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危重型急性胰腺炎(CAP)的临床特点,探讨腹腔压力(IAP)、APACHEⅡ评分对CAP患者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 筛选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发病96 h内入住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外科ICU的18~75岁AP患者,其中47例符合根据决定因素的AP分类(determinant-based classification,DBC)中的CAP诊断标准.对这些患者在入院24 h内行APACHEⅡ评分,并测量IAP.记录器官功能衰竭发生情况、中转手术引流例数、入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析IAP、APACHEⅡ评分预测患者预后和中转手术的价值,及其与入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47例患者入院24h的平均APACHEⅡ评分为13分,平均IAP为16.9 mmHg(1mmHg =0.133 kPa),血培养阳性22例.发生呼吸系统衰竭45例次(96%),肾功能衰竭34例次(72%),心血管功能衰竭22例次(47%),其中出现2、3个器官系统功能衰竭的患者分别为16、19例.17例(36%)患者接受手术引流.院内病死18例(38%).平均入住ICU 31 d,平均总住院时间38 d.IA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随衰竭器官系统数量的增加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IAP水平预测患者病死的AUC为0.80(95% CI 0.41 ~0.76),以16.1 mmHg为阈值,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3%和62%;APACHEⅡ评分预测的AUC为0.58(95% CI0.38~0.73),以13.5分为阈值,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44%和73%.IAP水平预测患者病死的敏感性高于APACHEⅡ评分,两者预测中转手术的敏感性均较低,与患者入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无相关性.结论 CAP具有极高的手术率和病死率.早期监测IAP可以有效预测预后较差的CAP患者。
腹腔内压测定对危重型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判断价值
【摘 要】
:
目的 分析危重型急性胰腺炎(CAP)的临床特点,探讨腹腔压力(IAP)、APACHEⅡ评分对CAP患者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 筛选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发病96 h内入住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外科ICU的18~75岁AP患者,其中47例符合根据决定因素的AP分类(determinant-based classification,DBC)中的CAP诊断标准.对这些患者在入院24 h内行APACH
【机 构】
:
210002南京,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210002南京,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210002南京,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210002南京,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210002南京
【出 处】
:
中华胰腺病杂志
【发表日期】
:
2014年14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与单纯行常规降压治疗对顽固性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降压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 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CRCT)、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查找所有比较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行CPAP治疗与单纯行常规降压治疗对顽固性高血压合并阻塞性
期刊
目的 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352例因癌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发生胰瘘将患者分为胰瘘组和非胰瘘组进行对列研究.对围手术期可能影响术后发生胰瘘的多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49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
目的比较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和合并黄斑孔的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将眼轴长度≥26 mm的轴性高度近视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30例30只眼纳入研究,以同时期合并黄斑孔的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1例21只眼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玻璃体腔内填充16% C3F8或硅油。对比两组黄斑孔闭合率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高度近视黄斑孔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