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教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uang123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心理学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基本结构就是指“基本的、统一的观点,或者是一般的、基本的原理。”“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为数学学科的一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从布鲁纳的基本结构学说中来看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1.“懂得基本原理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 心理学认为“由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摄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因而新知识与旧知识所构成的这种类属关系又可称为下位关系,这种学习便称为下位学习。”当学生掌握了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再去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就属于下位学习了。下位学习所学知识“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有利于牢固地固定新学习的意义,”即使新知识能够较顺利地纳入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学生学习了数学思想、方法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内容。
  2.有利于记忆 布鲁纳认为,“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好的模型里面,否则很快就会忘记。”“学习基本原理的目的,就在于保证记忆的丧失不是全部丧失,而遗留下来的东西将使我们在需要的时候得以把一件件事情重新构思起来。高明的理论不仅是现在用以理解现象的工具,而且也是明天用以回忆那个现象的工具。”由此可见,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学科的“一般原理”,在数学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无怪乎有人认为,对于中学生“不管他们将来从事什么业务工作,唯有深深地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却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生。”
  3.学习基本原理有利于“原理和态度的迁移” 布鲁纳认为,“这种类型的迁移应该是教育过程的核心——用基本的和一般的观念来不断扩大和加深知识。”曹才翰教授也认为,“如果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较高抽象、概括水平的观念,对于新学习是有利的,”“只有概括的、巩固的和清晰的知识才能实现迁移。”美国心理学家贾德通过实验证明,“学习迁移的发生应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学生需先掌握原理,形成类比,才能迁移到具体的类似学习中。”学生学习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实现学习迁移,特别是原理和态度的迁移,从而可以较快地提高学习质量和数学能力。
  4.强调结构和原理的学习 “能够缩挟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间隙。”一般地讲,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界限还是比较清楚的,特别是中学数学的许多具体内容在高等数学中不再出现了,有些术语如方程、函数等在高等数学中要赋予它们以新的涵义。而在高等数学中几乎全部保留下来的只有中学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内容,如集合、对应等。因此,数学思想、方法是联结中学数学与高等数学的一条红线。
  二、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层次
  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称为表层知识,另一个称为深层知识。表层知识包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深层知识主要指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表层知识是深层知识的基础,是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教材中明确给出的,以及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知识。学生只有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在掌握和理解了一定的表层知识后,才能进一步的学习和领悟相关的深层知识。
  深层知识蕴含于表层知识之中,是数学的精髓,它支撑和统帅着表层知识。教师必须在讲授表层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渗透相关的深层知识,让学生在掌握表层知识的同时,领悟到深层知识,才能使学生的表层知识达到一个质的“飞跃”,从而使数学教学超脱“题海”之苦,使其更富有朝气和创造性。
  那种只重视讲授表层知识,而不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不完备的教学,它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知识水平永远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难以提高;反之,如果单纯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而忽略表层知识的教学,就会使教学流于形式,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也难以领略到深层知识的真谛。因此,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应与整个表层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使学生逐步掌握有关的深层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
  三、中学数学中的主要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是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想法,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由于中学生认知能力和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限制,只能将部分重要的数学思想落实到数学教学过程中,而对有些数学思想不宜要求过高。我们认为,在中学数学中应予以重视的数学思想主要有三个:集合思想、化归思想和对应思想。其理由是:(1)这三个思想几乎包摄了全部中学数学内容;(2)符合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及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易于被他们理解和掌握;(3)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这些思想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机会比较多;(4)掌握这些思想可以为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打下较好的基础。
  此外,符号化思想、公理化思想以及极限思想等在中学数学中也不同程度地有所体现,应依据具体情况在教学中予以渗透。
  数学方法是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这些策略与人们的数学知识,经验以及数学思想掌握情况密切相关。从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学出发,本着数量不宜过多原则,我们认为目前应予以重视的数学方法有:数学模型法、数形结合法、变换法、函数法和类分法等。一般讲,中学数学中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是在数学思想指导下,运用数学方法,通过一系列数学技能操作来完成的。
  四、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模式
  数学表层知识与深层知识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这就决定了他们在教学中的辩证统一性。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给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一个教学模式:
  操作——掌握——领悟。
  对此模式作如下说明:(1)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要求教师较好地掌握有关的深层知识,以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有明确的教学目的;(2)“操作”是指表层知识教学,即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操作”是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基础;(3)“掌握”是指在表层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表层知识的掌握。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数学表层知识,是学生能够接受相关深层知识的前提;(4)“领悟”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掌握的有关表层知识的认识深化,即对蕴于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所悟,有所体会;(5)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是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往往是几种数学思想、方法交织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具体情况在一段时间内突出渗透与明确一种数学思想或方法,效果可能更好些。
  参考文献:
  〔1〕布鲁纳。教育过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2〕崔录等。现代教育思想精粹。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3〕邵瑞珍等。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单位地址: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白龙江林业管理局中学 746010)
其他文献
对于学校而言,升学率高就是一所好学校﹔对于教师来说,班级考试成绩好,就说明自己教课有方﹔对于学生来说,考出理想的分数,也就是一名好学生。在这样殊途同归的思维定势下,分数、考试成为各方关注的话题也就不足为怪了。当然,对于要教学生“一碗水”,必须先要有“一桶水”这一惯常道理,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是心知肚明的。然而,当学校、家长对升学率的期望都一股脑地压来时,他们又如何去做呢?当教育部门和学校组织的统考、竞
中央民族乐团于2017年推出“大型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再度引起业界热议.所谓“再度”,是指该乐团的《印象国乐》 (2013)和《又见国乐》(2015)两部“民族乐剧”在音乐界
期刊
弹奏古琴历来被中国传统文人视作修养身心、抒发情怀的一种重要的形式.作为古琴艺术的载体,古琴也在琴人操弄下得以世代流传.在现今的传世古琴中,最早的大约可以追溯到唐代,
期刊
2015年5月,装置艺术独幕歌剧《惊园》首演于美国Spoleto艺术节.作品最初由美国斯波莱多艺术节、纽约林肯中心艺术节、新加坡国际艺术节和高雄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联合委约
期刊
高中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在以往教学中老师往往只注重对学生音乐技能上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因此,我们应该针对不足,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看清以往教学中的不足,不仅要教授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更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欣赏和领悟能力。让学生学会随心而发,用音乐来表现自己内心丰富的感情。  一、高中音乐课培养学生音
“以人为本”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精神人格和智力相适应,使之成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其根本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主体性创新学习。新课标下,“合作”成了教学和学习的重要模式之一,合作教学和合作学习的探讨也成了当前教学中热门的话题。  合作教学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恰当的组织和有效
摘要:本文主要根据中学政治教学展开分析,主要集中讨论了中学政治课研究性教学的特点,分析了当下中学政治研究性教学还存在的问题,以期可以提升中学政治课的研究性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中学政治;研究性教学  研究性学习在中学政治课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只有充分运用研究性教学方法,才能够充分的调动中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中学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一 、制约中学政治课研究性教学进展的
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中国音乐体系中的创新与实践团队承办,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吹管教研室、贺绿汀高等艺术研究院竹笛艺术中心协办的上海音乐学院第
期刊
摘要:由于学生成长环境的不同、个体性格的差异、认知水平的高低,以及后天努力的不同,决定了学生在学业上的差异,也就相应地出现了学困生。学困生是令每个教师都头疼的,我们常常听见一些教师在抱怨,某某学生简直就是"不可救药"。这种简单的把学困生看成是智力低下的行为,往往也证实了教师的简单粗暴。可是作为教师不可能只教优生而把学困生扫地出门,所以我们要转化学困生。如何转化学困生,我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一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生为了考试和升学而学习,这种所谓的“应试教育”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独创力,更不利于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本文从五个方面浅谈高中语文新课改实施的策略,希望对各位同仁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改;策略  一、以学定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