一带一路”的沿线切实做好知名本土品牌的培育,利用自身在制造业方面的优势,切实注重优质文化产品的打造。
二是在行为层面上,主要是借助传统来阐释文化,利用美德为中华文化代言,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诠释的切入点,并切实注重国民整体文化素质水平的提升。
三是在制度层面上,主要是通过制度来构建文化,用理论来指导文化,切实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优势的展示,发挥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在制度、体制和发展潜力等方面的优势,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切实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包含的特色元素,例如在对公私矛盾处理时的大局意识,以及在大灾大难面前的无私奉献精神,均可以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发展和建设中可以借鉴的文化元素。
四是在精神层面上,主要是利用理念来浓缩文化,切实发挥价值观在文化引领中的作用,确保文化符号得到合理地应用,并提出更多的优秀理念,对中国价值观进行精准凝练,切实占领文化竞争的最高点,尽快凝练科学的中国价值观,方能更好地在世界文化竞争的大格局中站稳脚跟。此外,我们还要学习“一带一路”沿线周边国家的语言,其它国家也要学习我们的语言,切实强化多方的语言文化互动,在丰富文化生活的同时提高人的精神面貌。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所肩负的文化使命较重,所以需要我们在这一过程中目前遇到的困境进行分析,并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多方面为沿线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绵薄之力,才能更好地在世界文化竞争中打造合理的中国价值观和良好的格局。
参考文献
[1]韩文乾.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肩负的文化使命[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6(01):153-158.
[2]王林生,金元浦.“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与文化创新发展——2016—2017年人文北京研究综述[J].城市学刊,2017,38(05):30-39.
[3]洪浩.“一带一路”:武术国际推广的文化使命[J].武术研究,2017,2(03):2.
作者简介
张馨文(2001.03—),女,贵州贵阳人,高中,在校学生。
关键词:时代;“一带一路”建设;文化使命]
当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方面的困境。但是为了更好地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搭建平台,需要在沿线国家将经贸项目落地生根的同时,还要在沿线国家实现中国文化落地有声。切实加强现有困境的分析,才能更好地采取应对之道。以下笔者就此展开分析。
1面臨的困境分析
在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中,应继续在沿线国家强化沟通和交流,而为促进我国文化建设水平快速提升,将中华文化走出去,还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困境。
1.1文化传播方面
一是在语言沟通方面存在障碍。因为语言作为文化软实力建设之根本,而“一带一路”建设中,沿线的65个国家与地区,使用的语言就有两百多种,所以语言沟通障碍较多。
二是在国际话语权上较为缺乏,即利用话语传播来影响舆论和塑造国家形象以及主导国际事务的各种能力就形成了国际话语权,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沿线的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媒体往往是西方欧美国家主导,所以我国在这方面的缺失,使得我国的国家形象以及舆论导向以及价值理论都要迁就他人。此时其他国民势必会对我国形成诸多误解,有的甚至将“一带一路”建设解读为殖民主义的威胁。所以需要注重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致力于国际话语权的强化,才能促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三是缺乏民间交流的渠道,不同国家之间在文化交流中,主要取决于人民的文化体系。虽然国家政府开展了大量的文化交流项目,但是在民间交流上较为滞后。
1.2文化主体方面
在文化认同感上还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加上对本土话语体系构建不完善,缺乏对沿线国家的文化了解。
1.3文化产业方面
沿线国家不仅在文化产业的基础上较为薄弱,而且由于复杂的政治环境而对文化交流带来影响,加上国内文化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很多文化企业在向外发展时,主要是存在文化资源配置不足,使得文化交流的扩大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
2肩负使命
2.1物质方面肩负的使命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物质方面肩负的使命,主要是将产业作为承载文化的主体,切实注重品牌塑造文化。我国在物质方面的优势就在于有着雄厚的制造业实力和经济实力,这就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中,其文化市场的特点就在于文化需求较低,且具有较强的上升潜力,拥有巨大的市场领域,所以需要在文化产业中与发达国家进行错位竞争,开发沿线国家文化市场,切实注重自主品牌的打造,才能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实力的提升,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奠定基础。这就需要以“一带一路”这一平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中注重知名本土品牌的培育。这就能在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品牌塑造的同时对沿线国家的物质产品进行文化构建,利用我国在制造业方面的优势,为打造完善的文化体系奠定基础。
2.2行为方面肩负的使命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行为方面肩负的使命,主要是利用传统来阐释文化,利用美德来代言文化,这就需要把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作为进行中国文化阐释的切入点,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华传统美德进行中国文化的代言。这主要是因为中华传统美德在“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中,不仅信仰不同,而且文化背景复杂多样,而中国文化又刚好在一定程度上兼容这些国家的文化,最少可以正面理解。
3具体的对策与未来的发展思路
一是在物质层面上,将产业作为文化的承载体,切实发挥品牌在文化塑造中的作用,利用“一带一路”的平台,加大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并在“一带一路”的沿线切实做好知名本土品牌的培育,利用自身在制造业方面的优势,切实注重优质文化产品的打造。
二是在行为层面上,主要是借助传统来阐释文化,利用美德为中华文化代言,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诠释的切入点,并切实注重国民整体文化素质水平的提升。
三是在制度层面上,主要是通过制度来构建文化,用理论来指导文化,切实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优势的展示,发挥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在制度、体制和发展潜力等方面的优势,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切实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包含的特色元素,例如在对公私矛盾处理时的大局意识,以及在大灾大难面前的无私奉献精神,均可以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发展和建设中可以借鉴的文化元素。
四是在精神层面上,主要是利用理念来浓缩文化,切实发挥价值观在文化引领中的作用,确保文化符号得到合理地应用,并提出更多的优秀理念,对中国价值观进行精准凝练,切实占领文化竞争的最高点,尽快凝练科学的中国价值观,方能更好地在世界文化竞争的大格局中站稳脚跟。此外,我们还要学习“一带一路”沿线周边国家的语言,其它国家也要学习我们的语言,切实强化多方的语言文化互动,在丰富文化生活的同时提高人的精神面貌。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所肩负的文化使命较重,所以需要我们在这一过程中目前遇到的困境进行分析,并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多方面为沿线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绵薄之力,才能更好地在世界文化竞争中打造合理的中国价值观和良好的格局。
参考文献
[1]韩文乾.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肩负的文化使命[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6(01):153-158.
[2]王林生,金元浦.“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与文化创新发展——2016—2017年人文北京研究综述[J].城市学刊,2017,38(05):30-39.
[3]洪浩.“一带一路”:武术国际推广的文化使命[J].武术研究,2017,2(03):2.
作者简介
张馨文(2001.03—),女,贵州贵阳人,高中,在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