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描述和分析医院窗口岗位培训现况和需求,为制定培训计划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以窗口岗位人员132人为调查对象,利用问卷的方式调查其基本信息、培训现况和培训需求;采用频次和率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90.2%窗口岗位人员为女性为主,47.7%为中专/大专学历;窗口岗位培训现况满意的比例为72.0%,在2018年没有参加任何培训的比例为7.6%,参加过的培训项目中以岗位专业知识(77.9%)和服务礼仪规范(63.9%)为主,科室级的培训项目占78.7%;对医院组织窗口岗位培训的需求迫切的比例为51.6%,认为
【机 构】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北京 10014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描述和分析医院窗口岗位培训现况和需求,为制定培训计划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以窗口岗位人员132人为调查对象,利用问卷的方式调查其基本信息、培训现况和培训需求;采用频次和率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90.2%窗口岗位人员为女性为主,47.7%为中专/大专学历;窗口岗位培训现况满意的比例为72.0%,在2018年没有参加任何培训的比例为7.6%,参加过的培训项目中以岗位专业知识(77.9%)和服务礼仪规范(63.9%)为主,科室级的培训项目占78.7%;对医院组织窗口岗位培训的需求迫切的比例为51.6%,认为对培训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培训内容的实用性(66.7%),最希望参加的培训项目分别为沟通技巧、岗位专业知识、心理疏导、医疗急救技能和临床新进展,喜欢现场讲座、情景演练和参观学习等培训形式.结论 窗口岗位人员对培训现况总体满意度不高,且现有参与的培训项目和类型都比较局限,对系统性培训需求迫切.医院应依据现代医院发展要求尽快建立窗口岗位培训体系与并制定具体计划,全面提升医院窗口岗位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及岗位胜任力.
其他文献
目的 明确当前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创新方式实践现状与进程,总结全国各地先进做法与经验.方法 通过搜寻政策、新闻资料等获取基金监管方式创新试点做法的相关信息,并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监管要素进行计量并可视化.结果 社会网络分析中心度排名前5位的节点依次为引入第三方力量(239.000)、建立联动监管机制(224.000)、建立社会监督员制度(191.000)、建立信息披露制度(190.000)、建立举报奖励制度(182.000);措施网络图显示,在主体建设上,各地区主要开展引入第三方力量、组建专
目的 通过对辽宁省中医医疗机构展开医疗质量基本情况调查分析,提出改善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建议.方法 采用定点监测机构数据抽样方法,对辽宁省设置住院床位的39家中医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结合描述统计、数据对比和文献研究对基线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辽宁省中医医疗机构人力资源配置不均,基层机构缺乏高级人才,医疗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结论 辽宁省应优化中医医疗机构机构人力资源配置,提升疑难重症救治及手术技术等关键医疗服务能力,强化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意识,应规范医院管理培训教育,完善现
运营管理已经成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如何科学搭建符合公立医院运行实际的组织体系,使各部门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成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顶层设计的关键所在.以协同理论为背景,积极探索医院在运营管理整体组织框架内,各部门创新协同运作模式,旨在为科学构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组织体系、实现更深层次的业财融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强,逐步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在体系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日益成熟、医疗质量安全基线情况逐步清晰的基础上,我国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模式开始进入新的阶段,从“以指标制订、数据收集、反馈为主”逐步转变为“以精确数据为基础的质量改进模式”,将进一步推动医疗量持续改进,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病例组合指数(Case-Mix index,CMI)是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的核心指标,体现了一个医院或科室收治病例难度的平均水平.网格化管理是一种提高管理效率的现代化管理方法.某医院首次尝试将网格化管理模式运用于医疗质量管理,对全院44个住院临床科室运用网格化管理进行CMI提升,实施6个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比实施前后医院CMI、相对权重﹥1.5占比、异地危重病人占比、四级手术比例等相关指标明显提升.网格化管理模式可在医院质量管理领域进行推广.
目的 提出一种基于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相结合的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综合评价方法.方法 筛选某医院2016—2019年10个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指标,利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相应权重,并将TOPSIS法与灰色关联度法相耦合得出各年度的优劣排序,基于静态距离与动态趋势两方面对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评价指标中权重排名前5位的是变异率(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