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阅读中学数学教材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963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数学教材的目的在于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教材讲解的数学知识是什么呢?是一个个或一条条的概念、定义、定理、性质、公式、法则、运算规律、演算方法,等等. 此外,主要涉及与数学知识相伴随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比如数形结合思想、分类思想、化归思想以及归纳方法、类比方法,等等. 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应该加强学习和掌握一个个概念、法则,等等,这些一般称之为知识点,是数学知识的特点,体现在数学教材中就是围绕一个中心讨论讲解一些相关的知识点. 除此之外,数学知识还有一个系统结构完整逻辑关系严谨的特点,体现在教材中就是围绕一个中心为什么讲这些而不讲那些知识点.
  基于上述数学知识特点,教师和学生应该怎样阅读数学教材呢?一般应该抓住两个阅读点.
  一个阅读点是抓住每节认真阅读,弄清这节讲解和学习哪些知识点,着重读懂教材是怎样讲解这些知识点的,为什么这样讲,旨在深入理解准确把握这些知识点,这是阅读数学教材的关键.
  另一阅读点是读完一节一章之后,着重分析探讨围绕这节这章的中心为什么讲这些知识点,旨在弄清逻辑关系、知识体系,使分散获得的知识系统化,如上所述阅读教材的重心是弄清每节围绕中心讲了哪些知识点,特别是要弄清教材是怎样讨论讲解这些知识点以及为什么这样讲. 弄清读懂,需要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探讨,这是因为不同版本的数学教材对于同一个知识点讲解的思路不尽相同,从而讲解知识的方法各异,呈现出不同的编写特点,只有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特点才能抓住讲解知识点的基本思路,从而弄清教材是怎样讲解知识点和为什么这样讲解.
  从而针对性地研究和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 具体的方法是:
  一、教师引领学生读书,帮助学生从教材的整体结构分析各个部分的内容,如章前图,从图中应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跟本章的学习有什么联系等的提问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知识点的导入部分,知识点是怎样导入的?阅读时应抓住相应段落弄清将要讨论的知识点,体会该知识点产生的实际背景和现实意义;分析知识点的形成过程时领会教材是通过一个个实际情境问题或一个个探究活动及思考环节逐步展开讨论最后形成知识点的,阅读教材时着眼于抓住这一部分逐段逐句分析研读;知识点的表述和理解时通过一步一步探讨而形成的知识点教材都会给出完整的表述和必要的诠释阅读,阅读教材时必须充分把握这一表述并准确理解是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抓住知识点的深化,上面学到的知识基本上是学生理论层面上的认识与理解,必须在实际应用中深化,为此教材安排了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因此阅读教材时应从巩固知识深化认识的角度充分解读例题的解题步骤及思路,认真完成课后练习题. 有时也并非如此,阅读教材时不应机械理解,而应灵活处置,关键在于理会方法实质是阅读教材最终目的.
  二、学生阅读教材时,首先明确本章或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师结合学生学习目标及教材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些主干性的问題引领,问题不要过长,语言精练明确,围绕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提出一些问题,学生带着教师提供的问题读书,阅读的针对性更强一些,学生阅读的方向和目标更明确了,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及描述学习成果. 基于数学知识特点而采取的阅读方法或策略是不同的. 如例题的阅读及分析:例题是有几步分析完成的,每一步骤应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最后体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应注意哪些问题等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例题及练习题. 如概念课的教学:教师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这里关键词语都有哪些词语,包含着什么意义,你是怎么理解的,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概念,要求学生不要死记硬背概念,要求学生理解概念的实质意义,否则学生做题时还是不会. 如性质、定理、判定课的教学时:要求学生不要把教材蓝色字体部分死记硬背,教材安排了探究环节和思考这样的栏目,教师提出若干问题,学生根据这些问题一步步地动手操作及做实验来完成教材的探究和思考部分的内容,要求学生充分地参与每一个环节,最后总结结论就是所要学的知识点.
  学生阅读数学教材更多的精力是集中于弄清搞懂一个个知识点是怎样形成的,其来龙去脉是什么,这是必要的也是阅读的重点,但是这样获得的知识点是以一种分散的相对独立的形态先后进入学生的大脑,这种分散独立的知识无论是对于知识的深入理解还是对知识的熟练运用都有一定局限性,学生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不应是分散的而应是系统化的. 因为,一般来说一章一个单元乃至一节围绕一个中心讲解的一个个知识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弄清读懂一章一节所有知识点之后要求弄清为什么讲述这些知识点,实际上就是梳理所学的知识点,揭示逻辑关系构建知识体系结构,使分散获得的知识系统化,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知识,更熟练地运用知识.
其他文献
在“三学”教学模式中,“互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学生学习小组的建立又是“互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以下,笔者试从“分组”“组建”“修正”“激励”四个阶段解说学习小组的建设过程,并进一步探索有效的学习小组管理机制。  一、第一阶段:分组  首先,班主任根据入学考试成绩暂时把学生分成若干层次,每个层次5~6人,然后按每个层次取1人的方式把全班分成6个左右的学习小组。然后,告知学生即将采用的课堂教学
以山东液化天然气(LNG)项目为例,从环境监理的组织机构体系、管理及技术方法体系、管理程序及体系文件等方面,阐述了Q/SH0569-2013《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技术规范(试行)》在港口码头及管道运输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中的应用。
类似于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之和等于首末两项之和时,可采用正序、逆序写和的两个和式相加后求出该和.
当科研兴校越来越被认同的时候,教育科研便发挥了学校教育生产力的应有水平,推动学校朝着规范、科学和高位发展。这是基础教育发展中的一件可喜之事。校本课程作为教育科研的一个重要阵地,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不能没有校本课程,跟风也罢,效仿也好,总之,各级各类学校都堂而皇之且美其名曰:用校本课程立校,并作为特色推广。正因为如此,校本课程被神圣化了,走上了祭坛,被顶礼膜拜着。  我们走访一
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炼油部催化重整抽提装置处理能力1.0×106t/a,于2009年建成投产,包括预处理、重整、催化剂连续再生、分馏、抽提蒸馏和芳烃精馏等单元。为了实现生产
教育者,不一定是先知先觉者,但一定是勇为人先者;科学的实验,渐进的改革,明晰的理念,自觉的践行,是我们从教者的应有属性。当前,创建省特色示范学校这一重大举措的推行,顺应了浙江省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