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zha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工程力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围绕高职教育培养人才要求及目标,先后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大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探索一条能够更好地培养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较高的高级技术人才。
  【关键词】工程力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
  《工程力学》 是工科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在工程教育中的地位不言而喻。然而当前教学内容不断增加,课时却不断减少的矛盾愈发严重,因此,必须找到一条适合于高职教育的新方法,使其矛盾最小化。最好的途径是在现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教学进行适当的改革,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出合格而优秀的高级技术人才。
  1.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查阅相关资料,归纳出传统的工程力学教学大体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传统的工程力学教学过于强调理论,而忽略了实际工程中力学知识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要求,也偏离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2)传统的“粉笔+黑板+书本”授课方式,老师讲台上授课,学生听课的局面依然占主导地位。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不高,另外,加上工程力学听起来相对枯燥,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学起来自然没有多大热情来学习,进而恶性循环。
  (3)力学授课老师对实际工程问题的了解和掌握较少,在授课中会一定程度上和专业教学脱节,加上工程力学老师过分强调本门课的完整与系统性,也会导致力学知识不能很好的联系实际工程。
  (4)忽略了高职同学的数学基础问题,力学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知识,而一般高职院校的学生数学水平普遍很差,甚至看着解方程就心存畏惧感。因此,力学老师要在讲新知识之前,重新复习下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
  (5)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力学问题讨论。最后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好地将课本理论知识转为一些实际工程中的力学模型。
  综上所述,我们结合现行教学实践,可以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大方面进行力学教学改革。
  2.教学内容的革新
  由于《工程力学》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学生学起来感觉也比较枯燥,加上高职高专学生高中的数学基本功不是很扎实,从而导致解题困难。若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将不能很好完成学生的培养需要。因此,可以对其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改进,授课步骤大致分为入门、深化和提高三阶段,且坚持以“适用为主、够用为度”和“主次分明”的原则。
  2.1基本知识方面
  《工程力学》的教学不仅是为了使学生形成扎实且系统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培养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当中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对于高职工程学院的学生而言,必须掌握静力学和材料力学中的四种基本变形计算,即轴向拉压变形、剪切与挤压变形、圆轴的扭转变形和梁的弯曲变形。如果学生不能很好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其它主干课势必会有一定的影响,也就是“高楼万丈平地起”的道理。因此,这部分内容作为授课的重点。
  2.2次要力学知识方面
  次要知识方面不是说不重要,而是相对基本知识方面而言。高职教育得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因材施教,并坚持“主次分明”的原则。
  2.2.1应力状态和组合变形部分
  坚持以“适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对该部分内容进行压缩处理,教师重点讲解四种强度理论各自适用条件。学生必须掌握一些基本变形,组合变形是以基本变形为基础的,只是情况相对复杂而已。同时多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2.2动力学部分
  动力学这部分对于重点高校的学生难度很大,对我们高职的学生更是如此,因此,该部分授课课时可以适当减少,或者考虑该部分可以讲一些案例,让学生感性认识动力学这块知识。
  3.教学方法革新
  3.1将习题课变为讨论课
  传统的习题课一般是老师在黑板上讲授一些解题技巧,但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我们可以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将工程力学课程的习题课变为讨论课,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把学生变为主角,一改学生消极被动的状态。教师可以灵活的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同学们都参与其中,积极讨论,并且对思维活跃的学生进行奖励,例如奖品或者加分之类的。讨论问题期间,教师应当及时纠正学生一些常见错误,将起到加深巩固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点的理解和消化。
  3.2多媒体的应用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将抽象难懂的知识形象的表达为直观的图片和声像资料等,将很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拓展学生视野,并能加深学生对某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3教材的改革
  随着我国教材改革的推进,该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出现了一些适合新形势的好教材。但是教材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针对每个高校专业的工程力学教学内容,教材应分层次,虽然一些教材采用“模块结构”,力求适应各个专业的授课需求,但是对于一些力学要求不高的专业,学生拿着厚厚的一本书,难免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次,虽然一些教材的内容上编排比较合理,但是细节的编排和具体内容表述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书中错误的语句和符号。最后,随着国家规范的更新速度加快,这就要求教材更新的速度得和规范保持一致,若课本还是使用旧规范的一些规定,也将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产生误解。
  3.4课程考试改革
  传统的工程力学课程考试以闭卷考试为主,闭卷考试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而应试教育和当前国家提倡素质教育一定程度上相悖,为了较好的平衡考试和能力的培养,在考核方式上可以采取开卷考试、读书报告、心得体会、课堂提问、实验操作、模型制作等等相结合,也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4.结束语
  高职的工程力学课程改革,总的来说任重而道远,不仅要符合国家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同时要保证学生具备扎实而宽厚的专业知识。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们相信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并培养出合格的专业型人才。 [科]
  【参考文献】
  [1]徐广民.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5.(5).
  [2]韩祥凤,刘玉莹.高职高专《工程力学》教学初探[J].广西轻工业,2009,(1):135-136.
  [3]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小学数学课程的设置乃至全部数学活动,都要遵循其课程目标。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理论依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设计  1.小学教育专业的原则  小学数学课程设置及其内容安排,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要满足国家课程标准对小学乃至整个基础教育的要求;要使我们的学生具有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初步“探索、求知、
1.何谓自能读书rn何谓自能读书,当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来读书。按照叶老的观点,自能读书当属学生“不待老师讲”、“达到不需要教”的读书活动。这“你待老师
期刊
——深呼吸三下,抬头仰望天空,你看到了什么?“我看见了幽灵,张开巨大的黑色的翅膀,像暴雨来临前的乌云,笼罩大地……”“一艘会变形的外星飞船,伪装成流星的模样,正在入侵地球……”
请以“换一种 ”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此题要想写出新颖大气的文章,应该从以下方面着力。  首先要激活思维,选材典型。可写换一种学习策略,从而事半功倍;可写换一种心情,从而心想事成;可写换一种思维方式,从而柳暗花明;可写换一种相处方略,从而左右逢源;可写换一种沟通渠道,从而相互促进……最好选择成长过程中调整心情、转变思想、改变策略等方面的真实素材,选择这些素材,才能写出独特体
文人赴边为唐代边塞诗的繁荣提供了契机.岑参的赴边经历也为他写作大量优秀的边塞诗提供了可能.岑参边塞诗的纪实性、格调的雄浑远远超过其他诗人,对边塞奇异风光和对军中宴
完善、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是能够帮助教学目标、及爱学活动实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做好课堂教学评价不仅和当前的教学形式相适应,同时也是语文教学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她手中拿着雨伞和衣服,就离我稍稍的那么一段距离,脸上是暖融融的笑。对我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叛逆是一种通病,似乎自己永远是对的。对父母的叮咛嘱托,不管对错,总喜欢在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 要】本文在虚拟实验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环境下,结合协作化网络教学的发展需要,运用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按照电路分析实验教学特点,构建协作性电路分析实验网络教学系统,满足电路分析实验教学基本要求。同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使用多种交流手段互相探讨、协同操作各种虚拟仪器,克服网络异地教学带来的学生之间的陌生感和学习气氛的缺乏等问题,提高了实验效果。  【关键词】协作性学习;虚拟实验;W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