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rka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指出新时期的教育教学要强化学生自主探究,发挥学生能动性,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方法创新教学活动,将自主探究融入其中。对此展开相关的分析讨论,提出小组合作、问题启发、情境构建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可行教学对策,希望能够给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究能力;小组合作;问题启发;情境构建
   自主探究能力,就是针对具体问题或现象,依靠自身知识积累、学习方法等对问题或现象展开探究和思考,找出现象原因或问题答案。小学数学课程学习中,自主探究能力是一项核心素养能力,需要学生达到一定的水平,能够在自主探究能力的驱使下有效开展自主化的学习,对数学知识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效果。
   一、基于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讲,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并不高,因为其并没有接受太长时间的数学学习,也没有积累太多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在一开始,学生很难依靠个体展开探究学习,这就需要先从合作的模式切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在学生积累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之后,再引导学生展开个体化的自主探究。
   而基于小组合作模式的合作探究,就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的数学知识点,设计合作探究的任务。由于是以合作的模式进行探究学习,那么任务的设计就要体现出综合性与丰富性,让学生能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各自分配到相应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比如,在教学“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立足条形图的制作要点,构建起这样一个合作探究任务:探究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和体重。在这个任务下设置多个子任务:(1)随机统计10名学生的身高和体重。(2)划分身高和体重区间,制作条形统计图。(3)计算10名学生的平均身高和体重。在合作任务之下设计多个子任务,让小组内每个学生都承担一个子任务,各自负责一部分,这样合作完成任务,共同展开探究,可以让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形成切实有效的理解掌握。
   二、立足问题启发驱动学生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基本方法,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之后,就可以进入个体化自主探究的阶段,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个体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可以采用问题启发这种模式。教师立足数学知识,设计具体的问题,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探究。而要让问题具备相应的功能,就应该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活中选择一些包含了数学知识的案例素材,然后对其进行编辑和整理,通过多媒体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生活化的问题启发下自主展开学习探究。
   如在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引入这样一个案例:小明去便利店买饮料,买了2瓶矿泉水,每瓶2.2元,付给老板10元,找回了5.6元,小明认为少找了1元钱,老板说没有少。正好你从旁边路过,双方希望你能评评理,那么你认为谁的话正确?基于这样一个生活案例,设置趣味化的问题,启发学生展开探究,这就需要学生对2瓶饮料的价格进行计算,即2.2 2.2=4.4元,然后再计算找零钱,即10-4.4=5.6(元)。所以,引导学生基于问题展开探究,就可以发现老板找零是正确的,小明自己计算错误了。通过这样的问题启发,学生在探究中就可以对小数的加减法形成深入认知。
   三、构建数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要实现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自主探究,还可以基于情境构建这种方法,立足数学知识,构建起一些趣味化、虚拟化的情境,引导学生融入情境之中,代入具体的角色,在情境中展开探究,对所包含的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如教学分数的相关知识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基于学生喜欢的卡通动画,立足动画片中的一些情节,构建起数学情境,让学生代入具体的动画角色,展开探究思考。如可以引入《喜羊羊与灰太狼》中懒羊羊过生日的情节,大家为懒羊羊准备了青草蛋糕,村长将蛋糕分成6份,懒羊羊一下子就吃掉了2块,最后喜羊羊、美羊羊、沸羊羊和暖羊羊分别吃了1块,村长没有吃。那么懒羊羊比喜羊羊多吃了几分之几?懒羊羊和沸羊羊一共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代入懒羊羊的角色思考这些问题,对其中包含的分数加法和减法知識进行探究,逐步理解,掌握分数加法和减法的具体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育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教学创新,把握小组合作、问题启发与情境构建这些不同的方法,摒弃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构建自主探究和学习的空间,从而逐步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黄鑫.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究[J].女报,2020(8):8.
   [2]胡寻金.浅谈数学教学中小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9(1):94.
   [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与尝试[J].考试周刊,2020(75):34.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标要求“重视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表达,运用自己的眼光发现外界世界的精彩”。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立足新课标理念,在习作教学时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好教学策略,以提升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习作教学;有效性策略   当前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干扰,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习作教学的效率,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极为不利。因此,在新课标背景
摘 要:小学英语教师按照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教授英语知识,容易导致小学生的逆反心理。而且,当前英语教学存在内容单一、遵循固态教学方法等问题,使得小学生的天性被束缚,有碍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甚至出现厌烦英语课程等不良情绪。而使用英语绘本教学,不仅能增强小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深入探析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以期能够促使小学英语阅读教學质量获得质的飞跃,对学生的英语阅读
摘 要:从“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点燃学生语文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多读的过程中多加感悟”以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讨,在交流中形成深刻见解”三个方面入手,针对“立足实际,探讨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方法”这一主题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反复诵读;小组探讨   提升语文学科教学效益,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高效,是语文基层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追求与方向。但面对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也得到了重视。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学习过程,并且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一方面可以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丰富学生自我的想象世界?这就需要教师全方位激发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更加重要,其中的重点是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启蒙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拥有自主认知与个人理解,实现全方位发展。小学时期,学生好奇心重,想象力丰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挖掘语文学习和想象力之间的关系,探索适合学情以及教育需要的教学策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语文素质和想象力。以经验为参考,以小学生想象力为切入点,探索新时期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明确自身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在教学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学习能力,科学运用教学形式,从而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综合素养   在当前的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需要对教学策
摘 要:首先简述语文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契合性,探究二者整合的可行性;然后概述语文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揭示二者整合的教育价值;接着论述语文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落差问题”“主客问题”;最后阐释优化语文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引领小学生探究二者的关联性、相似性。   关键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整合;问题;探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发展,教师群体积极探究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之路,力求为
摘 要: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一直沿用“一言堂”教学方式,教师作为课堂主体,不断向学生灌输知识,限制了他们思维的发展。自素质教育提出后,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一些教师提出了更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情境教学法。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意义展开综述,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更好地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情境教学法;应用措施   在我国教育体系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开口说话,这对小学中年段学生来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是因为在英语对话课中以读代说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学生不会说或者也不愿意开口说,说的多是单词,不是完整的句子,因此口语教学的意义并没有生成,在小学中段也正是培养学生进行对话交流的一个重要时期。只有让学生具备口语表达能力,在学习英语方面才能不断提高。就小学中段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加以阐述。   关键词:小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