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佳强:论玉米施肥技术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rtbelief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合理施肥是玉米获得高产,提升玉米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措施之一。合理施肥就是在一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为栽培某种作物所采取的有效施肥措施。合理施肥的关键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尽量减少养分的损失,以此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使其提高产量和效益。
  一、 提高肥料利用率
  肥料利用率指的就是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数量占所施肥料中该养分总量的百分比。目前,氮肥的利用率仅有50%上下,磷肥的利用率更是低于20%,因而,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发挥出肥料的最大增产效能还是有很大潜力的。
  1 有机肥与化肥配合 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取长补短,可以充分发挥出这两种肥料的特点,使改土与供肥、速效与迟效、单一养分与多种养分相统一,进而达到增进肥效、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目的。
  2 氮、磷、钾的配合 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都是按一定比例吸收利用的,当土壤中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种元素,即使其它的含量再多,也无法保证作物的生长发育。也就是说,再目前氮肥施用水平较高的条件下,磷、钾肥的配合施用也不能忽视,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和充分发挥出氮肥的增产作用。与此同时,也要重视和加强各种微量元素的施用。
  3 肥料的混合施用 肥料混合施用,不但同时可以为作物提供不同比例的养分,在减少施肥次数的情况下,提高肥效。但应注意,不是所有的肥料都可以混合施用的,一定要根据肥料的性质来判定。
  4 改进施肥方法 根据肥料的性质采用相符的施肥方法,就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比如,氮肥改作覆土深施,将氮肥和细土加入有机肥、磷肥、农药等制成球状肥施用,就能有效地防止氮素的挥发所造成的损失。磷、钾肥采取早施,集中深施于作物根系周围,既能提高磷、钾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又可以加速土壤熟化。
  二、 玉米高效施肥法
  1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 玉米作为高产作物,其产量水平的高低与土壤肥力水平直接相关,密不可分。在玉米高产施肥技术措施中,每亩有机肥的投入通常要高于3000公斤。在这方面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应大量积造秸秆肥,努力提高秸秆还田的数量好质量,积极推广应用秸秆生物发酵技术和秸秆覆盖技术;第二,有条件的地方应大力推广畜禽粪便工厂化处理技术,加快发展有机肥料工厂化生产,提高有机肥的生产能力;第三,在基层政府的支持和农业技术部门的带领下,从市、县到乡、镇,积极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肥源;第四,抓好过腹还田,积造堆肥和厩肥等,提供高质量的肥料。
  2 稳定氮肥用量,合理调整施用期 就春玉米来说,一定要施好底肥,调控好追肥的用量。如亩产在500公斤以上的高产田,氮肥施用每亩要控制在8~12公斤左右,最好不要超过每亩14公斤,氮、磷、钾比应为1:0.4:0.5。亩产400公斤左右的中产田,氮肥施用每亩要控制在8~10公斤左右,最高不可超过每亩13公斤,氮、磷、钾比应为1:0.5:0.5。亩产低于300公斤的低产田,氮肥施用每亩要控制在6~8公斤左右,最高不应超过每亩10公斤,氮、磷、钾比应为1:0.5:0.4。氮肥追肥期在比例上,我省可占到1/3,追肥要注重拔节肥、孕穗肥及粒肥。应积极推广采用化肥深施技术,比如穴施、开沟施并覆土等技术方法。干旱期和灌溉条件不足的地区,应依据土壤的墒情来确定追施期。
  3 调控磷肥用量及氮、磷比 一定要依据土壤的有效磷含量,制定正确合理的磷肥用量。在高产田,最佳磷肥施用量应为每亩5公斤左右,最好不超过每亩7公斤。在中产田,施用量应为每亩4~5公斤,最好不超过每亩6公斤。在低产田,施用量应为每亩3~4公斤,最好不超过每亩5公斤。氮、磷、钾的比例应达到1:0.4:0.5。磷肥用在春玉米上一般用作基肥。磷肥施用应遵循深施和早施。
  4 全面增施钾肥 据试验证明,单单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还不足以满足玉米生长期对钾素的需求,增施钾肥效果更加明显。要满足玉米生长期对钾素的需求,在高产田,最佳钾肥施用量应为每亩4~8公斤,最好不超过每亩10公斤。在中产田,施用量应为每亩4~6公斤,最好不超过每亩8公斤。在低产田,施用量应为每亩3~5公斤,最好不超过每亩5公斤。氮、磷、钾的比例应是1:0.5:0.6。
  5 补施微量元素 由于玉米品种和耕作制度的不断改进,土壤中的养分状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微量元素缺乏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玉米缺锌较为突出。因此,一定要重视微量元素的施用。比如,在玉米浸种和包衣方面配合增施微肥;播种和苗期追施硫酸锌。
  6 推广平衡施肥技术 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对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保证玉米高产、稳产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推广测土配方,根据土壤测试和田间试验结果,形成平衡施肥配方,生产专用肥,是保证玉米高效高产的重要途径。
  7 玉米的最佳追肥期 玉米追肥按生育期可分为苗期、拔节期、穗期和粒期。苗期追肥指的是出苗至拔节期所追施的肥料;拔节肥也称攻秆肥或者攻叶肥,指的是拔节后10天左右追施的肥料。穗期追肥指的是拔节后10天左右到抽穗前追施的肥料;粒期追肥指的是雌、雄处于开花受精到籽粒形成时期所追施的肥料。由于尿素的普遍应用,使氮肥的有效期延长,通常追肥都是在拔节期间进行,并结合封垄施入。
  总之,玉米施肥技术应掌握以基肥为主,种肥、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早施基肥和磷、钾肥,分期施用追肥的原则。
  (作者单位150800黑龙江省方正县良种场)
其他文献
[摘 要] 退耕还林是造福子孙的重大措施,对恢复生态环境,涵养水源和土地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退耕还林工程已经成为社会大众共同追求的生态措施。子长县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生态环境脆弱,但是随着近几年,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当地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逐渐体现出来。  [关键词] 子长县 退耕还林 生态效益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 吉安县通过青年农场主培育,带动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踊跃参加学习,使培育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關键词] 青年农场主 职业农民 培育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6-0298-01  为加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激发农村青年创造创新活力,提高创业兴业能力,2015年吉安县通过精心筛选,有5位30—45岁的
[摘 要] 智能传感器的突出特点是高精度的信息采集,成本低,能够实现多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将其应用于温室环境监测,能够完成温度、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的自动采集和综合测量,提高了信息采集的精度、可靠性,对作物的光合作用条件进行优化处理,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智能传感器 温室环境监测 应用及展望  [中图分类号] TP2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
[摘要]通过对建水县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股份合作经济 农村 集体经济 发展 壮大  [中图分类号]F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2-0021-02  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支柱,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是坚强农村基层组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5-0223-01  1 加强领导,全面部署创建工作  为做好“十二五”平安农机创建工作,2013年3月凤城市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为组长,以市农经局,市安监局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各乡镇主管领导和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凤城市创建“平安农机”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乡镇及示范村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
[摘 要] 青海省海南州强化措施,加大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力度,不断完善和健全合作社组建、管理和运行体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呈健康规范发展态势。  [关键词] 生态畜牧业 专业合作社 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4-0016-01  近年来,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常牧镇拉德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始终坚持走“政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8-0139-01  宝鸡市陈仓区位于陕西关中西部,紧邻甘肃天水市北道区,是小麦条锈病的常发区。这种典型的气候传播病害已成为我区小麦生产上的主要防治对象之一。近几年由于条锈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异致使绝大多数小麦品种丧失了抗性,加之受暖冬和早春较高气温等因素的影响,小麦条锈病在我区呈逐年加重的趋势。为了有效降低
[摘要]本文简述了液压缸工作中常出现的内泄漏与外泄漏的常见原因与解决方法,并提出了防止液压缸早期泄漏的相关技术。  [关键词]液压缸 内泄漏 外泄漏  [中图分类号]S2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2-0217-01  液压缸作为液压系统中的执行元件,可轻松实现往复直线运动。因此在农业机械中广泛利用它来实现机构的动作。由于农业机械工作环境恶劣,常常会导致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家禽的养殖业也走上了一条蓬勃发展的道路。其中养鸡业在近20年来的发展指数呈几何型增长,虽然其规模越来越大,但所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及从相关书籍上查阅的知识来讨论鸡的疫病防治,希望本文能解决一些养殖户的疑惑,以便于促进其生产活动。   [关键词] 鸡疫病防治 养殖业 传播渠道   [中图分类号] S85 [文献标识码]
[摘要]在猪的呼吸道疾病中,气喘病成为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的主要问题之一。但是猪气喘病发病影响因素众多,常发生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难以控制和完全消除,本文通过在基层多年对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进行综述,为广大农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 气喘病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2-0277-01  前言  近年来规模化养猪在我县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