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生物创伤敷料的制备与研究

来源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tm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以猪小肠黏膜下层为原料制备新型生物敷料.方法 按Abraham方法制备猪小肠黏膜下层,冻干后冷冻粉碎为直径15~30 μm的小肠黏膜下层粉末,将该粉末置于含有1%胃蛋白酶和3%乙酸的水溶液中混合消化48h,将得到的小肠黏膜下层溶液冷冻干燥制备成小肠黏膜下层海绵,最后采用碳化亚胺对干燥后的海绵进行交联改性,从而得到猪小肠黏膜下层海绵.通过形态结构、吸水率、降解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对其作为创伤敷料的有效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 小肠黏膜下层海绵呈三维网孔状结构,孔径为100~200μm.1%SIS海绵具有很强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亚洲型PFNA(PFNA-Ⅱ)及InterTan 3种股骨近端髓内固定系统与国人股骨近端解剖学的匹配性,探讨适合亚洲人群的股骨近端髓内钉形态学
敏感性负荷需要较高的电能质量支持,通常利用整流-逆变单独供电的方式提供高质量的供给.将H∞理论和重复控制理论相结合,设计了逆变器的电压控制器,使负荷侧的谐波总畸变率保
管桩在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已成为我国建筑尤其是多、高层建筑桩基的首选桩型.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静压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应用
本文主要针对建筑施工中的灌注桩后注浆技术进行分析讨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