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的教育者、引路人,还是连接学校和家庭的桥梁和纽带。我认为班主任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会使班主任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多年的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我尝试了预防教育、欲抑先扬、逐个击破等方法,用心、用技巧去经营打造出一个个良好的班集体。
【关键词】班主任;教育;预防教育
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的教育者、引路人,还是连接学校和家庭的桥梁和纽带。我认为班主任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会使班主任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认识到班级管理不仅需要教师的责任和师爱,更需要管理技巧。下面我就班级管理谈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预防教育法
我们都知道初中学生思想还未成熟,这阶段更加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关注和关爱。预防教育法实际是一种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教育方式,这能使班主任争取班主任工作的主动权,如果班主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到思想领先,把思想工作做在前头,将学生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念头消灭在萌芽中,这样就会防止各种不良行为事件发生。
我每接一个班,我第一节班会课喜欢以《自由与纪律》为主题召开,在这节班会课,我会列举一些实际例子、学生要遵守的的学校规章制度、学生在初中阶段有可能会犯错的事情等等,向学生明确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就像孙悟空为唐僧画那道防妖圈一样,如果唐僧离开了那个圈就随时有被妖怪捉去,失去了自由。学生也一样,如果不遵守學校日常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的话,就有可能失去了下课自由活动的时间。让学生明白,有时候正是你对自由的追求让你丧失了自由,有时候反而是纪律给予了你自由。
经过多年的教学,我发现很多学生自我约束力普遍较差,学习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纪律观念淡薄,针对这些现象,我一般在开学之初,就向学生道明具体的、详细的班规。用德育评分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纪律等各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使制度对学生起到约束和指导作用。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严格的他控和自控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一名中生学生,考上理想的高一级学校是目标。班主任工作是鼓励学生朝着这个目标怎样去奋斗,我通常的做法是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榜样教育,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知道只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就会有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生活,这样自己的目标更容易实现。这样学生有了目标,有了学法,有了好习惯自然各方面犯错的减少了。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工作是班主任的基本内容,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保证。作为一名班主任,其首要工作就是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完善学生的思想教育,为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学生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欲抑先扬法
周弘老师曾说过:“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确实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有时给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赞美效果比批评好得多。赏识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赏识可以让学生改掉缺点、展示优点,赏识可以引导学生为班集体服务。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平时是很留意学生的闪光点的,在教育学生时我是采取多表扬少批评方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即使要批评某个学生时,我的做法是“先扬后抑”,先表扬他的优点,转而再指出他的不足之处,这样学生就很乐意接受批评。如当科任向我投诉我们班的小嘉同学平时上课不够认真听讲,常开小差,多讲闲话时,我真想狠狠地批评他一顿。可转念一想,他能积极参加校运会并取得很好的成绩,劳动也很积极,平时上课发言很大胆,口齿又伶俐,他参与的小品在学校的文艺表演中获得了二等奖等,所以我找他谈话时,先把他这些优点罗列出来,对他大加表扬,然后婉转地点出他的不足之处,结果他很快就改掉了原有的毛病。又如小华、小壕、小佑、小集等同学,虽然他们的学习成绩很差,可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很强,通过对他们多赏识,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的绘画、手工制作比赛,结果都获一等奖,这无疑也给他们增加了学习的信心。
赏识还是一种宽容,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还善于理解宽容学生。我总会给学生机会,耐心等待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我觉得有时宽容了一个学生,会使他各方面变得更加积极。记得上一年我刚接九年级的一个班,开学第一天,我上完第一节下课时,小冯的同学因好动,跳起伸手看能否摸到光管,结果光管被他的手轻轻一碰,就脱落摔碎在地上,幸好没伤到人。因我之前已闻他的违纪事很多,我见他并不是故意的,也看到这次他因自己犯了错而不知所措的表情,就先宽容了他,然后再作教育。结果一年下来,他再也没犯过什么错误,上课也认真,劳动也积极,校运会成绩也喜人。可见有时抓住契机,用一颗宽容的心去解决问题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欲抑先扬不仅可以达到了教育学生的目的,而且也让学生有了更大的进步空间。尤其是后进生,当他们有了进步,哪怕只有一点点,如果老师能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就会让他们自信心大增,从而促使他们向良好的发展轨道迈进。
三、逐个击破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不同的思想和做法,教育学生时我常用的方法还有对学生逐个击破。我觉得有时我们在学校看到学生表现还不够全面的,所以要从家长和学生两方面入手。
1.多与家长沟通。现在很多家长忙于挣钱,往往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就可以什么也不管了,错误地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他们对于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知道得很少,为此我就要加强与他们联系,我通过QQ、微信、手机短信、电话、家访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尤其现在微信很方便,好多家长在工作之余都可以在微信留言学生在家的表现,反映存在问题,这样老师便有针对性进行教育。如我班的冯柏盛入学的成绩在班排列前矛,表现也不错,开始我也错误地认为在家在校他应该也是个学习自觉的学生,没想到几次的测验,各个科任的反映,他的成绩并不是很理想,后来和他家长聊微信才知道,他在家很不听家长的话,特别喜欢玩手机游戏,学习懒散,小学的成绩也不大好。这样通过和家长的沟通,就可以全面了解每位学生的性格、爱好和特长,对症下药。
2.勤与学生谈心。有时要批评一个学生,如在全班同学面前或办公室里众多老师中批评,可能会引起他的情绪化,甚至有叛逆行为。所以对于那些犯了错的学生,我会根据不同的学生来选择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与他个别的谈心。记得我们班的小杰同学,曾经有一次因同学不小心把书本扔到了他的脖子上,他误认为这个同学是有意的,所以不分青红皂白就对这个同学拳打脚踢。我知道小杰同学的家庭情况特殊,造就了他的思想很偏激,那天吃过晚我特意在校园里等他回来上晚自习,见到他回来时,我便和他在树下的石凳促膝而谈。我和他谈到了他的家庭、他的生活、他的学习、他的前途等等,谈话结束时我还给了他的考试目标,他也承诺在这个学期的中段考试争取进入全级的前十名。结果这个学期他中段考的成绩排列在全级的第五名,成绩进步很大,原先的缺点也改掉了。这样如果谈话找对了地点、时间,会收到不错的效果。有时我还会在走廊上、宿舍里、劳动中、扫地时、和学生一起打球下棋时进行谈话劝导。跟学生谈话可褒贬结合、暗示、情绪感染、目标升级、微笑批评等形式,这样我认为能迅速拉近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感,从而加深师生间的感情交流,这对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们要想方设法去帮助学生的成长,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未来。我们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把班主任工作落实到实处、细处。用心、用技巧去经营打造出一个个良好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1]周耀新.班主任工作概论[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金国强.现代家庭与素质教育[M].宁波出版社.
[3]孙晓云.习惯决定孩子命运[M].新世纪出版社.
【关键词】班主任;教育;预防教育
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的教育者、引路人,还是连接学校和家庭的桥梁和纽带。我认为班主任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会使班主任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认识到班级管理不仅需要教师的责任和师爱,更需要管理技巧。下面我就班级管理谈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预防教育法
我们都知道初中学生思想还未成熟,这阶段更加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关注和关爱。预防教育法实际是一种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教育方式,这能使班主任争取班主任工作的主动权,如果班主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到思想领先,把思想工作做在前头,将学生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念头消灭在萌芽中,这样就会防止各种不良行为事件发生。
我每接一个班,我第一节班会课喜欢以《自由与纪律》为主题召开,在这节班会课,我会列举一些实际例子、学生要遵守的的学校规章制度、学生在初中阶段有可能会犯错的事情等等,向学生明确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就像孙悟空为唐僧画那道防妖圈一样,如果唐僧离开了那个圈就随时有被妖怪捉去,失去了自由。学生也一样,如果不遵守學校日常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的话,就有可能失去了下课自由活动的时间。让学生明白,有时候正是你对自由的追求让你丧失了自由,有时候反而是纪律给予了你自由。
经过多年的教学,我发现很多学生自我约束力普遍较差,学习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纪律观念淡薄,针对这些现象,我一般在开学之初,就向学生道明具体的、详细的班规。用德育评分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纪律等各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使制度对学生起到约束和指导作用。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严格的他控和自控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一名中生学生,考上理想的高一级学校是目标。班主任工作是鼓励学生朝着这个目标怎样去奋斗,我通常的做法是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榜样教育,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知道只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就会有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生活,这样自己的目标更容易实现。这样学生有了目标,有了学法,有了好习惯自然各方面犯错的减少了。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工作是班主任的基本内容,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保证。作为一名班主任,其首要工作就是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完善学生的思想教育,为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学生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欲抑先扬法
周弘老师曾说过:“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确实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有时给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赞美效果比批评好得多。赏识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赏识可以让学生改掉缺点、展示优点,赏识可以引导学生为班集体服务。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平时是很留意学生的闪光点的,在教育学生时我是采取多表扬少批评方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即使要批评某个学生时,我的做法是“先扬后抑”,先表扬他的优点,转而再指出他的不足之处,这样学生就很乐意接受批评。如当科任向我投诉我们班的小嘉同学平时上课不够认真听讲,常开小差,多讲闲话时,我真想狠狠地批评他一顿。可转念一想,他能积极参加校运会并取得很好的成绩,劳动也很积极,平时上课发言很大胆,口齿又伶俐,他参与的小品在学校的文艺表演中获得了二等奖等,所以我找他谈话时,先把他这些优点罗列出来,对他大加表扬,然后婉转地点出他的不足之处,结果他很快就改掉了原有的毛病。又如小华、小壕、小佑、小集等同学,虽然他们的学习成绩很差,可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很强,通过对他们多赏识,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的绘画、手工制作比赛,结果都获一等奖,这无疑也给他们增加了学习的信心。
赏识还是一种宽容,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还善于理解宽容学生。我总会给学生机会,耐心等待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我觉得有时宽容了一个学生,会使他各方面变得更加积极。记得上一年我刚接九年级的一个班,开学第一天,我上完第一节下课时,小冯的同学因好动,跳起伸手看能否摸到光管,结果光管被他的手轻轻一碰,就脱落摔碎在地上,幸好没伤到人。因我之前已闻他的违纪事很多,我见他并不是故意的,也看到这次他因自己犯了错而不知所措的表情,就先宽容了他,然后再作教育。结果一年下来,他再也没犯过什么错误,上课也认真,劳动也积极,校运会成绩也喜人。可见有时抓住契机,用一颗宽容的心去解决问题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欲抑先扬不仅可以达到了教育学生的目的,而且也让学生有了更大的进步空间。尤其是后进生,当他们有了进步,哪怕只有一点点,如果老师能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就会让他们自信心大增,从而促使他们向良好的发展轨道迈进。
三、逐个击破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不同的思想和做法,教育学生时我常用的方法还有对学生逐个击破。我觉得有时我们在学校看到学生表现还不够全面的,所以要从家长和学生两方面入手。
1.多与家长沟通。现在很多家长忙于挣钱,往往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就可以什么也不管了,错误地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他们对于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知道得很少,为此我就要加强与他们联系,我通过QQ、微信、手机短信、电话、家访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尤其现在微信很方便,好多家长在工作之余都可以在微信留言学生在家的表现,反映存在问题,这样老师便有针对性进行教育。如我班的冯柏盛入学的成绩在班排列前矛,表现也不错,开始我也错误地认为在家在校他应该也是个学习自觉的学生,没想到几次的测验,各个科任的反映,他的成绩并不是很理想,后来和他家长聊微信才知道,他在家很不听家长的话,特别喜欢玩手机游戏,学习懒散,小学的成绩也不大好。这样通过和家长的沟通,就可以全面了解每位学生的性格、爱好和特长,对症下药。
2.勤与学生谈心。有时要批评一个学生,如在全班同学面前或办公室里众多老师中批评,可能会引起他的情绪化,甚至有叛逆行为。所以对于那些犯了错的学生,我会根据不同的学生来选择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与他个别的谈心。记得我们班的小杰同学,曾经有一次因同学不小心把书本扔到了他的脖子上,他误认为这个同学是有意的,所以不分青红皂白就对这个同学拳打脚踢。我知道小杰同学的家庭情况特殊,造就了他的思想很偏激,那天吃过晚我特意在校园里等他回来上晚自习,见到他回来时,我便和他在树下的石凳促膝而谈。我和他谈到了他的家庭、他的生活、他的学习、他的前途等等,谈话结束时我还给了他的考试目标,他也承诺在这个学期的中段考试争取进入全级的前十名。结果这个学期他中段考的成绩排列在全级的第五名,成绩进步很大,原先的缺点也改掉了。这样如果谈话找对了地点、时间,会收到不错的效果。有时我还会在走廊上、宿舍里、劳动中、扫地时、和学生一起打球下棋时进行谈话劝导。跟学生谈话可褒贬结合、暗示、情绪感染、目标升级、微笑批评等形式,这样我认为能迅速拉近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感,从而加深师生间的感情交流,这对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们要想方设法去帮助学生的成长,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未来。我们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把班主任工作落实到实处、细处。用心、用技巧去经营打造出一个个良好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1]周耀新.班主任工作概论[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金国强.现代家庭与素质教育[M].宁波出版社.
[3]孙晓云.习惯决定孩子命运[M].新世纪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