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钢琴演奏中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E1817093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演奏者在钢琴演奏中是否良好心理素质是决定着钢琴演奏是否成功胡重要因素,对于钢琴演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演奏者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让观众更切身的感受钢琴的内涵。本文从心理知识的方面入手,找出影响钢琴演奏者心理素质的因素,分析钢琴演奏中演奏者心理素质的重要作用,同时找到培养钢琴演奏者良好心理素质的各种途径,让演奏心理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钢琴演奏;演奏者;心理素质
  在现实生活中,其实人的行为、人的动作都是受人类的心理活动所支配调控的。在一次优秀的钢琴演奏中,它不仅仅要凸显演奏者的钢琴演奏技巧能力,同时,更重要的是表现艺术,所以其中必定涵盖了钢琴演奏者非常复杂繁多的感情色彩,只有将钢琴演奏者的感情心里融入到演奏中,才赋予了演奏生命,让演奏更能够打动听众。然而,在钢琴演奏中,演奏者的心理素质又受到自身的性格、当天的心情、思想意识的影响。所以,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不仅仅受到内在因素的影响,同时外在因素也能够影响演奏者的心理素质。所以,控制好个人情绪与调整好个人状态对钢琴演奏者的良好心里素质的培养起着决定性的意义。
  一、影响钢琴演奏者心理素质的因素有哪些
  钢琴演奏者必须熟练掌握钢琴演奏的技巧。钢琴演奏的技巧首先需要演奏着自己切身领悟,然后通过理论知识掌握钢琴演奏的基本功,反复练习,让自己的基本功不断巩固,最后达到熟练掌握钢琴技巧的目的。首先,从一些演奏经验相当匮乏的钢琴演奏者的方面来讲,他们往往在台下练习演奏的时候效果非常不错,能够熟练的发挥钢琴演奏的技巧。但是一旦上了台,他们的表现就会有很大的偏差,往往会紧张得自己不能控制,出现“怯场”的不良现象,让原本练习的好好地演奏曲目表现的一塌糊涂,虽然自己十分注意,但是,他们还是会出现忘音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心跳加快、身体不灵活、全身发抖等等。这些现象常常会出现在演奏经验匮乏的演奏者身上,所以,演奏经验的多少是影响演奏者心理素质的因素之一;另外,演奏者经验丰富的人并不是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他们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其中的主要问题就是能够否克服各方面的心理问题,如何适当的减轻压力是考验演奏者专业素质能力的要求,排除内心的恐惧与心理的演奏障碍,在一些演奏者身上往往还会出现过度松弛或者是十分亢奋的表现,这也是演奏者紧张过度的表现形式,所以,心理压力的调节也是影响演奏者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
  二、演奏者良好心理素质对于钢琴演奏的重要性
  演奏者在学习钢琴技巧的过程当中,大多数的人会有沉重的思想负担,太多的忧虑会让他们无法释放自身的情感;另一方面,演奏者会十分渴望将钢琴演奏到位,使自己的情绪与意识收到了极大地束缚,这反而事与愿违,不但没有让钢琴艺术的内涵表现出来,连钢琴艺术的技巧都不能够有效的发挥出来。所以,培养钢琴演奏者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关重要。
  (一)培养演奏者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得演奏者对钢琴作品能够把我的更加到位,领悟其本质所在。
  在艺术的领域,没有任何一项艺术种类是通过力气硬碰硬的去理解、去揣摩的,不是单纯的懂得如何将乐器发声,而是赋予乐器生命。所以演奏者要通过对作品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将自己所拥有的钢琴演奏技巧与自己对作品的领悟与理解相结合来更好的诠释作品的内涵。所以,要想弹好钢琴,必须动脑筋,不能盲干,否则演奏达不到所期望的效果。演奏者在进行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的打开自己的大脑,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思维空间,能够将自己融入的作品的内容中去,外界的一切因素都不会影响到他们的演奏,他们能够将最饱满的情感、最真挚的态度表达出来,诠释出来的钢琴作品才能与众不同、卓越超群的。
  (二)良好心理素质对于钢琴演奏过程的影响。
  由上可知,一次优秀的钢琴演奏不仅仅需要演奏者自身所拥有的钢琴演奏技巧,同时,还包括者另外一个因素,良好的心理素质,它对演奏的完整性起着无可代替的作用。在钢琴演奏中,没有谁能保证平时演奏练习熟练的人在正式演奏中不会出任何问题,这就是考验演奏者心理素质的时刻,下面,我通过搜索研究,找出导致紧张的心理因素归纳为以下几个要点:首先,在钢琴演奏中,演奏者必须具备积极向上、兴奋激动的状态,这样才能有效的调动听众,但是过于兴奋导致演奏者情绪高涨,有时甚至使得演奏者得意忘形、忘乎所以,很容易出现反常现象。相反的,演奏者难免会出现错误的时候,这会使得演奏者惊慌失措,演奏者的精力处于分散状态,导致演奏者出现情绪低落。
  三、如何培养钢琴演奏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通过总结专业钢琴演奏的演奏经验,我对如何培养钢琴演奏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了一定的方向,所以,总结如下:
  (一)钢琴教学者注意因人施教,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演奏心理。
  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让钢琴演奏者能够多接触与乐器相关的事物,让演奏者能够更好的适应钢琴演奏环境,培养学生自我调节的能力,能够有效的打破学生心中的芥蒂,让学生能够自由的发挥,减轻心理压力对于心理素质的不利影响,勾起钢琴学习生学好钢琴的欲望,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能够集中自我意识,更深入、更全心的投入到钢琴演奏中。
  (二)钢琴演奏者学会找到属于自己释放压力的方式,有效的排除压力。
  在演出过程中,难免会有一点心理压力。压力过大,会让钢琴演奏达不到最初的效果;压力过小,会让演奏者自己无法集中,彰显不出演奏内容的内涵所在,所以,找到属于演奏者自我释放压力的方式,让压力降到合适的点,打破心理因素的束缚,才能够让演奏尽善尽美。
  结语
  总而言之,一个优秀的钢琴演奏者必须拥有扎实的演奏技巧,同时,良好的心理素质也至关重要。在演奏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隐患因素使得演奏者情绪异常,影响演奏的质量。所以,演奏者需要找到培养心理素质的途径,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自我的情感自然得到提升,使得钢琴演奏更加的完美。
  参考文献
  [1]王丁.论钢琴演奏中演奏者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09(S4).
  [2]李仙娟.钢琴演奏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演奏心态的培养[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7).
  [3]张瑜.论怎样培养钢琴演奏者良好的舞台心理素质[J].音乐时空.2014(24).
  作者简介:刘凤桐(1987—),女,汉族,河南平顶山人,平顶山学院,助教,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钢琴。
其他文献
【摘要】声乐演唱是一种典型的音乐表现形式,在声乐艺术中,“声”与“情”之间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声是声乐演唱的声音技巧,而情是声乐演唱的情感表现,只有声情并茂,才能达到以声传情,以情衬声的艺术效果。声乐演唱者只有处理好“声”与“情”的关系,达到二者的和谐统一,才能达到好的演唱效果。本文即从声乐演唱的“声”与“情”的重要性出发,探讨如何在声乐演唱中处理好“声”与“情”的关系。  【关键词】声乐演唱;
居民幸福感是民众生活状态和社会运行状况的“晴雨表”,越来越多的城市将其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考核指标和决策参考。文章根据量表调查结果,分析了武汉城市圈建设中居民幸福感的
【摘要】音乐表演包括钢琴表演、声乐表演以及舞蹈表演,肢体的运用在钢琴表演、声乐表演以及舞蹈表演中都十分常见,在音乐表演中,肢体就像乐器一样,跟随节奏、韵律来自行摆动。身体美学渗透在钢琴演奏中,对钢琴演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身体美学在声乐表演中,一方面能准确传达出表演者想表达的情绪,另一方面能增加表演的精彩程度。笔者将对音乐表演艺术中的身体美学进行探讨,分别从:身体美学相关研究、身体美学在音乐表演中
【摘要】梅山山歌种类繁多,且数量庞大,其音乐风格朴素自然,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气息。本文首先介绍了梅山山歌的分类,将其分成了劳动歌、仪式歌、时政歌等六种,然后从声乐演唱形式和演唱方法这两方面,探讨了梅山山歌的歌唱教学,最后分析了梅山山歌的音乐特征。  【关键词】梅山山歌;歌唱教学;音乐特征;分析  梅山地区历史文化悠久,但生产力水平不高,其历史也缺乏相关文字记载。但梅山人民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摘要】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不但是文化瑰宝,更会对高校音乐教学的进步与发展起到影响作用,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也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和传承,少数民族音乐的和谐发展必然会影响到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目标与方向。为此,本文分析了少数民族音乐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与作用,提出基于少数民族音乐视角的高校音乐教育改革措施。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高校;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
鲁班学艺的故事对我国高职教育改革有许多启示:建立与高职教育特点相适应的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传统的职教模式;建立一支“技能型教师”队伍;建立以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
羊子乔散文集《微笑人生》反映了作者写作25年来的沉思,意象极富感染力,感情真挚动人,内容从小我逐渐上升到大我,作者的关怀也逐渐从自身转向社会、人生。文章从其散文集中的意象
【摘要】文章以标题音乐为切入点,挖掘钢琴教学中的乐谱中与标题相关的音乐内涵,突出研究乐谱、设计乐谱的重要性。  【关键词】风格设计;符号设计;音效  要弹好一首钢琴曲,除了演奏者本人的音乐感觉、弹奏技巧外,重要的是要学会对音乐艺术作品进行艺术处理,对音乐作品进行正确的艺术处理,在学习一首乐曲之前就要认真准确地读谱。  对于标题音乐(program music),《格罗夫辞典》这样定义标题音乐:“叙
文章以汉代四百余年全社会好文成风气为论题,从六个方面论析了汉代社会的好文风尚:第一次形成了有规模和体系的文学教育与研究、统治者以亲近文士为风尚、盛行文学创作的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