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练习题引发的反思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98197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主人公你认为是于勒还是菲利普夫妇?并说明你的理由。
  我认为小说中的主人公是 ,因为 。
  参考答案:菲利普夫妇。因为他们最能揭示文章的主题,通过他们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使人唯利是图,金钱至上。
  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是高度统一而且十分肯定,他们认为《我的叔叔于勒》的主人公就是于勒。“对呀!我也这么认为,但是我们都错了。”于是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文章的标题是《我的叔叔于勒》,主人公应该就是于勒;文章中于勒的身世变化才使得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变化,所以于勒是主要人物,当然就是主人公了;文章中提到最多的人就是于勒了,于勒肯定是主人公……的确,当语文老师这么长时间了怎么就没有在这一方面注意过呢?如果不是学生提出了许多疑问,就是我也一时半会想不明白。
  让我们看看《我的叔叔于勒》,小说中于勒的身世变化了三次,菲利普夫妇的态度也变化了三次,于勒似乎在文章的发展中起到主导地位。文章中刚开始于勒是个不务正业的败家子形象,所以菲利普夫妇认为于勒是流氓、无赖、坏蛋,而且把于勒赶出家门。当传闻中于勒变成了有钱人,而且承诺要回报菲利普夫妇的时候,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又发生了改变,认为于勒是好心又有办法的人。故事在此处又是一波三折,当大家都沉浸在于勒回来后幸福生活的时候,一次意外使菲利普夫妇遇到于勒,让人没想到的是于勒又从有钱人变成为卖牡蛎的老头,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再次发生改变,认为于勒是贼、讨饭的、流氓。所以说每次菲利普夫妇情感的变化都是由于勒的身世引起的。根据课文的这些内容分析很容易就断定:小说的主人公是于勒。我们知道小说中所谓的主人公就是文章的主要人物,即作者所着力刻画的一个或几个在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作品的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紧紧围绕主人公展开,其他次要人物的出现及其活动,也以主人公及其活动为中心,并对主人公起一定的映衬作用。通过这一概述,我们根据文章内容还是可以断定小说的主人公就是于勒。于勒三次变化的身世,就如同一面反射的镜子,从镜子中看到的是菲利普夫妇内心的丑恶。文章所要表现的不正是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至上的人物关系吗?文章中虽然一直在写菲利普夫妇的种种表现,但他们的出现及其活动都是围绕于勒展开的,写菲利普夫妇只是情节发展的需要。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就是本文中的主人公,但为什么我们又错了呢?
  带着疑问,我查阅了大量资料,渐渐我才明白过来。原来我们的理解出现了误区,小说的主人公确定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我们不能简简单单地以文章的标题或者是文章中人物出现的次数、人物对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确定主人公。小说的主人公主要看这一人物在小说情节、结构、矛盾冲突中是否占中心地位,是否通过他来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我的叔叔于勒》以菲利普夫妇因为于勒贫富身世的不断变化而发生对于勒态度的变化,组成令人惊叹的情节波澜,表现世态的炎凉,形象表现了他们虚伪自私的灵魂,从而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的冷酷关系。从这里我们隐隐约约看到,其实菲利普夫妇才是表现文章主题的关键,似乎他们更像文章的主人公。再说于勒三次身世的变化,菲利普夫妇的态度也发生变化,前后迥异、对比强烈,文章中把菲利普夫妇内心世界的变化充分展现了出来,把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于勒的人物形象又能表现什么呢?所以,于勒在文中其实就是推动故事发展的道具而已。再看看本文的主题思想:小说描写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态度的变化,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纯粹是金钱关系,无情鞭挞了小市民的势利贪鄙、冷酷自私的丑恶灵魂。小说的主题思想涉及了所鞭挞的对象——菲利普夫妇,正是主题中所说的小市民。因此,本文的主人公应是菲利普夫妇。文章中抓住的是菲利普夫妇的神态、动作、语言进行刻画,而文章中的于勒写得更为简略,有时候甚至是从侧面进行交代。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要想确定文章主人公是谁,着重要看人物在小说情节、结构、矛盾冲突中是否占中心地位,是否通过他来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在以后教学中,我们要多引导学生正确分析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教给他们确定主人公的方法。同时,我们也要多反思、多学习,因为学无止境!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小学后勤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日常工作的保障,搞好后勤工作是后勤人员的职责。从后勤工作的特点出发,探讨了建立后勤管理工作的区域统筹新模式及学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和制度化措施。  关键词:学校管理;后勤工作;区域统筹;信息化  作为学校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后勤管理,是学校日常工作的保障,能否做好后勤工作,关系到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同时,后勤工作通过对学校
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理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我们在一日活动中要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确定活动主题,强调教师要尊重和满足幼儿的需要,鼓励幼儿用材料进行探索、创造,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案例描述  “你的衣服真漂亮。”“舒怡,谁给你买的新衣服?”“哎呀,你的衣服真漂亮。”吃完早饭,就听几个小朋友在议论着。过去一看,原来是舒怡穿了一件新毛衣。我走进他们中间,一起欣赏起舒怡的新衣
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与绘本相关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明确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增设绘本课程的必要性。绘本教学作为一个媒介,也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美术教育。教师利用学生喜欢看故事、听故事、讲故事,这一点可将美术绘本引用到美术课堂之中,把学生对绘本的热情引入美术的学习中去,让学生愉悦地欣赏绘本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绘本为什么要走进课堂  利用绘本进行导入教学,传
摘 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作为一线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改革创新。教师必须摒弃自己在传统教学中的主宰地位,转变成参与者和促进者,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自主化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作为一线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改革创新。教师必须摒弃自己在传统教学中的主宰地位,转变成参与者和促进者,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
摘 要:PPT是功能强大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能制作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课件,为幼儿创设出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为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手段。PPT技术作为良好的手段和媒介,它可以使幼儿的多种感官同时感受刺激,从而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把PPT课件与教学有机整合,不断丰富多元的教学资源,拓展多途径的教育渠道,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最终更好地促使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PPT;幼儿
摘 要:常言道“得阅读者得天下”。同样,“得阅读者,得数学”。“阅读是语文的专利”只是多数理科教师的偏见。小学数学教学中,阅读也不容忽视。从注重阅读,给学生创设阅读机会、精心安排阅读时间,增大阅读机会、分析阅读现状,有效进行阅读指导等几个方面,论述阅读的培养策略,以实现为学生叩开阅读之门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阅读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阅读成为一种时尚,但阅读往往被定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和谐英语课堂成为创建和谐教育、培养和谐人才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英语教学中,只有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及“教"和”“学”之间的和谐统一,才能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和谐;英语课堂;学习效率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笔者不时会发现不和谐因素。有学生不认真听课,有学生不参与小组活动,有时课堂气氛沉闷。这些现象与新课标要求的和谐愉悦的课
“好玩的冰”是一个中班科学活动,主要目标是让幼儿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幼儿有积极探索冰的兴趣。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让幼儿在平等、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经验,我先后多次修改教学方案,直至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中的失败与成功,我认为有几个观念误区值得关注和注意。  一、科学活动中操作环节的多与少  在开展实验操作型的科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幼儿充足的操作时间,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激发其探究
摘 要:关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放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掉一个学生。作为一名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好学生需要关爱,但那些有缺点、有问题的落后学生更需要关爱。教育是面向全体的,一名好教师应该关注到班级的各个角落,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正因为他们有很多问题,才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爱心。  关键词:探究教育;留守儿童;转化  近年来,留守儿童的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
摘 要:从一则运动游戏的观察记录谈起,阐述了材料提供与情境创设对幼儿游戏的重要性,对教师在运动游戏中的地位提出了新的思考。  关键词:游戏材料;游戏情境;运动游戏  先看一则教师在日常运动游戏中对幼儿的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2015.11.11 15:30—16:00观察地点:小山坡  观察对象:雪儿 年龄:6岁1个月  观察目的:观察幼儿在活动中与材料及同伴的互动情况  观察记录:  孩子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