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英语教学肩负着英语启蒙教育的重大使命,对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意义深远。如果英语教师的工作不细致、不智慧,就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大问题,使小学英语教学更科学地与初中英语教学相衔接。
1.注意应用记忆规律
1.1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要指导学生复习与新知识有联系的旧知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充分理解未掌握的知识,使学生记忆时尽量避免机械识记,利用意义识记的优越性,增强记忆的深刻性和持久性。
1.2讲授新课时要向学生明确提出识记任务。比如课前一定要求学生预习,并使他们在预习中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任务。教师要明确指出需要学生完成的具体任务是什么。这样,他们就可以带着任务进行识记和听课,提高记忆效率。
1.3识记对象的性质对识记效果有巨大影响。实践证明,识记的材料越形象、越生动、越具体,识记的效果就越好。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那些能说明识记材料之间的联系或关系的直观材料。如实物、模型、图表、图片、体态语言、表演、视频等。这些都有助于识记。
2.学生兴趣的培养
修订后课标关键词“兴趣”出现达22次之多。新课标进入实验以来,教师们发挥聪明才智,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英语课生动而扎实,但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两极分化”。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我认为是在评价上出了问题。绝大多数小学都有英语笔试,而且试卷中屡屡出现超出标准一、二级目标要求的知识题,由于这种评价方式与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认知规律不符,加上有的试题设计不够科学严谨,因而人为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种评价导致教学中过分重视显性的学科知识而忽略隐性的人格的发展。
3.童子功的练就
修订后的课标在各章节的论述上无数次地强调基础,这个基础我理解为童子功。据多年英语教学感悟,我认为有三点非常重要:对语言惟妙惟肖的模仿能力,依据情景对语言意义的猜测能力,对单词音形的强记能力,特别是对声音的强记能力。儿童教育家都说,很少有孩子不喜欢演戏,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游戏。小学生在视、听、说、玩、演、唱逐项活动中,练模仿力、练记忆力、练猜测能力、练表演能力、练交流能力,同时培养兴趣,养成习惯,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课堂上花些功夫练就童子功,比灌输若干有关语言的知识要重要很多倍。
4.在词汇教学中加强语音教学
语音教学是词汇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内容。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刚学新单词时,学生由于记不住单词发音,就用汉语辅助记忆单词的现象。虽然只是一部分学生,也应当引起教师的关注。如果这些学生在单词发音上没有采用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无形中就会影响后续学习。
4.1借助音节进行单词教学
汉语拼音是由声母加韵母构成的,英语则不同,它是由一个个音节构成的。每个词可能由一个至若干个音节构成的,教师在教学时要合理把握。在教学单词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借助音节教学,如教授banana,family等词,可根据音节的特点,变成ba-na-na,和fa-mi-ly,
让学生复述简单的音节,再进行叠加。这样,不仅可以化繁为简,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单词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大面积地增强教学效果。
4.2适当出示音标辅助教学
在积累了一定的单词后,学生对单词学习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背单词的任务会显得越来越艰巨,更多的学生会反感背单词。出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的考虑,教会学生认识和使用音标辅助学习英语是可选之举。
5.注重备课
备课前要钻研教学大纲,通读、熟悉、钻研教材,找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它们的内在联系,根据教材内容制定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
教学大纲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依据,也是考核的依据,因此要重视大纲的学习。在钻研大纲的基础上通读教材,可以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只有对教材有较深刻的理解,才能驾驭教材。要理解教材,不能只读一课书或一个单元,必须通读全册教材,有条件时应通读全套教材。不仅通读,还要熟读、钻研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它们的内在联系。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的,都有它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不了解前后内容的关系,就不能准确地制定出每单元和每课书的教学要求,就不能在处理教材时突出重点。如教材对音标和拼读规则的教学安排就是一个例子:本教材为了使学生更快地识记单词,共安排了三个循环,由浅入深地结合单词把拼读规则、音标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一循环是第四单元至第八单元。在这一循环中,通过单词中字母的排列,教会学生五个元音字母在重读开、闭音节中的读单音;第二个循环是第九单元至第十六单元。在这一循环中,老师要教会学生认读40个国际音标符号和学会一些拼读规则;第三个循环是第十七单元至第二十九单元。在这一循环中,通过归纳字母或字母组合的读音,进一步学会一些常用的拼读规则和几个国际音标符号。老师如果注意到教材的这个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材料,教会学生用音、形、义结合的方法记忆单词,不是教学生死背拼读规则,而是教学生在读、记单词时会用拼读规则,就是看到符合拼读规则的单词,能基本正确地读出来;听到符合拼读规则的词的读音,能拼出这个词。学生具备了把词的音与形联系起来的能力,再通过图片或实物记词义,记词效果就会大大增强。
6.注重小学英语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的意义在于科学地“扬弃”。教学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把自身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和教学效果。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教学与反思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师不仅可以真正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提高教学工作的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而且可以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欢悦,提升思想境界和思维品质,从而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对教学方法的反思:反思教学方法是否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反思能否根据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和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优化教学方法;反思教法与学法是否统一,是否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及时地、有效地进行反思,科学、全面地分析教学过程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反思,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计划更符合实际需要。这对提高教师个人的教学专业水平和教学专业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良好综合素质都有重要的意义。
1.注意应用记忆规律
1.1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要指导学生复习与新知识有联系的旧知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充分理解未掌握的知识,使学生记忆时尽量避免机械识记,利用意义识记的优越性,增强记忆的深刻性和持久性。
1.2讲授新课时要向学生明确提出识记任务。比如课前一定要求学生预习,并使他们在预习中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任务。教师要明确指出需要学生完成的具体任务是什么。这样,他们就可以带着任务进行识记和听课,提高记忆效率。
1.3识记对象的性质对识记效果有巨大影响。实践证明,识记的材料越形象、越生动、越具体,识记的效果就越好。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那些能说明识记材料之间的联系或关系的直观材料。如实物、模型、图表、图片、体态语言、表演、视频等。这些都有助于识记。
2.学生兴趣的培养
修订后课标关键词“兴趣”出现达22次之多。新课标进入实验以来,教师们发挥聪明才智,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英语课生动而扎实,但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两极分化”。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我认为是在评价上出了问题。绝大多数小学都有英语笔试,而且试卷中屡屡出现超出标准一、二级目标要求的知识题,由于这种评价方式与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认知规律不符,加上有的试题设计不够科学严谨,因而人为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种评价导致教学中过分重视显性的学科知识而忽略隐性的人格的发展。
3.童子功的练就
修订后的课标在各章节的论述上无数次地强调基础,这个基础我理解为童子功。据多年英语教学感悟,我认为有三点非常重要:对语言惟妙惟肖的模仿能力,依据情景对语言意义的猜测能力,对单词音形的强记能力,特别是对声音的强记能力。儿童教育家都说,很少有孩子不喜欢演戏,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游戏。小学生在视、听、说、玩、演、唱逐项活动中,练模仿力、练记忆力、练猜测能力、练表演能力、练交流能力,同时培养兴趣,养成习惯,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课堂上花些功夫练就童子功,比灌输若干有关语言的知识要重要很多倍。
4.在词汇教学中加强语音教学
语音教学是词汇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内容。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刚学新单词时,学生由于记不住单词发音,就用汉语辅助记忆单词的现象。虽然只是一部分学生,也应当引起教师的关注。如果这些学生在单词发音上没有采用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无形中就会影响后续学习。
4.1借助音节进行单词教学
汉语拼音是由声母加韵母构成的,英语则不同,它是由一个个音节构成的。每个词可能由一个至若干个音节构成的,教师在教学时要合理把握。在教学单词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借助音节教学,如教授banana,family等词,可根据音节的特点,变成ba-na-na,和fa-mi-ly,
让学生复述简单的音节,再进行叠加。这样,不仅可以化繁为简,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单词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大面积地增强教学效果。
4.2适当出示音标辅助教学
在积累了一定的单词后,学生对单词学习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背单词的任务会显得越来越艰巨,更多的学生会反感背单词。出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的考虑,教会学生认识和使用音标辅助学习英语是可选之举。
5.注重备课
备课前要钻研教学大纲,通读、熟悉、钻研教材,找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它们的内在联系,根据教材内容制定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
教学大纲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依据,也是考核的依据,因此要重视大纲的学习。在钻研大纲的基础上通读教材,可以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只有对教材有较深刻的理解,才能驾驭教材。要理解教材,不能只读一课书或一个单元,必须通读全册教材,有条件时应通读全套教材。不仅通读,还要熟读、钻研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它们的内在联系。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的,都有它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不了解前后内容的关系,就不能准确地制定出每单元和每课书的教学要求,就不能在处理教材时突出重点。如教材对音标和拼读规则的教学安排就是一个例子:本教材为了使学生更快地识记单词,共安排了三个循环,由浅入深地结合单词把拼读规则、音标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一循环是第四单元至第八单元。在这一循环中,通过单词中字母的排列,教会学生五个元音字母在重读开、闭音节中的读单音;第二个循环是第九单元至第十六单元。在这一循环中,老师要教会学生认读40个国际音标符号和学会一些拼读规则;第三个循环是第十七单元至第二十九单元。在这一循环中,通过归纳字母或字母组合的读音,进一步学会一些常用的拼读规则和几个国际音标符号。老师如果注意到教材的这个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材料,教会学生用音、形、义结合的方法记忆单词,不是教学生死背拼读规则,而是教学生在读、记单词时会用拼读规则,就是看到符合拼读规则的单词,能基本正确地读出来;听到符合拼读规则的词的读音,能拼出这个词。学生具备了把词的音与形联系起来的能力,再通过图片或实物记词义,记词效果就会大大增强。
6.注重小学英语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的意义在于科学地“扬弃”。教学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把自身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和教学效果。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教学与反思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师不仅可以真正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提高教学工作的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而且可以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欢悦,提升思想境界和思维品质,从而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对教学方法的反思:反思教学方法是否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反思能否根据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和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优化教学方法;反思教法与学法是否统一,是否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及时地、有效地进行反思,科学、全面地分析教学过程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反思,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计划更符合实际需要。这对提高教师个人的教学专业水平和教学专业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良好综合素质都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