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爽游兴浓”教学案例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b198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作要“力求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提出“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这些都表明作文是以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为题材的,是写学生自己的一种独特体验。生活是写作重要的源泉,脱离生活的作文是无源之水,是缺乏生命积淀的产物。
  在广州,八年级的学生多数要参加“三防”活动和陶艺实践,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升。本次作文意图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观察生活,体悟人生。
  二、课前准备
  1.拍摄照片
  2.填写观察表
  班别学号姓名
  1.环境:
  ①天气
  ②其他
  2.人物:
  3.事情:做了什么事?分几个步骤?
  ①三防:先_________再___________第三___________第四___________第五___________。
  我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陶艺:先_________再___________第三___________第四___________第五___________。
  我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感受:我有何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教學目标
  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描写。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观看秋游时的照片,唤醒学生秋游的情境,产生共鸣。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引起回忆,引入本课学习。
  2.观察展示
  展示学生做得好的观察表,评价反馈。
  设计意图:重温活动,评价分析。
  3.片段学习
  读读学生的作文习作片段,说说好在何处。
  设计意图:表扬激励,引导学生明白写作中要有恰当的描写。
  4.修改习作
  给我们班“有意义”先生的作文加点“料”。
  秋游
  文/“有意义”先生
  ①听完级长的安全教育,搭上大巴,我们首先出发前往南海三防基地。在这里,我们学习了如何戴防毒面具,发生核爆时应该怎么尽最大能力保护自己的知识。
  ②去完三防基地后我们去了佛山南风古灶。在这里,我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在捏陶艺的过程中,我不但提升了自身的能力,还体验到了陶艺带给我们的快乐。
  ③这次旅游多么有意义啊!
  设计意图:对比明确佳作与拙作之间的差别之一是少了恰当的描写。
  5.佳作赏析
  全班朗诵欣赏本班同学的优秀作品,并谈谈好在何处。
  秋游
  文/小妍
  星期三 11月9日阴寒冷
  11月9日,秋高气爽,一阵风吹过来,冷得人直哆嗦。可是却丝毫没有影响同学们的心情。车厢外面是寒冷的,可是里面的气氛却让车子暖和了不少。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都在讨论着带了什么零食,听什么音乐。有的同学心情愉悦,讲得眉飞色舞,分贝都快“爆表”了。老师也是十分开心,当然不会像我们表现得“疯癫”,但我能从她的话语里听出她的期盼与开心。
  到了基地,同学们在教官的带领下,都穿上了肥胖的迷彩服裤子与宽大的迷彩服上衣。带领我们训练的教官,目测身高1.6米,皮肤黑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穿得十分整齐,看起来特别利落。教官在教我们时讲得细致,有耐心,特别是提醒我们擦面具时,一再强调“不要擦到眼镜部分”。有的同学犯了错,他也不会轻易罚人,而是提醒。虽然我们在训练时漏洞百出,趴下时甚至连方向都搞错了,可是教官依然不厌其烦地纠正我们。最终,我们脱下了迷彩服,坐车前往南风古灶。
  虽然核爆炸什么的让我比较陌生,直到现在我还是认为这些防范距离我的生活是遥远的,但防患于未然,多学点百利无害。
  6.技巧总结
  设计意图:总结技巧,巩固升华。
  五、教学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深深感受到活动写作的魅力。学生不再害怕写作,我们也不再觉得学生的习作陌生而难懂。笔者想,这是一条值得尝试并坚持的写作道路。同时,我也认识到,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身边的物、人、事。要写出贴近生活的作文,要通过学案导学传达教师的思维意图,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人、事,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2.结合活动写作与应试写作。我们提倡学生敞开心扉,自主思考,但是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介入,给学生相应的指导,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学习中感悟。
  3.将作文教学技巧融入活动写作指导中,二者相得益彰。
  [本文是广州市海珠区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立项课题《导学案模式下初中语文活动写作教学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2016C027)的研究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摘要】爱是一种能量,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幸福。爱需要教育,爱需要体验。爱的教育,应从孩子开始。真爱能赋予孩子无限的鼓励。想要教育好孩子,就必须懂得爱,用真爱感化每一位学生。教师要从敬爱父母长辈、关爱孤寡老人、参加爱心活动、珍爱动物生命、爱护大自然诸方面,努力探索和尝试爱的教育方法,从爱的教育中体会成功和喜悦。  【关键词】爱心;感化;教育  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
【摘要】本文通过以每天背诵两则谚语、课前三分钟分享、相互检测、积分奖励等途径促进学生积极地积累谚语,以动漫、唱、演、书、刻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全方位地玩转谚语。引领学生探究谚语的地域文化、谚语与茶文化、谚语与农耕文化等多种方法途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漫话科学;谚语;校本课程;涵养;科学素养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而中华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它轻轻地来了,又轻轻地去了,谁也不能拦阻无情的它,因为它不会为任何人停下。父亲也在时间的“滴答”声中慢慢老了……  儿时,我贪玩,荒废了学业,至今我还记得我因为想看表演旷课被父亲责骂的情景。我每天都会跑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文明的瑰宝。这些古诗文是需要历代传承的,但由于历史久远,想要学生理解背诵也是一件不易之事。一些文言文篇幅长段落多,文意枯燥难懂,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谈“背”色变。当然,我们并不提倡死记硬背,学生死记硬背就如猪八戒吃人参果,囫囵吞枣,不知其味,学生连断句都不会该怎么读呢?连句子的意思都不明白,又该如何记忆呢?连诗文的思路都无法理顺又该如何去背诵篇章呢?那么我们
近年来随着“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教师越来越需要深入的理解学科特征。构建基于学科素养培养的课堂。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其中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的最基础的素养和能力。任何历史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下发生的,只有清楚史事发生的时空,学生才能够区分历史中的众多史事,知道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进而形成对历史的理解和评价。基于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在历史
我想牵着您的手,陪您到老,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题记  小时候,我总是害怕过马路。在车水马龙中,往往找不到方向,身边充斥着各种刺耳的鸣笛声。那时候,母亲坚定的大手时常牢牢地紧握着我的小手。我们一起走得很远,很远……  渐渐地,我长大了,出门时看到她此时是牵着父亲的手。我总会不由自主地加快脚步,想把他们甩得远远的。慢慢地,我习惯了。习惯了把自己的手揣在兜里快步走,我离妈妈也越来越远。我曾经这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英语语言的学习从内容到形式都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也呼唤着创新与变革。  从教师层面来说,教师教学方式有待创新。目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依然是以“演绎式”“单词表式”等方式为主,即教师向学生展示英文单词,再告知中文,按照释义——帯读——跟读的流程,课堂是“填鸭式”的,学生们被动接收信息,缺乏主动思考,因而他们在词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课堂活跃度等方面的表现
【摘 要】在委托管理模式下,如何提升受托学校的文化建设是关乎受托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笔者用自己近三年的委托管理经验,结合实例阐释委托管理下学校文化建设的提升策略,对于学校的委托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委托管理;学校文化;学校发展  学校文化是以学校为地理环境圈,由全体师生在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其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
校园德育建设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在小学,德育在规范学生行为,端正学生学习生活态度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而新时期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如科学精神,健康生活,责任担当等方面,都离不开德育渗透。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做法,谈谈小学校园德育建设的一些策略,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打造德育团队  校园德育并非校长一人的事情,也不是班主任的事情,全体教职员工都要参与,有计划、有
【摘要】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抽象性的学科。实践表明,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进而能够促进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地探索培养学生数学迁移能力的有效途径,以便于学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迁移能力;教学策略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遵循“授之以渔”的原则,让学生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思想。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