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写作兴趣激发的几点看法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ey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最令师生头痛的问题莫过于写作,一提起作文,同学们就叫苦连天,怨声载道,有如谈虎色变。多年来作文就像一座大山沉重地压在师生的头顶上,以致喘不过气来,也有的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费了一番功夫,但由于方法不得当,老师辛苦,学生疲倦,收效甚微,“好心”不得好报。长期以来,作文一直困扰着师生。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共同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從而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根据几年来作文教学的实际,我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观察生活,力求写真
  不少同学在作文时,常感到“没啥可写”实际上更多的人是“不知道写啥”作文脱离实际,海市蜃楼,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结果使文章不连贯不紧凑。如何才能改变这种不良现象呢?我们先来看文学大师契诃夫的《小公务员之死》一段中打喷嚏的描述:“忽然间,他的脸皱起来,他的眼睛眯缝着,他的呼吸停止了……诸君看得明白,他打喷嚏了。打喷嚏,这是个寻常的动作,谁没打过喷嚏!但怎样具体而入微地描写打喷嚏呢?契诃夫写了三个入微之处:“脸皱起来”, “眼睛眯缝着”,“呼吸停止了”,正是这三个入微细节的描述,使读者对打喷嚏一事,如亲临其境,并感同身受,产生了可贵的艺术“真切感”。为什么契诃夫能把打喷嚏这一寻常动作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那就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寻常动作写生动了。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让学生多留心观察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离开生活作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二、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当前很多学生仅仅局限于几本教材,埋头攻读教科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素材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材料,提倡多阅读课外文章。大诗人杜甫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只有读“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得就是要重视积累材料。但光靠多读也还是不够的,还要对所读之书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才能真正地提高写作水平。
  三、提倡模仿,切忌抄袭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模仿要有针对性,要有法可循,模仿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说,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变人家的为自己的。而模仿学习的是文章体式。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模仿是创新的第一步,但不能全盘照搬。毛泽东同志说得好“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也是邓小平模仿借鉴外国的先进方式、理念而提出来的。只要是对我们有益的都可模仿借鉴。
  四、以说促写,下笔成文
  在学生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一旦写起作文来,却绞尽脑汁,硬着头皮无从下笔。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对口头语言叙述,提高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文做到中心明确,思路清晰。
  五、多加肯定,少做批评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对于不足之处,也要用委婉的话指出其不足之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众所周知,春秋时期的管仲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才,他的优点是很有才华,但他的缺点就是贪财。鲍叔正看中了管仲的才华而重用他,让管仲在齐国争霸中一显身手,使齐国成为诸侯之首,雄极一时。试想如果当时鲍叔正只看到管仲的缺点而不加以利用,管仲能发挥自己的优点,齐国会有后来的成功吗?同样,在作文中,有的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造句等方面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那么老师就应多给予鼓励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如果老师把学生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还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完全丧失写作的信心。
  当然,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不仅仅是上面谈到的几点,这里只是肤浅的涉及到而已。
其他文献
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英语素质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通过英语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增强参与意识,重视鼓励质疑,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英语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创新能力;创新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教育是知识
远程开放教育随着工学矛盾的日益突出,传统的课堂教学不能完全满足和适应学员的需求。突出表现为学员课堂到课率低,并不注重平时的学习。这也是传统的测试手段只重视考试结果,忽视了学习过程的一大弊端。而基于网络的开放英语课程改革则强调对学员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并重(基于网络的学习系统《开放英语》的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比例均为50%),这样就会激励学员更加注重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作为《开放英
随着学习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课堂中不能单纯依靠某一个流派的理论和方法,也不能单纯使用传统单一的媒体手段,而应该整合不同的理论和方法。我校结合学生实际和学校实情总结了“TST—善导·重学·精练三步四环教学模式”切实合理的对八个要素“听、看、讲、想、做、质疑、评析、动静转化”进行组合,以“学”为中心,自主学习为主渠道,交流合作为平台,小组建设为契机,精练点评为升华拐点,综合发
摘 要:現如今,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兴起,不但给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也给整个教育事业提供了帮助,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也同样获得很多益处。其中,受到影响最深的无疑是传统教育模式,极大地促进了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的改变,更多新鲜的教学理念不断涌现出来,数学文化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就是一个最好的体现。随着素质教育的高要求和小学教学整合的加深,我们数学教育也越来越需要更多的知识融合进其中。
摘 要:新课程改革提出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由于英语学科具有自身的特点,所以有些学生学习英语感觉比较困难,出现了一些英语“后进生”。本文从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兴趣、采  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积极表扬、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等方面来进行论证。  关键词:“后进生”;高中;英语;策略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每一个学校的每一个班级每一个
背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渐发达,多媒体辅助教学也逐渐成为现代化教学的一种高效率手段之一。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大大增强课堂教学生动性,而且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但是,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一味地用鼠标点击,机械重复已经设定好的教学流程,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固定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的发展轨迹。  现代的小学英语课堂就要求老师要打破固定思维,引导学生创新思考。  案例描述:  坐在椅子上,手拿课本
摘 要: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实践,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对话,因此,英语听力非常重要,只有听得懂,才能开口说。高中阶段的英语听力材料比较复杂,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是教师关注的重点,本文提出了高中英语听力的提高策略,希望相互借鉴。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听力;提高策略  一、精心备课,提高教学效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想切实际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首先要做好备课工作,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