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晋煤集团煤炭产量的提高,对矿区铁路运输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安全高效的畅通运输成为矿区铁路运输生产组织的新追求,如何合理调度指挥矿区铁路内部的运输生产,提高运输生产效率,为晋煤集团铁路运输管理拓宽了思路。
关键词:铁路;运输;组织;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production in Shanxi coal group increased, further improve the mine railway transport demand, smooth transportation safety and high efficiency has become the new pursuit of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in railway transportation, how to reasonably dispatch in railway transportation within the production, improve transport efficiency, broadening the way of Shanxi Coal Group Railway Transport management.
Keywords: railway;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中圖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沿;晋煤集团矿区铁路担负着整个晋煤集团以及晋城市部分企业的煤炭和物资的运输任务,近年来,随着集团公司的跨越式发展,原煤产量大幅度提高,矿区铁路运输运输任务压力巨大,运输需求和运输能力间的差距逐步扩大,如何提高矿区铁路运输效率成为晋煤集团亟待解决的问题。
晋煤集团矿区铁路与太焦线晋城北站3.2公里处接轨,矿区铁路内部以司徒集配交接站为中心枢纽,担负着沿线六矿一库的运输任务,配属7台DF7和3DF8台型内燃机车,矿区铁路总延米100公里,年货物运输总量达到1400万吨,因集团公司煤炭品种多、用户广,铁路大客户战略需要在晋城北至司徒集配交接站区间2010年挂网直通,矿区铁路运输组织难度高,效率低下。
图1 晋煤集团矿区铁路示意图
一、影响矿区铁路运输效率的主要原因
矿区铁路设备及车流、矿区铁路设备的限制 ;(矿区铁路为工企I级铁路,采用单线半自动闭塞,线路等级较低,影响列车运行速度和区间通过能力;集配站(中心站)到发线有效长850米,由于列车编组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编发列车占用到发线、车站咽喉时间延长,影响线路通过能力)。矿区铁路集配站到达不均衡;集配站2012年全年日均接车11列,最高日接入15列,最低日接车2列,日接车相差13列,直接导致集配站站场堵塞,空车接不进、重车发不出,各个衔接的装卸车站装卸作业完毕车辆不能及时回站,站内编组不能正常进行。各方向上下行车流因条件限制牵引定数不均衡;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各个区间限制坡度均不同,牵引定数也各不相同。矿区铁路在设计时,集配站至古书院矿区间牵引定数上行为22车,下行为40车;古书院矿至成庄区间上行30车,下行60车;王台矿、凤凰山矿方向上行25车,下行50车。车流不均衡,难以组织均衡运输,为接入重车在集配站集结编组,时常发生区间单机运行进行取重的现象,严重浪费机车能力,影响运输效率。
二、集配站线路及车流的影响及调度指挥不顺畅
集配站晋城北方向到达的车流,98%为空车,2%为重车,上行方向发出车流99%为重车。由于集配站站场设计时地形条件限制,进站制动距离内为大于6‰的坡道,致使集配站接发列车时排列延续进路,以及晋城北站方向担负取送作业的电力机车转线与站内编组调车作业的交叉干扰严重;集配站列车到发比较集中,到发线能力紧张,线路不能固定使用,空重车线不能明确分开使用,致使各项作业间交叉干扰更加频繁,影响集配站编好列车的正点开行,延长了到发列车的无效等待时间。矿区铁路运输组织权限为矿区铁路内部行调车作业,因集配站与晋城北站区间挂网直通,行车指挥权实际掌握在国铁值班员手中,因涉及国铁、集配站、地方企业间的利益,难以顾及现场作业实际,造成调度指挥效用滞后。由于信息反馈环节多、渠道多,整个通道没有统一的调度指挥信息系统,极易导致信息失真及传输滞后,同样影响运输组织指挥效率,造成晋城北站调度、集配站调度、集配站值班员间协调动作上较差,影响调度指挥职能的发挥。
三、机车转线影响作业效率
矿区铁路装车站多为尽头式车站,每次取送作业均需要在集配站进行转线掉头,机车转线掉头限速20公里/小时,每次转线作业约需15分钟。国铁韶山电力机车站内转线限速15公里/小时,每次转线作业约需20-30分钟,国铁机车转线时间长,对接发列车影响比较大。在作业本就繁忙,到发量最大的集配站,造成站内机车转线作业与其他方向接发列车作业间交叉干扰比较严重。
3.1国铁、地方铁路两家运输作业环节多,效率低矿区铁路运输组织涉及6个单位,票据交接、车辆交接、货物交接、取送作业、装卸作业、列检作业、故障车处理等作业环节多,且没有共同的制约机制,极易出现各单位、部门配合不协调、不密切而造成等待现象,延误作业、浪费时间,影响作业效率。
3.2列车到达不均衡,预报不准确,机、列衔接不紧密
受太焦线运输能力不足的影响,空车到达主要集中在夜间,造成白天空车到达少,没有机车及时挂运编好的重车列和机车到达后无编好重车列挂运,出现上、下行机车放单现象,导致集配站列车待挂时间长、货车平均停留时间增加4小时,影响作业效率。
四、提高矿区铁路运输效率的建议
4.1提高矿区铁路的运输能力及强化调度指挥机能
从长远看,若运量增加,确实需要关键限制区间单线改双线,适当增加运用机车,对提高矿区铁路运输能力至关重要,但受资金等客观条件等的影响,需要一定时间。从近期看,延长集配站到发线有效长至1050米,减少占用到发线和车站咽喉的时间,提高集配站作业能力。建立矿区铁路高度统一的行调车指挥系统,加强矿区铁路的作业指挥,建立与国铁紧密衔接的行车指挥系统,及时发布阶段计划和有关调度命令,指挥机构要及时掌握各环节作业动态,通过网络传输方式实时反馈信息,确保调度指挥畅通。
4.2实行运行图指挥行车作业采取合理使用集配站到发线,减少交叉干扰
合理布局,科学安排各方面行调车作业,有序错开各方向的接发车作业,避免或减少各种作业间的交叉干扰。由于集配站衔接的四个方向均为尽头式装车站,取送车作业过程中,在站作业机车均需在集配站进行转头作业,由于站场设备改造困难,因此应从运输组织上提高车站的能力。一方面协调国铁组织到站列车的相对均衡,另一方面与值班员密切配合,减少交叉干扰,提高到发线使用效率。
4.3统筹安排矿区铁路内部的行调车作业提高机车在站转线效率,减少对接发车的影响
统筹安排矿区铁路内部的行调车作业,灵活运用现有机车,进行相对的长交路、大区域作业,减少机车的转线作业,降低对接发车作业的影响。建议凤凰山矿、王台矿装车站方向返回集配站后,在下一阶段转为古书院矿方向进行作业,而古书院矿方向返回的机车在下一阶段转向王台矿、凤凰山矿方向进行作业,采用如肩回式的机车运用,可大幅度减少运用机车在集配站内的转线作业,降低各作业间的相互干扰,提高集配站到发线使用效率。提高设备的技术良好状态,由机务、电务、工务等有关部门进行技术论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机车在集配站的转线速度,降低无效的作业等待时间及相互间的干扰。
结束语
晋煤集团司徒集配站交接站自开通运营以来,运量由原来的650万吨/年上升至1400万吨/年,已成为晋煤集团煤炭外运的主要枢纽。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提升铁路运输能力,有效、高质的服务于煤炭运输,是解决企业跨越式发展制约瓶颈的重要手段不。
随着山西省中南部铁路通道的建设,以及规划拟建的晋煤集团西区自营地方铁路项目,必将缓解晋东南煤炭的外运压力,初进地区经济腾飞,对晋煤集团跨进世界500强具有重大政治及经济意义。
关键词:铁路;运输;组织;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production in Shanxi coal group increased, further improve the mine railway transport demand, smooth transportation safety and high efficiency has become the new pursuit of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in railway transportation, how to reasonably dispatch in railway transportation within the production, improve transport efficiency, broadening the way of Shanxi Coal Group Railway Transport management.
Keywords: railway;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中圖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沿;晋煤集团矿区铁路担负着整个晋煤集团以及晋城市部分企业的煤炭和物资的运输任务,近年来,随着集团公司的跨越式发展,原煤产量大幅度提高,矿区铁路运输运输任务压力巨大,运输需求和运输能力间的差距逐步扩大,如何提高矿区铁路运输效率成为晋煤集团亟待解决的问题。
晋煤集团矿区铁路与太焦线晋城北站3.2公里处接轨,矿区铁路内部以司徒集配交接站为中心枢纽,担负着沿线六矿一库的运输任务,配属7台DF7和3DF8台型内燃机车,矿区铁路总延米100公里,年货物运输总量达到1400万吨,因集团公司煤炭品种多、用户广,铁路大客户战略需要在晋城北至司徒集配交接站区间2010年挂网直通,矿区铁路运输组织难度高,效率低下。
图1 晋煤集团矿区铁路示意图
一、影响矿区铁路运输效率的主要原因
矿区铁路设备及车流、矿区铁路设备的限制 ;(矿区铁路为工企I级铁路,采用单线半自动闭塞,线路等级较低,影响列车运行速度和区间通过能力;集配站(中心站)到发线有效长850米,由于列车编组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编发列车占用到发线、车站咽喉时间延长,影响线路通过能力)。矿区铁路集配站到达不均衡;集配站2012年全年日均接车11列,最高日接入15列,最低日接车2列,日接车相差13列,直接导致集配站站场堵塞,空车接不进、重车发不出,各个衔接的装卸车站装卸作业完毕车辆不能及时回站,站内编组不能正常进行。各方向上下行车流因条件限制牵引定数不均衡;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各个区间限制坡度均不同,牵引定数也各不相同。矿区铁路在设计时,集配站至古书院矿区间牵引定数上行为22车,下行为40车;古书院矿至成庄区间上行30车,下行60车;王台矿、凤凰山矿方向上行25车,下行50车。车流不均衡,难以组织均衡运输,为接入重车在集配站集结编组,时常发生区间单机运行进行取重的现象,严重浪费机车能力,影响运输效率。
二、集配站线路及车流的影响及调度指挥不顺畅
集配站晋城北方向到达的车流,98%为空车,2%为重车,上行方向发出车流99%为重车。由于集配站站场设计时地形条件限制,进站制动距离内为大于6‰的坡道,致使集配站接发列车时排列延续进路,以及晋城北站方向担负取送作业的电力机车转线与站内编组调车作业的交叉干扰严重;集配站列车到发比较集中,到发线能力紧张,线路不能固定使用,空重车线不能明确分开使用,致使各项作业间交叉干扰更加频繁,影响集配站编好列车的正点开行,延长了到发列车的无效等待时间。矿区铁路运输组织权限为矿区铁路内部行调车作业,因集配站与晋城北站区间挂网直通,行车指挥权实际掌握在国铁值班员手中,因涉及国铁、集配站、地方企业间的利益,难以顾及现场作业实际,造成调度指挥效用滞后。由于信息反馈环节多、渠道多,整个通道没有统一的调度指挥信息系统,极易导致信息失真及传输滞后,同样影响运输组织指挥效率,造成晋城北站调度、集配站调度、集配站值班员间协调动作上较差,影响调度指挥职能的发挥。
三、机车转线影响作业效率
矿区铁路装车站多为尽头式车站,每次取送作业均需要在集配站进行转线掉头,机车转线掉头限速20公里/小时,每次转线作业约需15分钟。国铁韶山电力机车站内转线限速15公里/小时,每次转线作业约需20-30分钟,国铁机车转线时间长,对接发列车影响比较大。在作业本就繁忙,到发量最大的集配站,造成站内机车转线作业与其他方向接发列车作业间交叉干扰比较严重。
3.1国铁、地方铁路两家运输作业环节多,效率低矿区铁路运输组织涉及6个单位,票据交接、车辆交接、货物交接、取送作业、装卸作业、列检作业、故障车处理等作业环节多,且没有共同的制约机制,极易出现各单位、部门配合不协调、不密切而造成等待现象,延误作业、浪费时间,影响作业效率。
3.2列车到达不均衡,预报不准确,机、列衔接不紧密
受太焦线运输能力不足的影响,空车到达主要集中在夜间,造成白天空车到达少,没有机车及时挂运编好的重车列和机车到达后无编好重车列挂运,出现上、下行机车放单现象,导致集配站列车待挂时间长、货车平均停留时间增加4小时,影响作业效率。
四、提高矿区铁路运输效率的建议
4.1提高矿区铁路的运输能力及强化调度指挥机能
从长远看,若运量增加,确实需要关键限制区间单线改双线,适当增加运用机车,对提高矿区铁路运输能力至关重要,但受资金等客观条件等的影响,需要一定时间。从近期看,延长集配站到发线有效长至1050米,减少占用到发线和车站咽喉的时间,提高集配站作业能力。建立矿区铁路高度统一的行调车指挥系统,加强矿区铁路的作业指挥,建立与国铁紧密衔接的行车指挥系统,及时发布阶段计划和有关调度命令,指挥机构要及时掌握各环节作业动态,通过网络传输方式实时反馈信息,确保调度指挥畅通。
4.2实行运行图指挥行车作业采取合理使用集配站到发线,减少交叉干扰
合理布局,科学安排各方面行调车作业,有序错开各方向的接发车作业,避免或减少各种作业间的交叉干扰。由于集配站衔接的四个方向均为尽头式装车站,取送车作业过程中,在站作业机车均需在集配站进行转头作业,由于站场设备改造困难,因此应从运输组织上提高车站的能力。一方面协调国铁组织到站列车的相对均衡,另一方面与值班员密切配合,减少交叉干扰,提高到发线使用效率。
4.3统筹安排矿区铁路内部的行调车作业提高机车在站转线效率,减少对接发车的影响
统筹安排矿区铁路内部的行调车作业,灵活运用现有机车,进行相对的长交路、大区域作业,减少机车的转线作业,降低对接发车作业的影响。建议凤凰山矿、王台矿装车站方向返回集配站后,在下一阶段转为古书院矿方向进行作业,而古书院矿方向返回的机车在下一阶段转向王台矿、凤凰山矿方向进行作业,采用如肩回式的机车运用,可大幅度减少运用机车在集配站内的转线作业,降低各作业间的相互干扰,提高集配站到发线使用效率。提高设备的技术良好状态,由机务、电务、工务等有关部门进行技术论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机车在集配站的转线速度,降低无效的作业等待时间及相互间的干扰。
结束语
晋煤集团司徒集配站交接站自开通运营以来,运量由原来的650万吨/年上升至1400万吨/年,已成为晋煤集团煤炭外运的主要枢纽。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提升铁路运输能力,有效、高质的服务于煤炭运输,是解决企业跨越式发展制约瓶颈的重要手段不。
随着山西省中南部铁路通道的建设,以及规划拟建的晋煤集团西区自营地方铁路项目,必将缓解晋东南煤炭的外运压力,初进地区经济腾飞,对晋煤集团跨进世界500强具有重大政治及经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