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学“序幕”创造良好开端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12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Good beginning is halfdone.”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前奏。如果在导入环节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情绪,这无疑为处理语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精彩导入犹如“投石激浪”,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思维,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强调“词句结合,语篇感悟”,提倡将所要学习的语音、语法、词汇、句型等知识融入合适的语篇中整体学习、理解和运用。教材中的语篇看似是一个独立的内容,但它与单词、句型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语篇教学的导人中常常存在过度肢解的问题,变成词汇教学、句型教学。老师经常把所有生词都在导人部分灌输给学生,把句型操练得十分熟练后才进入课文,生怕学生在语篇中遇到一点点障碍。这样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在导入中,我们应该遵循“适当铺垫,整体导入,理解掌握,尝试运用”的原则,做到到位而不越位。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空间,初步感知所学话题和内容。
  Unit 6 At the snack bar教学核心是“餐厅点餐”,要求学生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掌握句型“Whatwouldyoulike?”“I’d like”以及相关食物饮料的单词,要求学生能准确识记单词,并且学会运用。下面,我们就从三种不同的角度带来不同的导人活动为例,谈谈如何选择导入内容,设计有效的导人活动。
  【案例一】找准一个支点——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驱使下,能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这位老师在导入部分首先和同学们一起唱了一首歌,里面出现了许多食物类的单词,然后用了一个轻松的活动——“Are you happy”“lf happy.say‘Hurray’.Ifnothappy,say‘Oh,n0”’。老师给出了一些陈述,如“You have manyfriends;You are very hungry;…”最后通过“You can enjoy nice food and drinks.”过渡到食物的讨论。看似这个warming-up的活动和课文并没有特别的相关之处,但老师正是从小学生爱游戏的兴趣出发,从一开始的有点羞涩到最后随着每次“Hurray”后的开怀大笑,每次“Oh,no!”后或害怕或遗憾,不知不觉情绪越来越高昂,带着这样饱满的情绪进入学习,自然兴趣盎然。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导入部分如果可以从学生的特点和兴趣人手,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给学生的情绪做spa,就能让他们忘记课堂的拘束感,从而为有效教学服务。
  【案例二】把握一条途径——活动
  新课标倡导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因此,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去感受、理解、运用语言。这位老师创设了“Jenny’ssnack bar”的场景,提出招聘员工的消息,应聘条件:1.熟悉菜单;2.能帮客人点餐;3.会情景模拟。
  熟悉菜单板块主要通过实物来操练,加入句型的渗透,饮料类单词则用文字描述,让学生猜,这点十分赞!老师的语篇意识很值得学习。单词图片教学拉近了师生距离,也省去了教师在这个环节制作课件,更使得我们用惯课件的老师觉得新颖有趣。学生给出正确答案之后,老师将单词图片贴在黑板上,看似不经意的一个举动其实大有玄机,因为在第一遍课文理解时,老师将每个人物要点的食物贴在了人物头像的下面,更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导入部分的活动设计要明确语篇的重难点,做适当的渗透。这个案例活动设计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对语篇中出现的食物类的单词进行预先教授。由于学生对该类单词有旧知的积累,老师通过旧知促新知的方式把单词教学融于小短篇之中,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很好地为之后的课文学习扫清了障碍。
  【案例三】认定一个目标——交流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语言交际离不开情境,学生只有脱离课本情景,参与真实情境下的交际活动才能真正掌握语言。这位老师先跟同学们一起唱了一首歌“A big kid.I can eat alot”,学生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开始了snack bar的奇妙之旅。这首歌跟学生已学的食物相关,既活跃了气氛,又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可谓一举多得。唱完歌之后,老师问:“Whatfood or drinks doyou know?”给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开口发言机会的同时,也给积极预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展示的机会。这些问题的提出都十分自然,环环相扣,避免了为了交流而交流的生硬感。之后老师运用实物教学,准备了许多食物放在篮子里,提出问题“What would you like?You can say‘I’d like’”在這样的引导和情境下,学生很容易理解这句话,且老师用了实物,最后真的把学生想要的东西给了他。师生间的对话是有意义的,不是流于形式的句型操练,不是单调乏味的对话,是真正有效的交流!
  通过以上三个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老师在选择语篇教学导入的突破点时,首先考虑学生的已知已会,同时兼顾重难点。语篇教学前的导人应避免占用时间过长,造成头重脚轻、喧宾夺主的感觉;还应该避免将课文内容肢解得过细,铺垫得过多,把语篇学习变成词汇教学或者句型操练。所以“度”的把握很关键。好的课堂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总的说来,语篇类教学导人时要有趣味、有内容、有取舍。
其他文献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利用师生尤其是学生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多年来,广大教师对此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拉动课堂多向互动关系。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激活了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教与学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经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关于民主的理论一般均含有某种人性的假定。传统自由民主者泥于世俗主义的进步信仰,将人视为“根本无害的个体”,结果使民主社会既不能对民主所面临的危险做出准确判断,又不能充
在数学教学改革过程中,有效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优势,提高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有效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是值得小学数学教师深入研究和探索的一个课题。教学改革必须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前提,数学教学要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要对数学教学有促进作用,让数学知识不再枯燥,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
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音乐教师要把嗓音保护的常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讲授,因为小学生缺乏科学的演唱方法,对嗓子的保护没有正确概念,我们许多小学音乐教师对这方面的内容往往忽视,只注重歌曲内容的学习,缺乏嗓音保护的常识教育,造成对小学生嗓音不必要的伤害,所以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我们要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把这方面的内容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为小学生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奠定最首要的基础。  一、专注中低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