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g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在七年级这一起始年级落实好新课程的这一理念,科学有效地实施课程改革,关系到这些学生后续学习的质量。根据近几年实施新课程的体会,遵循七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认为数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教学。
  1.做好初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以“慢”促“优”。
  中小学数学不衔接好,必将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学生会很快出现两极分化,造成恶性循环,也会让学生染上“数学恐惧症”等,再去挽救就很困难了。
  从调查情况看,初中数学教师还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认真去做好衔接工作的不多,给新课程实验的顺利实施带来了一定困难。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这项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1.1适当听一些小学数学课,了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也了解学生学习的习惯。总体来讲,小学数学课堂生动活泼,学生交流热烈,教学知识点少,学生练习时间多。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起始阶段尽可能营造良好的气氛,以使学生逐步适应,顺利过渡。
  1.2通过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有针对性地规划自己的教学,以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
  1.3熟悉小学的知识体系,找出小学与初中数学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如小学几何是实验几何,它的性质都是通过实验方式得到的,如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通过剪拼得到的。初中数学教师应针对小学与初中对相关知识的不同处理,采取不同的策略,以达到巩固复习,深化提高的目的。
  2.课堂教学要求新、求活以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七年级数学比较贴进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丰富的内容提供教学中诱发学生情趣和动机的酵母。新教材还抓住了七年级学生情绪易变、起伏较大的心理、生理特点,要求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陶行知先生语),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对此,我的具体做法是:
  2.1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在课堂引入中,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如教学“七巧板”时,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提出: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它们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待他们思考回答后再进行总结。最后让他们自由合作进行制作,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这样,通过简单的表演,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创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2.2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新教材还针对七年级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自由组合),请他们做我的助手,一起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以产生兴趣和求知欲。
  3.从生活出发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在“代数式”这节课中,由上节课的一个习题引入,带领学生一起探究得出一个规律5n 2,由此引出代数式的概念。在举例时,我指出:“其实,代数式不仅在数学中有用,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大量存在。下面,老师说几个事实,谁能用代数式表示出来。这些式子除了老师刚才说的事实外,还能表示其他意思吗?”学生们开始活跃起来,一位男孩举起了手:“一本书p元,6p可以表示6本书价值多少钱?”受到启发,每个学生都在生活中找实例,大家从这节课中都能深深感受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
  4.创新设计让学生体现积极向上。
  在学生上网查询,精心设计、指导下,成功地开展了“我是小小设计师”的课堂活动:这节课是以七年级数学上册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内容设计的一节课,以若干个正方形摆放出图形并说明你想表现什么。事先由老师将课题内容布置给学生。由两位学生作为这节课的主持人,其他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并说明自己的创意。最后,老师作为特约指导,对学生的几何图形图案设计及创意、发言等进行总结,学生再自己进行小结、反思。整节课学生体验了图形来自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现代数学观,较好地体现了学生主动探究、交流、学会学习的有效学习方式,同时这也是跨学科综合学习的一种尝试。
  5.为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应重视“小练习”,以体现数学思想的教育。
  初中阶段是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初步形成的阶段。对刚刚步入中学的初一学生来说,要促进他们较快地从所熟悉的以具体数字计算为主的数学学习,过渡到以用比较抽象的字母表示为主的数学学习,提高适应初中阶段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在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思想方法形成的教育。
  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应遵循几个原则:一是化隐为显原则。就是有意识地让学生将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明确的学习对象,教学应当以知识为载体,把隐藏在知识中的思想方法揭露出来;二是循序渐进原则。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反复孕育结论发展形成的过程,采用“小步走”、“多层次”的方式,以体现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三是学生参与原则。应当认识到这样的教学是数学活动过程的教学,具有动态性、重思辨的特点,要求有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使学生逐步领悟、形成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我们应当按照这些原则设计教学。例如,应用题对初一学生来说是一个数学学习的难点。这个阶段的应用题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真正涉及实际应用,即使这样也有些学生对此感到头痛。为了处理好这个问题,我们应按上述原则,在教学中重视设置一些与讲授问题相关、简单且有层次的小练习,让学生通过这些小练习,逐渐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思路。
  
  参考文献:
  [1]顾海林.浅谈七年级数学教学兴趣的培养.
  [2]落雪无声.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几点重视的问题.
  [3]高风亮节.提高七年级数学教学实效性的探索.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昆仙胶囊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其数学素质.下面举例说明.  一、通过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懂得数学价值  例1(2010年江西卷理11):一位国王的铸币大臣在每箱10
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
摘 要: 有本文总结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策略和实施过程,以及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实施策略 实施过程 初中数学教学    我国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各校把合作学习作为践行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教学组织形式。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实质的合作学习。那么,如何组织合作学习,如何通过合作学习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我总结了以下小组合
在新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教育环境,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渠道,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师生的整体价值,焕发课堂教学的活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改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一、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理论  传统教育把学生当成装知识的容器,学生的任务就是接受知识。但
函数是初中和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整个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函数的性质和应用是高考的重点与热点,竞赛试题往往也聚焦于此.本文从函数自身的对
摘 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转化为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在游戏中去拓展思维,在游戏活动中促进课堂师生交往,在游戏活动中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学好数学。  关键词: 游戏 数学学习 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
摘 要: 在数学课教学中,教师应在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对后进生进行摸底排队,以做到心中有数,从而针对后进生的不同情况,分别采用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措施。只要教师有像园丁爱护花草那样的爱心,满腔热忱,循循善诱地去对待学生,就能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转化 后进生    学生学习成绩有差异,这是必然的。而后进生往往影响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想方设法注意对后
陶行知认为,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