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改革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趋势和方向。文章具体分析了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改革的优势、设计及目的,进一步证实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大学英语教学加强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重视,从中考、高考再到大学时期的四、六级考试,听力的比重不容小觑。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值得探讨和研究。国外相关心理学的调查研究表明,人类通过视觉学到新知识的比率高达83%,而听觉只占11%。视觉获得知识的比率最大,听力次之。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集丰富的视觉、听觉于一身,使学生在最贴近日常生活的环境中加深对语言的接受与理解。因而为了全面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视听说课程比例的加大和普及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大的方向。
一、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改革的优势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旨在提高学生英语听说的交际能力。课程结合了口语、听力等课程教学的一些基本功能,加强学生口语、听力等英语视听说技能的训练,要求学生多听、多读、多说,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口语表达能力和对语言运用的分析理解能力。教学方式多样化,可通过英语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片等各种形式,经过系统的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视听说水平,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文化素养,要做到即使毕业以后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也能顺畅的用英语进行口头或书面交流。
外国学者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调查,语言学习者仅靠听可以记住全部信息的15%,仅靠看可以记住全部信息的25%,而视听结合可以使学生记住全部信息的64%。巨大的比例落差给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最终的目的是学生的接受程度,学生理解掌握的越多,越能增加学生们语言信息的积累。学习任何一种语言的过程都是万变不离其中,听到或看到→理解→记忆→掌握→反馈。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是集视频、听力、口语教学于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的英语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听不明白则不能理解,继而不会说,也不会写;只有听明白了、理解了才能做到“反馈”自如。
二、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改革的设计
阶段性。初级阶段英语教学要注重语言的发音和听力基础训练,根据教学需要,这个时期学生应掌握英语准确的发音、听力的基本技巧等基本功,因此应以模仿发音、听力训练为主。通过运用影视教材,把画面直接展现出来。学生可以观察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以及口型,揣摩人物的发音,再反复听,反复练,不断改正。初级阶段打好基础后便进入到转型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以听说、概括、角色转换、小组合作等形式,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主动性、创造性,同时,适时地加入一些语言国家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视听力材料,根据看到或听到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复述以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转型阶段可以将师生互动、学生合作和自主学习等相关的教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层次性。视听说课不一定是同一层次的,同一个教材,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进度或层次进行安排。教学方式可以采取:看无声影片即把声音关闭,只放图像,要求学生通过图像去推测内容以培养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也可以在放像中间停下,进行freetalk(自由谈话),使学生有充分发言的机会;课后还可以选择maintopicdiscuss(主题讨论)或是评论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水平。定期进行问卷调查,以便调整教材和教法。这样的课程灵活多样,丰富多彩。通过全方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也会得到提高。
三、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改革目标
一般情况下,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要达到两个目标,即听的目标和说的目标。听的目标就是听完前两遍,要达到听懂录音资料的基本内容;听完第三遍,要达到已掌握该资料的细节;在听完第四遍,能做到对听到的内容进行复述、评论和创造性表达。最终力争达到能够听懂英语授课、日常英语谈话以及语速在80/wpm左右的原版录音资料,并且运用听力技巧归纳总结,抓住谈话要点,实现对原话更深刻的理解。说的目标是在达到听的目标基础上,前两遍听或看完视听内容,就能对视听内容作简要描述;第三遍以后,要能对视听内容作出更细致的描述;第四遍听或看完视听内容,要做到完全掌握视听内容并对其做出评论;在听或看完视听内容后不仅要求要听懂、看懂,还要能做到创造性表达和发挥;能针对某一话题,与老师同学互动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表达得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四、结语
视听说课是一门综合了语音、词汇、语法、惯用法、背景知识、记忆以及概括能力的学科。这门课程通过系统科学的培训方式不仅可增长学生语言知识,增强语言技能,还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视听说课程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习正确的视听方法,养成良好视听习惯,提高英语语感,比如语音的辨别、句子结构的分析、内容的判断乃至短时和长时记忆的提高等。视听说课大量采用音、视频等方式教学,通过观赏视频,模拟场景具体化,学生更加了解语境和语用场合。通过复述所观看的故事情节,讲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学生具备英语讲述和组织语言的能力;通过针对特定语境和语用场合中的若干话题,进行模仿、对话、讨论,使学生具备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改革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仇莉.论英语视听说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2]黄冠.论交际教学法与口语能力[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3]唐玉玲.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活动设计模式[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加强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重视,从中考、高考再到大学时期的四、六级考试,听力的比重不容小觑。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值得探讨和研究。国外相关心理学的调查研究表明,人类通过视觉学到新知识的比率高达83%,而听觉只占11%。视觉获得知识的比率最大,听力次之。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集丰富的视觉、听觉于一身,使学生在最贴近日常生活的环境中加深对语言的接受与理解。因而为了全面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视听说课程比例的加大和普及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大的方向。
一、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改革的优势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旨在提高学生英语听说的交际能力。课程结合了口语、听力等课程教学的一些基本功能,加强学生口语、听力等英语视听说技能的训练,要求学生多听、多读、多说,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口语表达能力和对语言运用的分析理解能力。教学方式多样化,可通过英语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片等各种形式,经过系统的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视听说水平,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文化素养,要做到即使毕业以后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也能顺畅的用英语进行口头或书面交流。
外国学者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调查,语言学习者仅靠听可以记住全部信息的15%,仅靠看可以记住全部信息的25%,而视听结合可以使学生记住全部信息的64%。巨大的比例落差给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最终的目的是学生的接受程度,学生理解掌握的越多,越能增加学生们语言信息的积累。学习任何一种语言的过程都是万变不离其中,听到或看到→理解→记忆→掌握→反馈。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是集视频、听力、口语教学于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的英语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听不明白则不能理解,继而不会说,也不会写;只有听明白了、理解了才能做到“反馈”自如。
二、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改革的设计
阶段性。初级阶段英语教学要注重语言的发音和听力基础训练,根据教学需要,这个时期学生应掌握英语准确的发音、听力的基本技巧等基本功,因此应以模仿发音、听力训练为主。通过运用影视教材,把画面直接展现出来。学生可以观察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以及口型,揣摩人物的发音,再反复听,反复练,不断改正。初级阶段打好基础后便进入到转型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以听说、概括、角色转换、小组合作等形式,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主动性、创造性,同时,适时地加入一些语言国家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视听力材料,根据看到或听到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复述以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转型阶段可以将师生互动、学生合作和自主学习等相关的教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层次性。视听说课不一定是同一层次的,同一个教材,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进度或层次进行安排。教学方式可以采取:看无声影片即把声音关闭,只放图像,要求学生通过图像去推测内容以培养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也可以在放像中间停下,进行freetalk(自由谈话),使学生有充分发言的机会;课后还可以选择maintopicdiscuss(主题讨论)或是评论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水平。定期进行问卷调查,以便调整教材和教法。这样的课程灵活多样,丰富多彩。通过全方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也会得到提高。
三、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改革目标
一般情况下,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要达到两个目标,即听的目标和说的目标。听的目标就是听完前两遍,要达到听懂录音资料的基本内容;听完第三遍,要达到已掌握该资料的细节;在听完第四遍,能做到对听到的内容进行复述、评论和创造性表达。最终力争达到能够听懂英语授课、日常英语谈话以及语速在80/wpm左右的原版录音资料,并且运用听力技巧归纳总结,抓住谈话要点,实现对原话更深刻的理解。说的目标是在达到听的目标基础上,前两遍听或看完视听内容,就能对视听内容作简要描述;第三遍以后,要能对视听内容作出更细致的描述;第四遍听或看完视听内容,要做到完全掌握视听内容并对其做出评论;在听或看完视听内容后不仅要求要听懂、看懂,还要能做到创造性表达和发挥;能针对某一话题,与老师同学互动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表达得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四、结语
视听说课是一门综合了语音、词汇、语法、惯用法、背景知识、记忆以及概括能力的学科。这门课程通过系统科学的培训方式不仅可增长学生语言知识,增强语言技能,还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视听说课程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习正确的视听方法,养成良好视听习惯,提高英语语感,比如语音的辨别、句子结构的分析、内容的判断乃至短时和长时记忆的提高等。视听说课大量采用音、视频等方式教学,通过观赏视频,模拟场景具体化,学生更加了解语境和语用场合。通过复述所观看的故事情节,讲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学生具备英语讲述和组织语言的能力;通过针对特定语境和语用场合中的若干话题,进行模仿、对话、讨论,使学生具备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改革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仇莉.论英语视听说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2]黄冠.论交际教学法与口语能力[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3]唐玉玲.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活动设计模式[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