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职业教育再次被提上日程,使得招生规模和毕业生就业率再上新台阶,驶上了发展“快车道”。然而,对于当下的中职学生能否与社会和谐对接,能否适应快节奏的社会发展成为很多中职教师要考虑的首要问题。针对中职生的学习现状,接触最多的非班主任莫属了,作为中职学校工作执行机构的末梢环节,中职班主任有很多感慨与实践经验。
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在担任见习班主任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面对学习时,经常表现出自主学习能力差、缺乏主观能动性等问题,所以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困难,中专生也不例外。
为了更近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绪及思想动态,笔者在全校范围内做了一项关于学习态度及学习基础的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从中找出答案。
基础知识太薄弱 自高考扩招以来,大学的门槛变低了,这使得很多学生都能够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解决学费难的问题有一定帮助,学习成绩稍好一点的孩子,宁愿选择高中苦读,也不会到中职学校读书,这样就造成了中职学校招收的生源普遍基础差。
丧失学习兴趣,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正是由于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薄弱的缘故,中职学校的学生在面对文化课的学习时,表现出的抵触态度十分强烈。在面临一次又一次的淘汰与挫败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地丧失了。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很多孩子都是十分聪明的,但就是缺少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却让这些孩子与“优秀三好生” “三好生”擦肩而过。
学习的自制力差,学习不努力 现在的学生已经没有生活压力,学费对于家庭而言也不是负担,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所以毫无压力可谈。在学生看来,将来就业获得收入的多少和自己现在读书的好坏似乎没有必然联系,于是对于学习就更加没有动力了。
制订整改计划
为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在征求班干部意见后,笔者在班级中开始实施科学管理制度,即班干部轮流坐庄,竞争上岗;与此同时,建立班级“一帮一”互助学习小组;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开展班级各类明星评比活动等。另外,笔者还选择学校月工作重点为主题,定期召开班会,建立自我批评、问题集体评议制度等,帮助学生端正态度,不断进步。就这样,把规矩立在前面,有效的杜绝了“亡羊补牢”式的管理模式,使班级真正富有凝聚力。
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笔者做了班主任。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有欢歌,有笑语,有伤心也有懊恼。但是它让笔者成长了许多,感悟到了做班主任的酸甜苦辣。
总结管理经验
中专学校的班主任,每天除了要完成相关教学任务,更要时刻将学生工作放在心上。要想出色的完成本职工作,就要选择合适的工作方法,才能将工作做到家,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下面就将班主任工作经验具体谈一谈,希望给教育的同行们以启示。
首先,要搭建师生对话的平台。在学生眼里,班主任所扮演的是引路人的角色,是良师益友的角色。所以,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尽量将教育者的角色痕迹淡化,善于利用朋友这一角色,与学生平等对话。对大部分中专生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声色俱厉的威严统治者,更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派,他们需要的往往是理解、信任,能与他们平等对话,伴他们茁壮成长的引路者和解惑人。
其次,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最好相处的,因为处于同一层面的人,对问题的理解会更接近,解决问题也变得更容易。作为班主任要果断利用学生间的这种相处模式,善于把问题摆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集思广益,破解问题。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达到理解、执行班主任意图的目的。
再次,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知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和个性。所以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接受学生的差异性,这是无条件的。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是学生们共同的心理需求,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而与学生每天都打交道的班主任来说,真正走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做个倾听者,善于发现和了解每个孩子的心声就显得尤为重要。喜爱优等生,歧视后进生,是狭隘教育观的表现。班主任的爱应是博大的、精深的,它好似阳光,均匀的普照众生,洒遍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若爱优等生的班主任是一名普通班主任,爱后进生的班主任就是优秀的班主任。当然,对后进生的教育必然需要老师们付出更多的劳动与心血,但笔者相信,只要我们抱着坚定的信念,拿出百分百真诚的爱心,真正做到一视同仁,与学生为友,助学生为乐,就会发现,后进生也有许多可爱之处,他们只是需要我们真正的关爱,在必要的时候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指导,就一定能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强.职业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J].2010
[2]余文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 2006
[3]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译林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
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在担任见习班主任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面对学习时,经常表现出自主学习能力差、缺乏主观能动性等问题,所以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困难,中专生也不例外。
为了更近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绪及思想动态,笔者在全校范围内做了一项关于学习态度及学习基础的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从中找出答案。
基础知识太薄弱 自高考扩招以来,大学的门槛变低了,这使得很多学生都能够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解决学费难的问题有一定帮助,学习成绩稍好一点的孩子,宁愿选择高中苦读,也不会到中职学校读书,这样就造成了中职学校招收的生源普遍基础差。
丧失学习兴趣,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正是由于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薄弱的缘故,中职学校的学生在面对文化课的学习时,表现出的抵触态度十分强烈。在面临一次又一次的淘汰与挫败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地丧失了。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很多孩子都是十分聪明的,但就是缺少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却让这些孩子与“优秀三好生” “三好生”擦肩而过。
学习的自制力差,学习不努力 现在的学生已经没有生活压力,学费对于家庭而言也不是负担,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所以毫无压力可谈。在学生看来,将来就业获得收入的多少和自己现在读书的好坏似乎没有必然联系,于是对于学习就更加没有动力了。
制订整改计划
为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在征求班干部意见后,笔者在班级中开始实施科学管理制度,即班干部轮流坐庄,竞争上岗;与此同时,建立班级“一帮一”互助学习小组;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开展班级各类明星评比活动等。另外,笔者还选择学校月工作重点为主题,定期召开班会,建立自我批评、问题集体评议制度等,帮助学生端正态度,不断进步。就这样,把规矩立在前面,有效的杜绝了“亡羊补牢”式的管理模式,使班级真正富有凝聚力。
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笔者做了班主任。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有欢歌,有笑语,有伤心也有懊恼。但是它让笔者成长了许多,感悟到了做班主任的酸甜苦辣。
总结管理经验
中专学校的班主任,每天除了要完成相关教学任务,更要时刻将学生工作放在心上。要想出色的完成本职工作,就要选择合适的工作方法,才能将工作做到家,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下面就将班主任工作经验具体谈一谈,希望给教育的同行们以启示。
首先,要搭建师生对话的平台。在学生眼里,班主任所扮演的是引路人的角色,是良师益友的角色。所以,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尽量将教育者的角色痕迹淡化,善于利用朋友这一角色,与学生平等对话。对大部分中专生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声色俱厉的威严统治者,更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派,他们需要的往往是理解、信任,能与他们平等对话,伴他们茁壮成长的引路者和解惑人。
其次,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最好相处的,因为处于同一层面的人,对问题的理解会更接近,解决问题也变得更容易。作为班主任要果断利用学生间的这种相处模式,善于把问题摆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集思广益,破解问题。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达到理解、执行班主任意图的目的。
再次,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知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和个性。所以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接受学生的差异性,这是无条件的。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是学生们共同的心理需求,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而与学生每天都打交道的班主任来说,真正走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做个倾听者,善于发现和了解每个孩子的心声就显得尤为重要。喜爱优等生,歧视后进生,是狭隘教育观的表现。班主任的爱应是博大的、精深的,它好似阳光,均匀的普照众生,洒遍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若爱优等生的班主任是一名普通班主任,爱后进生的班主任就是优秀的班主任。当然,对后进生的教育必然需要老师们付出更多的劳动与心血,但笔者相信,只要我们抱着坚定的信念,拿出百分百真诚的爱心,真正做到一视同仁,与学生为友,助学生为乐,就会发现,后进生也有许多可爱之处,他们只是需要我们真正的关爱,在必要的时候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指导,就一定能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强.职业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J].2010
[2]余文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 2006
[3]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译林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