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艾司唑仑联合瑞马唑仑缓解术前焦虑维持麻醉诱导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作用.方法 将100例ASA分级为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瑞马唑仑组、艾司唑仑组、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瑞马唑仑组患者于术前-晚服安慰剂且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瑞马唑仑剂量0.1 mg·kg-1;艾司唑仑组患者手术前一晚睡前口服艾司唑仑1 mg且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联合用药组患者手术前一晚睡前口服艾司唑仑1 mg且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瑞马唑仑剂量0.1 mg·k
【机 构】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艾司唑仑联合瑞马唑仑缓解术前焦虑维持麻醉诱导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作用.方法 将100例ASA分级为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瑞马唑仑组、艾司唑仑组、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瑞马唑仑组患者于术前-晚服安慰剂且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瑞马唑仑剂量0.1 mg·kg-1;艾司唑仑组患者手术前一晚睡前口服艾司唑仑1 mg且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联合用药组患者手术前一晚睡前口服艾司唑仑1 mg且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瑞马唑仑剂量0.1 mg·kg-1;对照组患者于术前-晚服安慰剂且麻醉诱导前10 min时静脉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患者术前访视时、入室后、静脉注射瑞马唑仑或者生理盐水后的焦虑评分(状态-特质焦虑问卷、VASA);记录患者入室后(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切皮时(T3)、气管拔管时(T4)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和血压值;记录患者术前一晚睡眠质量评分(NRS)、手术时长、麻醉药物及其他药物使用剂量、拔管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和瑞马唑仑组比较,艾司唑仑组和联合用药组患者入室后焦虑评分明显降低且术前一晚睡眠质量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和艾司唑仑组比较,瑞马唑仑组和联合用药组诱导前给药后焦虑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T0比较,T2时对照组、艾司唑仑组平均动脉压(MAP)明显升高,对照组HR明显升高,T4时对照组、瑞马唑仑组、艾司唑仑组MAP和HR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瑞马唑仑组、艾司唑仑组比较,联合用药组于T2、T3、T4时的MAP、HR各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 缓解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有助于维持麻醉诱导后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前一晚口服艾司唑仑联合入室后静脉注射瑞马唑仑效果最佳.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专档管理3年后武汉市江夏区某三级综合医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为进一步规范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专档管理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科学管理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医院2020年7月—2021年6月348例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病例资料,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措施.结果 专档管理填报时效性与质量有待提高,微生物送检率96.55%,会诊率91.09%.348例中不合理用药病例57例(16.38%).结论 该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需继续加强碳青霉烯类药物专档管理,强化专
目的 评价机械取栓联合替罗非班对比单用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21年3月,由2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利用快速卫生技术评估方法,进行安全性、有效性评价.通过参考我国临床研究结果,建立Markov模型,模拟计算单用机械取栓或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调整质量
目的 分析挖掘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运用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相关文献,建立结直肠癌方剂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进行频次统计,对纳入标准的高频中药进行中药功效分类、性味归经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对治疗结直肠癌的827首方剂进行分析,共涉及251味中药,其中出现频次≥39的中药共67味,累计出现频次为7631次(78.55%),出现频次最高的前5味中药分别是白术、茯苓、黄芪、甘草、薏苡仁;使用最多的药物类别为补虚药、清热药及利水渗湿药;药性选择以温性药最多,药味选择以
目的 研究近10年国际上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现状及热点.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发表于2011—2020年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5.7.R2软件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从发文量、作者和被引作者、机构、国家、期刊、研究领域分析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现状、通过文献共被引及关键词的知识图谱分析该领域的知识基础、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变化.结果 共纳入文献457篇,发文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发文量靠前的国家有美国、英国、意大利、德国、瑞典
通过回顾1例他汀不耐受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文献,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制订降脂方案和实施药学监护的方法与思路.临床药师从他汀相关肌病的发病机制与应对措施等方面为临床提供药物治疗信息,最终为患者制订普伐他汀40 mg,qn+依折麦布10 mg,qd+阿利西尤单抗75 mg,q2w三联降脂方案,同时对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用药指导和随访.患者调整治疗方案后,不良反应轻微可耐受,用药依从性提高,血脂水平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