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内外阅读中练就阅读的本领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b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对于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阅读就没有语文学习。文学其实就是一个模仿的过程,在模仿别人的同时,整合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创造出自己的作品。如果没有模仿,也谈不上创造。试问,在学生的作文世界里,有多少是见所别人之未见,想所别人之未想?感所一已之独见呢?无非是“拿来”主义,在模仿的基础上,所谓的再创造。包括我们成人的创作,作家的创作,其实也不过是在重新整合自己的阅读经验,阅读认识,更多的也是“拿来”主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训练 方法探究
  阅读理解是学生以及所有人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能力的最佳方式。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做到既要重视课内语文教学又要抓好课外阅读。在日常学习中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行之有效的阅读技能和技巧,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字、词、句、篇的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而语文自学能力的形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关键是在课内外阅读中练就阅读的本领。
  一、初读,解决字词障碍
  通过认真仔细的阅读,把文中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利用工具书解决,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措施。对于比较简单的生词,还可用联系上下文、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深化理解,这是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标志。
  二、再读,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
  在阅读中边读边想,即读完一段就停下来想想文章先写的是什么,再写的是什么,最后写什么,在此基础之上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意思深奥难于理解的句子、段落或者精彩、重点的句子、段落,可用笔圈出反复阅读。例如《赤壁之战》一文,先交待了战役的起因,接着写了双方做的战斗准备,最后写了火攻的经过和结果。其中在讲火攻经过时,先写黄盖写信给曹操愿意投降,再写黄盖前去曹营假投降,然后写黄盖点燃了曹军的船只,最后写曹军大败。知道了这些,对《赤壁之战》的内容就有了清楚的了解。
  三、感读,感受作者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首先,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阅读只有联系时代背景,才能了解作者所处的环境,感受作者为什么写,感受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如《小橘灯》一文,只有了解、联系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在重庆的白色恐怖、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人民群众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这一时代背景,才能真正感受到作者对小姑娘的赞颂,对光明就在前头的欣喜之情。其次,站在作者的一边,设身处地的替作者想,把自己的身心置于文章描绘的情景之中,也会对作者表达的感情有更深的体会。如读《开国大典》,当读到“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时,就会很自然地体会到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升腾起对新中国无限热爱的感情。 再次,有感情的朗读。有感情的朗读更容易体会作者的感情。因为有感情的朗读能增强语感,再现课文描述的情境。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只有有感情的朗读才能体会作者对总理的怀念、热爱之情。最后,反复读,反复品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思想感情不是一次能体会透彻的,体会之后再读时感情会更真挚,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得会更深刻。
  四、研读,斟酌表达方法
  表达方法即作者为了达到写作目的采取的方式、方法、技巧等。方法为目的服务,思想感情解决“写什么”,表达方法解决“怎样写”。斟酌文章的表达方法通常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结构特点。在阅读中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如:记叙文《跳水》、《月光曲》就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写景文《第一场雪》就是按时间的顺序来写,解说词《故宫博物院》就是按空间位置转移的顺序写。还有倒叙、插叙、前后照应、承上启下等,都是结构方面的写法。其次语言特点,即分析文章在语言应用上的特色。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运用到景物的描写上。还有个性化语言的描述,在阅读中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等句子分析体会,看其如何表现人物性格,达到写作的目的。
  五、悟读,说出自己的感受
  读书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读书的最终目的是收获感受,给人启发。感受就是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善恶标准评价文中内容的是非曲直,把自己喜欢、憎恶、崇拜、向往、同情等感觉说出来。可以联系生活中的相同、相似、相对、相反的事例或自己的经历,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点到面、由因及果把事理或经历联系起来;可以运用联想,举一反三,浮想联翩。例如:读《乌塔》一文,对于乌塔的出游,有的同学认为乌塔不该一个人外出旅游,并且说出了年龄小、社会上有坏人等一大堆理由;有的同学认为可以单独外出旅游,因为做了充分的准备,能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这些看法和想法都是自己的思考,都是自己的感受。
  总之,小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在学习中培养起来的阅读能力,将为一生中不断地涉猎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而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以教材为主、课外阅读为辅、有效地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学会怎样去读书,掌握独立阅读的本领。语文阅读训练,犹如爬山、登楼,下一层是上一层的坚实基础,上一层比下一层更高也更难。只有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登上阅读的高山。
其他文献
[摘 要]音乐不仅是课本上的符号,它无时不在我们的身边。应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创新中学习,使学生成为音乐学习的真正主人,使学生积极地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增强音乐学习的实践意识、创新意识,使音乐教学焕发无限生机。  [关键词]初中音乐 教学形式 探讨  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它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活力的讲解提示,倡导“
骨重建是一种有序的骨吸收-骨形成耦联过程。不同骨骼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及细胞表面膜分子参与调控骨耦联。深入认识骨耦联机制对于研究和诊断骨质疏松等代谢性骨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就一些重要的细胞因子及相关膜分子调控骨耦联机制的新进展加以概述。
[摘 要]历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他常在变动中发展、进步,决定了历史教学也不能千篇一律,必须不断地创新,用历史的眼光、负责的态度、思想的积淀创造性地、批判性进行历史教学。  [关键词]历史 教师 教学  历史知识乃是记忆的那样一种特例,其中现在思想的客体乃是过去的思想,现在与过去之间的间隙之被连接,并不只是由于现在的思想有能力思想过去,而且也由于过去的思想有能力在现在之中重新唤醒它自己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构建的,这里需要教师的课堂智慧、深厚涵养以及孜孜不倦探求的心灵。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就是它施展的场所,让课堂少一点热闹多一点热度,少一点花哨多一些效率,真正把语文学科的特性落到实处,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教学。  [关键词]中学语文 转变观念 教学改革  新课程理念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是人的素质得到可能和充分的发展。发展的方式应该是积极的、主动
当今时代呼唤着以继承为基础、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鉴于此,传统的课堂教学必须改革。我认为,“自主解决问题”应成为学生的主导性学习方式,通过建立一种民主、和谐、新型的教学过程和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经过近几年的研究、探索和实
目的比较典型阿尔茨海默病(TAD)与额叶变异型阿尔茨海默病(fvAD)和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bvFTD)患者神经心理特征及其他临床及影像特点。方法应用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价9例fvAD患者、30例bvFTD患者和32例TAD患者的认知功能、神经精神症状。结合载脂蛋白E(ApoE)ε4等位基因检查和头颅核磁共振(MRI)、11C-匹兹堡化合物B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IB-PET)、18F-脱氧葡萄糖正
相干激光雷达距离像与目标表面物理结构特性密切相关,体现目标的本质特征,在目标识别领域引起广泛关注。数据采集过程和采集成本决定了激光雷达不容易采集到大量的图像。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