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语文教师为何大多没风格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l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格领跑语文世界
  
  实行新课标以来,出现了一批教学精英,被称作“新生代”,他们以其独特的教学风格领跑语文教学,赢得了广泛的赞誉。现举几例以飨读者:
  苏静:青岛嘉峪关学校语文教师,被她的同事和学生亲昵地称为“苏小妹”。因其风格独立的“诗教”而蜚声全国,年方25岁的她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名师之一。
  王崧舟:“诗意语文”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他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
  张丽钧:这位才华横溢的“人文主义教育者”,只因为站在讲台上的那种感觉,所以至今不曾离弃校园这块热土;只因喜欢被自己的文章照耀,所以至今笔耕不辍。她的“卡片式教学法”、“大取大舍教学法”是她走向成功的铺路石。
  魏勇:一个有“问题”的人。他的自我描述是:我,是一个有问题的人,一个有许多问题的教师,希望培养出许多有问题的学生。我们这个时代缺乏的不是特性而是现实性,我们更多的是“信”的教育,少的是“疑”的教育。——他提倡大文科,打破历史和语文以及其他人文学科的界限,自然地综合在一起,创造出充满思考的教室和文学表达的氛围。
  凌龙华:被身边的朋友戏称为“老夫子”。他的人生信条是:没有什么比自由的读书和自由的表达更能把梦带向远方。教学观是:教育是一种生活,语文是诗意的学习。科学观是:教育是诗一般的事业,教育科研也应该充满诗意和愉悦。只有不拘一格才能别具一格。——他的风格独树一帜。
  薛法根:一个农民的儿子,连名字也带着一点乡村的“土味”。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他却努力追求着“智慧的语文教育”,倾心打造他的“组块教学”品牌。他认为。语文教学应该:超越课堂,走向生活;超越训练,走向实践;超越知识,走向智慧。因其独特的风格,名声远扬。
  孙双全:一个呼唤新课堂的人。他认为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只举,小嘴常开”。教师要在课堂上和学生一同成长。教师要引导学生翻越知识的高山、思维的高山和情感的高山。
  从以上举例足以证明,风格可以成就一个教师,让其走向成功。
  我们的语文教师
  为何大多没风格
  缺少教学思想。教育需要思想、犹如人需要精神。语文教育不仅具有知识性、工具性、趣味性,更有思想性、人文性。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位有高度自立意识的思想者。人最大的耻辱是不善于思考,最大的痛苦是思想被压倒,最大的光荣就是自己的思想得到别人的拥护。看一个语文教师是否有思想,最起码的一点就是看你批判否定了什么,继承发展了什么;看你是不是有一种科学、民主、博爱的品格。事实上,我们的语文老师惟书、惟权,已经太久了,缺乏对历史、社会、文化与人性的深入思考,致使语文课上万马齐喑,语文教师没有风格,语文教学低效率,导致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反感和社会的一片声讨。
  所以,一个没有思想的人,一个被别人的思想牢牢控制的人,在教学中还会有自己的风格?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因此,一个语文教师想在教学上有自己的独到的风格,就必须有自己的个性和思想。有思想才有高度和深度,才能使一个人走得更远,新生代的成功也足以证明了这一点!
  不善于读书学习。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自己的人性,必须有着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自己的灵性,必须有着宏阔的视野支撑起自己的活性,必须有着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自己的特性。而这一切大多来自于读书学习。试想一个没有读过《红楼梦》的人,能讲好《红楼梦》吗?一个连语文核心期刊的名称都说不上几种的教师,能有多少理论思想?一个连魏书生都不知哪方神仙的人,能有多少先进的教学策略?所以,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在文学作品中、在教育教学的论著中、在广博的阅读中找到语文的灵性,从而找到自己,找回自己的教学风格。
  缺乏宽松的发展空间。中国人有一大特点:喜欢“齐刷刷”。今天的语文课堂也不例外。本来语文课教无定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然而那些“好事者”却让你按照统一的一个模式教,什么新授课模式、什么复习课模式、什么阅读课模式等等;按照几步几环节,像工厂里的流水线一样操作语文课。更可恨的是有些学校制定了一系列评价方案,讲课也在系列评价之中。不按照统一的模式上课,就给予否定,扣分惩罚,评优选佳一票否决。何谈风格?这是语文的悲哀,也是教育的悲哀。所以笔者在这里衷心地奉劝那些极个别的自以为是的“好事者”们,多读点书,多作点调查,并不是做了“领导”就什么都懂,任何整齐划一都是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的。要宽容和支持“另类”教师的存在。要给共舞之处的独舞保留一点自由空间,要给缤纷的个性搭建多彩的舞台。如果教育的空间最终被所谓的制度和模式所充塞,教育的理想魅力和人文光辉也将如星坠平野,荡然无存。一个和谐的育人环境绝不是“齐刷刷”,而是百舸争流、百花齐放。只有大鼓冬冬,小鼓嘣嘣;大弦嘈嘈,小弦切切,演奏出来的乐章才能和谐悦耳。不拘一格才能出人才,不拘一格才有风格。
  缺少独立的人格魅力。教育是一种影响,人格是一种熏染。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和人格的发展与完善。一个具有专业水平的语文教师一定是一个高尚的人。他对人世的看法,对名利的看法,对生活的态度,对学生的理解,对事物的宽容,对美好的追求,对丑陋的鞭策,他的坚强的意志,恒久的毅力,敬业的品质,纯净的心底,都将无痕迹却又清晰鲜明地印刻在学生的心头。一个缺失人格的教师,一个在课本和试卷中挣扎的教师,一定是没有独立人格的教师。他在教学中必惟书,必惟权,前怕狼,后怕虎,不敢越雷池一步。说话做事看着权威的脸色,屈从于世俗的评价,忧谗畏讥,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比着葫芦画瓢,这样的“教书匠”怎么会有风格?风格即人。一个善于思考、敢于怀疑和批判的教师才会有风格!
  缺少可供展示的才艺。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学是一个模拟生活的平台。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书、琴、棋、画,吹、拉、弹、唱,说、学、逗、耍,都应该懂一些,精通上一两门。试想一手好字,一手好画。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副甜美的歌喉,一种娴熟的乐器演奏……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那该是多么的重要啊!前面提到的那些教育精英们哪一个没有自己的“绝活”?虽然说这些只是课堂上外在的表现形式,但它却是一个教师教学理念的体现。
  一个语文教师生活的内容越丰富,他的语文课的内容也越丰富,不会享受生活的人就不会工作。试想一个没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爱好,一个没有一点真性情的人,一个连朝霞在东还是在西都弄不清的教师,他的语文课会怎样?语文是生活中的艺术,也是艺术中的生活;它是“月上柳梢头”,是“大漠孤烟直”;是余光中的乡愁,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孔乙己好久没洗的长布衫,是杜甫被秋风吹破的茅屋……语文即生活。
  然而,风格确是语文的灵魂。没有风格的语文教师只能跪着教语文。风格即人,假如你不跪着教语文,那就形成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吧!风格使你走向成功!
  
  (作者单位:泰安岱岳区道朗一中)
其他文献
最近,读到黑龙江省李双英先生的《传统文化中人物形象新视点——再析杜十娘》一文(载a《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年第12期)。文中李先生认为杜十娘的悲剧命运在抛开社会原因的前提下,更主要的应是性格悲剧。对此观点笔者完全赞同。但李先生对杜十娘性格悲剧的具体分析,笔者却不敢苟同。  首先,李先生认为杜十娘没有告诉李甲自己有多少家身是不够真诚的,认为杜十娘对李甲没有以诚相待是大不妥的。杜十娘全身心地爱着李
那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位好友写道:夜深了,同样的一天,不同的我们!下面的配图是她和她的小伙伴们一天的生活片断。她在窗口发呆,几个小伙伴有的在爬山,有的在电脑前工作,有的在逛街……我看了心头不禁一动,同样的一天,在不同人的手里,便有不同的精彩,我们没办法把一天变得比别人更长,却可以将自己的生活过得更有意义。  想到这儿,我的情绪竟有些激动。昨天我能记起的只有做了一日三餐,而今天这一天,我该怎么过呢?  
缘起:110与一座城  从1月到12月,每个月份都有节日,全年各种各样的国内和国际节日近百个,各种地方性的节日更多。其中那些法定节日,各种台历和挂历上通常都有标注,和周六周日一样,字体是红色的。  从2021年开始,中国又多了一个节日:1月10日“中国人民警察节”。为什么选择“110”这个日子作为警察的節日?因为普通老百姓不一定分得清楚公安机关的各个警种,在他们的认知中,“110”就是警察,警察就
我们知道,科学发明是一项艰苦而又需要认真的事业,来不得半点马虎。但在历史上,有些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却因偶发事件而成功。当然,你得有一个有准备的大脑,才能抓住往往是一瞬即逝的机会。  压力锅来自派朋的“不务正业”在瓦特高效率蒸汽机问世之前,事实上也早有很多人在研究制造蒸汽机了,年轻的法国人派朋就是其中的一个,但他研究蒸汽发动机对人类的贡献,反而不及他因此发明的副产品——压力锅。  在17世纪末叶,
W的日记  这天深夜,我又一次拿着藏在床下的木棒,偷偷溜出了门。这根木棒是有天夜里我外出时无意间拾到的。我不知道它为什么会被扔在那里,又是谁扔的,这真是一种可怕的缘分。握着木棒,我感觉自己一下强壮了起来,就好像幼虎长出了獠牙,雏鹰长硬了翅膀。  夜里的天空呈现出一种被剥皮后的肉紅色。我凝望了许久,确定天上并没有眼睛。我终于放心了,老天爷并不会看到我接下来的罪行。我把木棒藏在大衣里,小心翼翼地走着,
一  當我得到为好莱坞最大的制片人之一工作的机会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运气。虽然这个工作只是在她的一个大型晚会上充当临时女侍者,而不是在她的新电影里扮演角色,但至少比刷厕所好得多。即使是我,也有不可逾越的底线。七年前我搬到好莱坞的时候,曾发誓绝不做两件事——同制片人睡觉或为他们打扫卫生。  安吉拉·莱文有个好莱坞最酷的丈夫。据众人说,丹蒂·拉米雷斯的床上功夫令人吃惊。问问几乎所有的小明星,显然,他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电子专业的教学现状,确定高职电子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向,给出了基于BYOD的电子专业教学模式的模型,通过分析该教学模式课堂应用效果及不足,阐述了构建基于BYOD的高职电子专业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关键词:BYOD;教学模式;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TN8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8)15/16-0172-03 电子专业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1.专业
从事记者这个职业以来,最让我恼火的事情之一,就是半夜接到电话,尤其是寒冷的冬夜。在舒服的大床上,在暖和的被窝里,被电话铃声吵醒,然后对方告诉你,你要开工了。今晚更过分,我收拾利索出门一看,地面白花花一片。前半夜下了雪,还不小,竟然有两指厚,好在已经停了,不然就我这开车技术,能不能安全到现场都是问题。  不过,这回打电话给我的不是老板,而是刑警队长秋生。他一上来就没头没脑地问我:“前些天锦绣小区的业
爸爸呢
上世纪80年代初,河北省邢台市教师张孝纯在《“大语文教育”刍议》一文中首次提出“大语文教育”概念。他的“大语文教育”概念主要是三句话: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联系社会生活”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使语文课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打破以往封闭式的格局;“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就是要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之中协调地活动。根据这样的指导思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