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游园不值》谈古诗意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51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绍翁的这首《游园不值》应该看作是一种精神奇遇,此诗就是记录这种精神奇遇的。它是一首无法成游、却胜于成游的别具一格的记游诗。乍一看诗名,我们仿佛会为诗人的游园不值感到惋惜,但整首诗读下来,我不禁为诗人那种高超的手法而叹服,与此同时我又很欣喜,我在为古诗外那种无限回味而感到欣喜。
  一首古诗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就表达出了丰富的意蕴。古诗意境是诗的灵魂、诗的生命。古诗里往往有诗眼来透露诗旨的一些关键字词,诗人常常会借助这些字词来展现古诗优美的意境,讓人回味无穷,从而获得愉悦的审美享受,在诗歌教学中,抓住精当传神的字眼,细细咀嚼,品位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领悟诗歌的意境,这点我认为在古诗教学中尤为重要,正所谓是:提领一顿而百毛皆顺。
  阳春三月,刚刚下过小雨,天色初晴,明媚的春光唤醒了诗人浓浓的游兴。他来到一家紧闭柴扉的庭院外,轻轻地扣响了柴扉,许久却没有主人的回映。是主人没有听见,还是主人不在家中,或是主人的清幽怕人打扰了。访友不遇不免令人惋惜,诗人却不想因此而破坏了乘兴而来的兴致,即使不能亲眼见到这满园春色,那探身出墙的一枝红杏不正把春的信息告诉我了嘛!
  在这里诗人一步步引领我们进入这样的一个情景中,从乘兴而来到紧闭的柴扉,从“小扣柴扉”到“久不开”,从“满园春色”到“一枝红杏”,原来是开头的一个“怜”字就表达出了诗人和主人家对这样勃勃春色的向往和珍惜。同样我们从一个“怜”字和一个“小扣”的“小”字可以想象出诗人和主人家都是两
  个谦谦君子,不想破扰了这恬静的春光。“嫌”是从推测园主人感情的角度落笔,“怜”则是从探访春色者的游兴的角度落笔,后者更贴合“游园不值”、无缘进门的诗题。无缘进得园门,游赏的愿望受阻,未免有点扫兴。但扫兴之余惊喜地发现奇遇、奇兴,由一枝红杏出墙,想象着墙内满园春色灿烂夺目,这就把“屐齿游园”转化为“精神游园”了。
  失望后的意外精神补偿,弥足珍贵。春色在这么一“关”一“出”之间,冲破围墙,溢出园外,显示出一种蓬蓬勃勃、关锁不住的生命力度。到底自然界比园主人更能体贴游人的情趣,这就不仅是游人怜屐,而且春色派遣红杏使者也来怜屐了。诗人眼中虽然只是一枝红杏,但心中早已春色满园。因游赏受阻而扫兴然而看到一枝出墙的红杏心中春色满园故而又得兴,诗人游园不值又有何不值呢!说到这里,我又不得不说,读完整首诗,我不得不佩服诗人这种高超的写作手法。
  
其他文献
摘要: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21世纪一门重要的研究课题。面临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新形势,如何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已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教育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时代对老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不例外。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创新
摘要: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注意教师的人格作用。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由此可见,加强修养,提高人格力量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  关键词:教师素质因素效率  決定教学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因素、教材因素、教法因素等,但教师因素是影响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因为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一、人格与效率  人格即指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特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体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進,多媒体在学生愉悦学习、创新学习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教师合理使用教材,灵活地运用电教、多媒体教学手段,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使学生在轻松、欢乐中获取知识。  一、运用多媒体弄清文章篇章结构  要想使学生真正掌握一篇文章的篇章结构,理清其思路是关键。例如:在教《苏州园林》一课时,可以先放一段录像让学生欣赏。录像的前半部分体现苏州园林是“完美的图画
期刊
生物信息的序列化,是生命科学进入21世纪的划时代里程碑,也是生命科学走向成熟的一个阶段性标志。生物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对于科学家从整个基因组规模深刻认识、研究物种,阐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异常血糖波动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月在昌吉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的血糖异常初诊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予动态血糖监测(CGM
摘要:作文是评价学生学习语文的尺度之一。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表达思想、服务社会的一种能力。作文教学是形成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的主要途径。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语文教师有重阅读轻写作的倾向,他们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倾注在阅读教学中,视作文教学为业余,把作文课上成教读课,即使上作文课也是盲目随意,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常常成为一句空话。有感于此,笔者试图有所突破,做了些探索,以期抛
摘要:小学语文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从品味语言达到超越语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使之转化为智慧,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滋有味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不断运用,为了使语文的教学形式更加丰富、教学过程更加优化及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给语文教学注人了新的活力。然而,如果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使用不当可能会毁坏语文应有的魅力,因此,我们应对它客观看待和合理运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多媒体 运用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常常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灌输,学生的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不但没有充分激
语文作为社会精神的产物,人类文化素质的载体,无一不体现了其在人类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不仅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获得知识的必需技能,而且是衡量人才知识与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写作作为语文的一种高级运用,在语文教学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它是对语文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根据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我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小学语文
期刊
一、背景  “問题的有效设计”可激发学生的探索欲,高效引领学生的认知,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修缮教材内容,对某些具体的问题创设适当情景引入,通过有效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关注学生对问题的回应,通过层层预设的问题的有效解决达成教学,使教学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在此,我结合比例线段(三)有关“黄金分割”的教学设计,来浅谈如何凭借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