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实习生在思政育人临床实践教学中的体验

来源 :中华护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a1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实习生参与思政育人临床实践教学的内心体验.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对参与思政育人临床实践教学的15名实习生进行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累计进行15次访谈,共计425 min,访谈资料63526字.共提炼3个主题:正确价值观的树立、理想信念的坚定、医德医风的陶冶.结论 护理专业实习生参与思政育人临床实践教学具有良好的体验,同时,思政育人方式及与专业课的深度融合仍需进一步探索,以形成更为成熟的思政育人护理临床实践教学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 制订适合高龄老年卧床患者的低负荷小强度抗阻运动方案,评价其对患者肌力和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便利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病房2020年3月—4月收治的80岁及以上疾病稳定期患者6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6个月的低负荷小强度抗阻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的肌力和心肺功能.结果 共有59例患者完成研究,试验组29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握力在3个月和6个月时高于对照组(P<0.05),仰卧举腿和30 s反复坐起次数在6个月时多于对照组(P<0.
目的 了解护理院校及临床医院护理教师实施引导性反馈的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国际护理临床模拟教学协会的模拟最佳实践标准及医疗模拟引导性反馈评估量表等引导性反馈评估工具编制问卷.采用方便抽样,对护理院校及临床医院的133名参与过护理模拟教学中引导性反馈实践的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34名(25.6%)的教师认为自己胜任引导性反馈.教师实施引导性反馈遇到困难较多的有“有的学员说得太少,沉默不言”(72.9%)、“让学员积极参与到引导性反馈中”(67.7%)、“学员没有提前准备好(材料、作业任务、技能练习
该文介绍了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了提高高职护理人才培养质量,依托三峡库区医教协同职业教育集团平台,依据不同护理岗位和实践环节对学生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需求,对接临床实际、护理岗位和行业标准,结合该校实际,以实践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完善医教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注重人文素质培养,创新多元客观量化评价体系,实施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培训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效果.方法 通过评估培训需求、文献分析,构建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培训方案,包括理论阶段44学时(护理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护理科研基础)、实践阶段1年.并基于柯式模型构建评价方案,包括反应层(学员满意度)、学习层(教学计划汇报和教学活动展示)、行为层(护理小讲课和护理技术操作示教考核)、结果层(核心能力评价、被带教者对临床教学质量的评价).2018年9月—2019年11月对本院45名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进行培训,并根据评价方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反应层:学员培
目的 探讨渐进式“课程思政”在护理管理学课程中的实施路径及效果.方法 基于Bloom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个体态度与品德形成的渐进性特点,按照“明理-笃信-践行”的顺序,设计并开展护理管理学“课程思政”.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专家、教师、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专家和教师认为渐进性“课程思政”设计符合教学规律、意识形态确立规律,案例选取得当、呈现方式灵活,学生参与度高,授课效果好.13名学生中,92.3%的学生认为学习渐进式“课程思政”后有所收获;100%的学生偏好社会热点解读、临床案例的思政元素;
目的 探讨肠造口患者底盘渗漏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成效.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2月的肠造口术后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此期间护理部组织无漏病房建设小组成员对其底盘渗漏发生率进行基线调查,通过鱼骨图对造口患者发生底盘渗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订干预措施.2020年3月—8月的肠造口术后患者设为试验组,护士从患者及照顾者、医护人员、材料等方面进行改进,包含造口定位、健康教育、延续管理等内容.比较两组患者造口护理知识技能水平、底盘渗漏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造口护理知识技能水平分别为(80.
医教协同背景下,为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江苏医药职业学院积极探索在课堂理论、实训教学、床边见习、社会实践中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该文从教师队伍、思政目标、思政元素、思政资源、融入路径等方面,阐述了妇产科护理课程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方法.高职妇产科护理课程思政育人方案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促进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可为医学院校探索“课程思政”方案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