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石问路,对症下药,做一名善思的体育教师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er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学期随着学校“铸造精气神,彰显竞争力”系列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全校武术操比赛即将拉开帷幕,为了学生比出好成绩,全校体育教师都在着手武术操教学,每个人对于武术操的理解都不尽相同,教学方法也就见仁见智。武术操教学应根据武术操的特点、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武术操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我看来,针对不同的教学情景采用适宜的教学手法就不愁教不好武术操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绞尽脑汁思索如何将武术操逐拍逐节的教授给学生之前,必须要搞清楚一些问题,学生是否了解你的苦心,“领你的情,买你的账”。通过看别的老师上课、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羁绊我们将武术操教好的绊脚石有这样几块:
  第一块绊脚石:学生学习兴趣丧失
  学生在学习武术操初期会因为新鲜感而集中注意力,教师在反复地采用讲解、示范、领做、练习的教学手段逐拍逐节地传授动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丧失,进而产生一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教师对于武术操的攻防作用以及编排内涵不加以演绎与讲解,学生缺乏理论知识的积累,“照葫芦画瓢”,没办法真正融入其中。
  第二块绊脚石:学生缺乏系统性学习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习武将就长期、系统、循序渐进,但是将武术包装成操化动作,加之比赛迫在眉睫,教师一味地赶进度,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填鸭式地学习一套武术操,没有体悟到每一节操的设计用意,缺少系统性的学习。
  第三块绊脚石:学生基本动作不扎实,省略组合动作练习,直接进入操化学习
  武术操中的手法、步型都是严格按照武术套路创编的,学生只凭靠臆想的武打片段“邯郸学步”,缺乏基本动作的练习,跳过武术中手法、步型的组合练习直接学习武术操,体会不到武术的真谛,也就无规范一说了。
  了解这些症结所在以后,我们就要搬开石头,为我们“前进道路”(教好武术操)扫清障碍。
  1.情景教学——把握学生有限的兴趣,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年级的学生有很强的模仿欲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掌握学生崇拜武打影视剧中武林高人的高深武功这一特点,通过室内课向学生介绍经典武打场面,并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技击拆解,动作的演变和形成过程,使学生初步认识武术、了解武术。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营造情境,将攻防组合结合故事情境,让学生根据示范分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攻防对抗中感悟动作,体会成功,进而对武术产生强烈的兴趣。
  2.精讲多练——挖掘学生爱动、乐表现的优点,营造多练多巩固的练习氛围
  俗语有云:“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武术操教学中,教师只能起到教与领的作用,学生的学练积极性与自觉性要贯穿全程,有些动作只有反复练习、反复巩固,才能领会动作的连贯与发力的技法。“熟能生巧”,通过重复练习掌握其要领和练习的技巧,才能体会攻防含义。在此过程中,为避免上述“绊脚石”的出现,教师可以采用分小组、集体、挑选优秀组、攻防pk组等等多种练习形式,一来提高学生学练积极性,再者也增加学生的练习密度,为学生创造足够多的、形式多样的不同练习体验。
  3.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由表及里”地产生联想,营造善思笃行的课堂氛围
  学习讲究眼到、手到、心到、脑到。在学习中,教师如果不教导学生勤动脑筋、多思考,学生只会一味地死练,这会制约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利于学生成长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多练习多体会,还要多思考。在实践中多应用,才能做到想、练、实践的相结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只有因材施教,用爱与责任施教,学生才会用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与扎实完美的练习成果回报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每一个一线体育教师行动起来吧,为了学生,为了自己,加入善思、勤学的队伍中,让每一节体育课因为善思、求变而富有生机。
其他文献
关键词:墙壁;体育教学;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2-0075-02  2017年1月5-6日新年伊始,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和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承办的“广东省第八届中小学体育教学展示活动暨总结研讨会”在深圳市罗湖区举行。来自广东省各地市的200位体育教研员、中小学体育教师及幼儿园教师参加了展示活动暨总结研
摘 要:现今的小学英语课堂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关注“教”,忽略学生的“学”,教学过程往往由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知识视野不开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锻炼。因此,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要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少教多学”“以学定教”。  关键词:小学英语;读单词;以学定教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
摘 要: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是实现小学英语教学创新的重要手段。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利用层次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让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得到满足,有利于促进小学英语水平的提高。定向选择,因材施教,需要得到教师的关注。  关键词:分层教学;水平差异;教学方法  小学生是英语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每一位学生都希望通过学习活动实现自我水平的提高。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英语能力,其接受英语新知识的能
摘 要:在班级管理中确定明确的目标,逐一落实;完善各项制度,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目标落实;完善制度  班主任的工作,最基本的一项就是创建一个团结和谐、奋发上进的班集体,而实行目标管理则是创建这样一个班集体的最佳途径。  一、明确目标逐一实施  每学期开学,在拟定班级工作计划时,我总是制订出一条条明确的目标,张贴在学习园地上,让学生对各项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万事开头难,我首先从
我穿过裙子,是在一个女同学家里,是那种公主裙。我当时在屋子里走了两圈,有一种怪怪的感觉,脸红心跳,赶紧脱了。女同学说我穿上裙子很迷人,不解我为啥不穿。我知道,我身材好,特别是腿,修长、匀称、白嫩。可她又怎会想到,我一直不敢穿裙子,就是因为我的身体太美了,连我自己都无法承受那种刺激。  我生在辽宁北部的一个小山村。我家那座低矮的小平房里只有一张大炕,小时候,我一直和父母睡在一起。从四五岁起,我就常常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煤矿企业对技术工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中技电工学是机电专业学生学习的专业基础课。为了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学好专业课,就应该让学生先学好专业基础课,电工学教学的关键是能不能让学生真正參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关键词:电工学教学;中技电工学;参与意识;探究  煤矿技工学校是为煤矿企业培养中级技术工人的学校,随着生产科技的发展,煤矿对技术工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
摘要:主体教学观是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其知识、能力、品格、方法的统一,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基于这一目标,作为主体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应实施哪些行为策略?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使中学政治课教学改革得以有效推进。  关键词:主体教学;策略;互动;主动;发展  教学观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对教学的本质和过程的基本看法。教师的教学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充分体会到:面对着眼前一个班六十多个孩子,要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孩子享受课堂带来的知识,体验课堂中游戏的快乐和课堂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是很困难的。在很多情况下出现的结果是只有少数积极分子参与了课堂的各项活动,大多数的孩子只是旁观者。致使班级成绩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孩子的英语学习能力差异也日趋严重。现在开展高效课堂,让孩子在小组中合作学习,一个大班额的集体,演变
摘 要:摄影艺术与作文教学有很多相通之处:摄影艺术需要对典型环境进行选择,作文,特别是写人记事绘景类作文,同样需要典型环境的选择,以衬托人物性格;摄影艺术的一个关键点是摄影的艺术构图,需要通过一定的角度表现主题,作文也需要确定一个角度,进行立意;摄影要表现主题,要通过一定的手法实现主题的愿望,要通过观察去捕捉值得表现的内容等等。总之,摄影艺术与小学作文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联系摄
摘 要:新课标目标体现英语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课时目标的设计不仅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还要以学生为行为主体。目标设计既要体现可检测性又要体现三维目标。以4B Unit 8 How are you?(story time)为例阐述怎样叙写课时目标。  关键词:教学目标;语言技能;情感目标  一、英语课程标准的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