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活跃训练氛围、营造趣味环境,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快乐体育”向“阳光体育”转变,进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快乐体育;阳光体育;教学效率;身体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3-0084-01
对于学生而言,体育课程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与锻炼积极性的最直接的手段。尤其在阳光体育运动理念大力倡导的背景下,如何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已成为教学人员高度重视的课题,值得展开深入探索。
一、活跃训练氛围,营造趣味环境
小学体育中篮球、足球等运动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较高,如何让学生有信心、有欲望且主动参与到训练活动中,是“阳光体育”下教师必须深入思考的一项问题。
以小学体育足球教学为例,为了能够让学生在一种趣味、愉悦的环境氛围下展开训练,体育教师不但需要对足球运动所需的各类基础设施进行完善,还应当做好地面安全防护工作。考虑到足球运动具有户外性的特点,参与人数多,因此教师必须做好对学生个人安全的保护工作,体育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掌握足球运动的技巧,还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防护意识与技巧。为了营造趣味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创设一些趣味性的运动训练方式,如“足球九宫格”等。“足球九宫格”是指在一定的距离下,学生将足球射向由绳子分隔好的九宫格球门中。每个球门根据射中的难易程度设置相应的分值,每名学生共有3次机会,统计总分进行排名,并根据不同层次设立相应奖品作为对学生的鼓励,以此种方式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训练活动中。除此以外,教师也可让学生进行带球绕桩的训练。具体是教师在训练场地内设置4个木桩,并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让每个小组组员依次带球绕桩完成训练活动。而在校园定向跑的训练活动中,教师可以尝试改变训练方式,以“校园寻宝行”的方式营造更加趣味化的训练环境,安排学生以定向跑的方式按照图纸在校园内寻找“宝藏”,这样一方面能够拓展学生综合能力,另一方面能够达到校园定向跑的训练效果,形成一种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环境氛围。
在“阳光体育”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为学生营造何种类型的教育环境,这一因素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完成情况。因此,只有为学生创设趣味化的训练环境,才能使整个训练氛围更加活跃与轻松,让学生在训练中始终占据主人公的地位,以提高训练效率与水平。
二、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自“快乐体育”过渡至“阳光体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课题。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创新教学方式,推动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展开对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如通过游戏教学、情境教学的范式,帮助学生感受体育锻炼所带来的乐趣。例如,在篮球“三步上篮”技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浓厚兴趣。教师在按照常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三步上篮基本技巧的基础上,可以将全班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以竞技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比赛要求各组学生自由排序,第一名学生以三步上篮技巧投中后由第二名学生接力,直至本组所有学生均以三步上篮方式投中,以耗时最短的作为优胜小组,并给予小组组员一定的奖励。同时,教师也可让没有取得第一名的小组派出组员表演节目,让整个体育课堂教学氛围更加轻松愉悦,使学生能够在一种愉悦且轻松的环境氛围下产生对体育学习的浓厚兴趣。而在立定跳远技能教学中,教师单纯告知学生立定跳远的技巧并指导学生进行训练,整个过程简单且枯燥,难以达到“快乐体育”“阳光体育”的目标。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尝试将立定跳远与学生们在课余生活中常玩的“剪刀、石头、布”以及“小青蛙比武”等活动相结合,规定适当距离,比赛谁能够先到达终点。整个班级中的学生被划分为多个小组,比赛过程中小组组员纷纷加油助威,整个课堂氛围活跃,欢呼声此起彼伏,无论是参与者还是观战者都兴趣盎然,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阳光体育”以学生情感发展为最主要的关注对象,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扮演好主人翁的角色,感受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师以游戏的方式融入竞赛活动,结合体育课堂中的一些操作技巧,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探究体育動作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大力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综合品质。阳光体育作为我国目前正大力推广的全民健身运动,如何在“快乐体育”理念下实现向“阳光体育”的过渡,是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的一项课题。因此,教师只有活跃训练氛围,创新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在一个趣味化的环境中展开训练,对体育运动锻炼富有浓厚的兴趣,使“阳光体育”理念指导下的体育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潘立峰.浅谈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快乐体育教学[J].当代体育科技,2014(10).
[2]李亚楠.让“快乐教育”伴我行[J].小学科学,2014(08).
关键词:快乐体育;阳光体育;教学效率;身体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3-0084-01
对于学生而言,体育课程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与锻炼积极性的最直接的手段。尤其在阳光体育运动理念大力倡导的背景下,如何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已成为教学人员高度重视的课题,值得展开深入探索。
一、活跃训练氛围,营造趣味环境
小学体育中篮球、足球等运动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较高,如何让学生有信心、有欲望且主动参与到训练活动中,是“阳光体育”下教师必须深入思考的一项问题。
以小学体育足球教学为例,为了能够让学生在一种趣味、愉悦的环境氛围下展开训练,体育教师不但需要对足球运动所需的各类基础设施进行完善,还应当做好地面安全防护工作。考虑到足球运动具有户外性的特点,参与人数多,因此教师必须做好对学生个人安全的保护工作,体育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掌握足球运动的技巧,还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防护意识与技巧。为了营造趣味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创设一些趣味性的运动训练方式,如“足球九宫格”等。“足球九宫格”是指在一定的距离下,学生将足球射向由绳子分隔好的九宫格球门中。每个球门根据射中的难易程度设置相应的分值,每名学生共有3次机会,统计总分进行排名,并根据不同层次设立相应奖品作为对学生的鼓励,以此种方式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训练活动中。除此以外,教师也可让学生进行带球绕桩的训练。具体是教师在训练场地内设置4个木桩,并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让每个小组组员依次带球绕桩完成训练活动。而在校园定向跑的训练活动中,教师可以尝试改变训练方式,以“校园寻宝行”的方式营造更加趣味化的训练环境,安排学生以定向跑的方式按照图纸在校园内寻找“宝藏”,这样一方面能够拓展学生综合能力,另一方面能够达到校园定向跑的训练效果,形成一种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环境氛围。
在“阳光体育”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为学生营造何种类型的教育环境,这一因素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完成情况。因此,只有为学生创设趣味化的训练环境,才能使整个训练氛围更加活跃与轻松,让学生在训练中始终占据主人公的地位,以提高训练效率与水平。
二、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自“快乐体育”过渡至“阳光体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课题。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创新教学方式,推动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展开对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如通过游戏教学、情境教学的范式,帮助学生感受体育锻炼所带来的乐趣。例如,在篮球“三步上篮”技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浓厚兴趣。教师在按照常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三步上篮基本技巧的基础上,可以将全班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以竞技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比赛要求各组学生自由排序,第一名学生以三步上篮技巧投中后由第二名学生接力,直至本组所有学生均以三步上篮方式投中,以耗时最短的作为优胜小组,并给予小组组员一定的奖励。同时,教师也可让没有取得第一名的小组派出组员表演节目,让整个体育课堂教学氛围更加轻松愉悦,使学生能够在一种愉悦且轻松的环境氛围下产生对体育学习的浓厚兴趣。而在立定跳远技能教学中,教师单纯告知学生立定跳远的技巧并指导学生进行训练,整个过程简单且枯燥,难以达到“快乐体育”“阳光体育”的目标。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尝试将立定跳远与学生们在课余生活中常玩的“剪刀、石头、布”以及“小青蛙比武”等活动相结合,规定适当距离,比赛谁能够先到达终点。整个班级中的学生被划分为多个小组,比赛过程中小组组员纷纷加油助威,整个课堂氛围活跃,欢呼声此起彼伏,无论是参与者还是观战者都兴趣盎然,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阳光体育”以学生情感发展为最主要的关注对象,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扮演好主人翁的角色,感受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师以游戏的方式融入竞赛活动,结合体育课堂中的一些操作技巧,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探究体育動作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大力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综合品质。阳光体育作为我国目前正大力推广的全民健身运动,如何在“快乐体育”理念下实现向“阳光体育”的过渡,是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的一项课题。因此,教师只有活跃训练氛围,创新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在一个趣味化的环境中展开训练,对体育运动锻炼富有浓厚的兴趣,使“阳光体育”理念指导下的体育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潘立峰.浅谈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快乐体育教学[J].当代体育科技,2014(10).
[2]李亚楠.让“快乐教育”伴我行[J].小学科学,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