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信息处理的问题及对策析论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史料信息的处理能力,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既关乎其历史学习,也涉及到学生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本文从此出发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 史料信息处理 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承接小学、初中的历史课程进行深入学习,在已有的历史史实积累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挖掘史料信息,处理史料信息,分析史料信息,最终归纳总结出正确的结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重在引导学生分析史料,让学生逐步掌握归纳史料中所包含的信息。
  从现如今的高中历史试题中,我们可以发现考查重点不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点,更多是给出一段史料进行出题,试题更加的灵活而多样,重在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水平。而反观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面对历史史料时简直束手无策,一方面是由于阅读文言文的困难和障碍,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在于学生的史料信息处理的能力着实相当低。就史料信息而言,可大致分为显性和隐性两部分;就史料信息的呈现方式来说较为丰富,例如图片、报纸、文章、音频、录像等。学生对于史料中所包含的信息处理不当,往往会导致所获得的史料信息有问题,特别是学生对于隐性的史料信息的挖掘和归纳能力不强,缺乏科学而严谨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从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学生对史料信息的处理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组成高中历史教学的两大行为主体,对于史料信息处理能力及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教师自身的局限性导致不能引导学生分析史料
  教师处于高中历史教学的主导地位,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信息处理能力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加之高中历史学习,教师的指导和点拨是重要的,脱离了教师的引导,学生极有可能达不到最终的水平和要求。在新课改之后,历史教学对于史实的重视较强,表明我国的教育正在由重视知识转向为重视过程和能力,这就意味着,不仅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水准。对于高中历史教师来说,需要有扎实的知识和能力,应该加强自身的专业修养。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尚未能较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因而不能及时的转变。对于史料缺乏科学的选择,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不典型,同时教师也存在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的现象,就更不要说,教师关于史料信息处理方法上的指导和建议。由于教师自身的局限性,导致对史料的把握不是很正确,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制造了阻碍,甚至是误导。教师对于的学生的影响颇大,因而上述的因素必然会对学生的历史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学生对史料信息处理的能力较低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自身的问题着实不少,是其史料信息处理能力较低的最主要的因素。不少教师发现,学生对待历史教学所涉及的有关文言文史实材料普遍存在不知所云的现象。例如,断章取义,提取信息不全面;信息主题不明确,核心关键抓不到;缺乏去伪存真的分辨力;看问题浮于表面。如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时局图”,是一则研究近代时事的史料,漫画生动,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该漫画中每一个动物形象都具有历史意义,将其统筹起来,可以充分地说明和控诉列强瓜分的罪行,而其中也暗藏着深刻的原因。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呈现出该漫画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从中分析,进而唤起学生爱国救国的情怀。
  二、增强学生对史料信息处理能力的方法探究
  对于史料信息的处理,需要经过信息提取、信息鉴别、信息整理、归纳观点。高中学生在面对史料时,先要审题,既要审清楚题干,又要审清楚所提供的材料;在理解题意和题型的基础上,分析考点,同时解读题干得出答案。
  (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重整理题意,归纳核心
  不论是在教学实践中,还是在做题训练中,教师都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会整理题意的意识和解题步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归纳和记录大事件,给每一历史时期的大事件排序,自主归纳和总结每个阶段的特点等。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时间这条线索,又可以分为横向、纵向、逆向等多种方向,只有纵横交错,顺起逆推,才能灵活掌握和运用。
  此外,对于图表一类的题型,也有其独特的解题思路,图表的梳理方法,是基于历史结构性思维模式发展而来的,通过一些如箭头、文字、数据等组成的科学严谨的知识模块,使得历史知识更加的形象生动,清晰而具体,既方便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生又能够从中较为清楚的分析和归纳。在授课中,直接讲历史知识很容易让课堂单调,而运用图表的方式,新颖简单而清晰。加之,教师多使用图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灵活运用思维。在目前的考试中,图表类型的题较多,学生一旦在学习中多接触和学习,那么考试时,就较为轻松和简单了。
  (二)学生要重视鉴别史料信息的真伪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高中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史料信息,尽管史料信息的获取十分的方便,但与之相应的是,史料信息的真伪度成为学生疑惑的问题。由于学生自身的局限性,可能会轻信甚至深受其误导,因此,必须要引起注意。教师必须要培养学生的鉴察能力,学生首先应该对其价值差异进行鉴别和判断,不同的人,对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制造的史料信息,即便是对同一历史事件,也会存在迥异。为了避免学生在做题时思维混乱,鉴别失误,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就应该引导学生分析理清史料信息的层次,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的方法来得出结论。
  另外,学生要掌握并灵活运用历史思维。在面对一则史料信息时,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在历史教学中,一是单项的历史信息的认识;二是一系列的专题史料归纳和总结;三是在总体上整理和综合史料信息。教师和学生应该注重分析,分析史料信息是第一步,也是关键,既要分析层次,分析因果,也要分析因素,分析部分。在分析的基础上,又要能够综合,整合分析得出的东西,从而得出新的结论等。其次,比较和概括也是相当的重要的,比较事物,也同样可以从空间上、时间上等进行,但值得注意的是,首先要考虑其可比性,是否值得比较,需要进行标准设计。概括在其他学科也同样广泛运用,是一种综合性的方法。当然,历史学习的思维应该是从多维度出发的,才能较为透析历史。
  综上所述,我针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对于史料信息的处理问题,提出了个人的一些认识和经验,希望对教师和学生有所帮助。对于史料信息的处理,在实践中会有更好的认识。
其他文献
【摘要】一份有效的试卷,不仅能够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学科学习,为了发挥试卷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引导作用,要求在高中英语试卷命题的过程中下工夫。本文就高中英语试卷命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英语 高中学生 试卷命题 有效性  高中阶段为了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也为了使学生在日常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更加有效的进行英语学科学习,教师往往会要
【摘要】语文教学通常被称为“豆腐课”,采用“发胖式”的分析或“题海式”的战术,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原因是对课堂提问艺术性的忽略。然而,设计良好的提问,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课堂提问是对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因此,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是教学环节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提问 艺术  一、抓住契机提问题,
【摘要】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代替的,它能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关键词】化学 实验教学 原则 方法  实验教学是实施化学科学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化学实验所创设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能迅速诱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帮助内化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同时启迪学生思维,体验科学探究,培养探究意识。作为一线教师,下面结合自己的
【摘要】中学生作文的重要的便是真情实感的抒写,而当今中学生作文存在情感缺失的问题。本文尝试通过分析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找到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情感缺失;生活感悟;阅读;中学生作文  作文是通过文字表达主体的记叙方法。中学生作文培养的是学生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而现在的中学生作文本末倒置,他们的作文乍一看语言流畅,辞藻华丽,但丝毫没有流露出真实的情感,满纸都是文字的堆砌。  给出半命题或
【摘要】让学生明确写好作文的意义,明白这是未来生存的需要。热爱生活,培养感情,锻练能力。拓展视野,培养语感。教会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小事,表达真情实感。  【关键词】学生 写作 真情实感  在以往的中学作文教学中,常会遇到这样的一些情况:有的学生作文俨然一副义正词严的面目,满纸尽说些套话、空话;有的则老气横秋,对写进文中的对象连起码的感悟都没有;有的则对描述对象用自己所掌握的所有词语极尽铺陈排比之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宗教建设一直起着很大的作用,然而宗教信仰往往
在语文课堂教学上,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令人尴尬之事,特别是刚刚新接手一个班级的时候,你在上面循循善诱,教室里大部分学生却不说话、不交流,特别是初中高段学生更是不愿意多说,即使有个别人说了,随声附和、人云亦云的学生也较多,没有各抒己见、更别说“百家争鸣”了。如果长此以往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死气沉沉、毫无生机、更无希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要在课堂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要用适合课堂教学、适合学生心理的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