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1年,一部以南昌起义同名的电影再现了当年起义的历史。很多年轻人从中更深刻的了解到了这段史实。我们关于建军历史的光影记忆从这部电影开始。那么,南昌起义的背后,有着怎样的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两设起义地点
第一次九江会议提出南昌起义后,李立三和邓中夏立即上庐山向鲍罗庭、瞿秋白和张太雷汇报。瞿秋白和张太雷都是人们熟悉的中共早期革命领袖,而鲍罗庭作为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代表,他的意见对中共中央至关重要。
听了李立三关于起义的汇报,鲍罗庭用沉默不表态作为回答。而瞿秋白、张太雷则完全赞同,瞿秋白立即动身去汉口,向中共中央汇报。李立三等不及中央的指示,在7月24日召开的第二次九江会议上,决定叶挺、贺龙部队于7月28日前集中南昌,7月28日晚举行暴动。
周恩来在武汉首先得到了李立三的报告,随即报告中共中央并立即展开讨论,最后同意举行暴动。但认为理想的暴动地点是九江南浔。李立三挺身而出,他坚决反对把起义地点设在南浔,因为九江地区的军阀部队已经聚集,对起义不利。同时,准备起义的叶挺、贺龙部队已经陆续开往南昌,在南昌起义势在必行。就这样李立三说服了周恩来,起义地点确定为南昌。
四定起义时间
1927年7月20日,李立蘭在九江碰头会上建议在南昌实行武装暴动,得到与会同志一致赞同。7月24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在武汉召开扩大会议,作出了在南昌起义的决定,并决定由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人组成前敌委员会,周恩来为书记,前往南昌领导和组织这次起义。当晚,周恩来乘船前往九江,并于25日凌晨在九江会议上宣布南昌起义时间为7月28日。
因准备不足,第二次修改起义时间为7月30日。受张国焘阻挠,第三次修改时间为8月1日4时。
因叛徒告密,第四次修改起义时间——同日提前2小时。7月31日下午,被任命为起义总指挥的贺龙召开第20军军官会议,宣布了起义的决定。当晚,20军一名姓赵的副营长偷偷潜入了敌军五方面军的总指挥部,贺龙指挥部获悉后立即向前敌委员会报告。前敌委员会当即决定起义提前2小时举行。8月1日2时,随着三声信号枪响,起义军以“河山统一”为口令,领系红领巾,臂扎白毛巾,在马灯和手电筒上贴红十字,向南昌城内外的守敌发起猛攻。经过浴血奋战,天亮时,起义军占领了全城。胜利的消息迅速传遍南昌城,震惊了海内外。8月1日这一天,因此意义非凡,成为人民军队的诞生日。“八一”与五角红星同辉,永远地印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
两设起义地点
第一次九江会议提出南昌起义后,李立三和邓中夏立即上庐山向鲍罗庭、瞿秋白和张太雷汇报。瞿秋白和张太雷都是人们熟悉的中共早期革命领袖,而鲍罗庭作为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代表,他的意见对中共中央至关重要。
听了李立三关于起义的汇报,鲍罗庭用沉默不表态作为回答。而瞿秋白、张太雷则完全赞同,瞿秋白立即动身去汉口,向中共中央汇报。李立三等不及中央的指示,在7月24日召开的第二次九江会议上,决定叶挺、贺龙部队于7月28日前集中南昌,7月28日晚举行暴动。
周恩来在武汉首先得到了李立三的报告,随即报告中共中央并立即展开讨论,最后同意举行暴动。但认为理想的暴动地点是九江南浔。李立三挺身而出,他坚决反对把起义地点设在南浔,因为九江地区的军阀部队已经聚集,对起义不利。同时,准备起义的叶挺、贺龙部队已经陆续开往南昌,在南昌起义势在必行。就这样李立三说服了周恩来,起义地点确定为南昌。
四定起义时间
1927年7月20日,李立蘭在九江碰头会上建议在南昌实行武装暴动,得到与会同志一致赞同。7月24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在武汉召开扩大会议,作出了在南昌起义的决定,并决定由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人组成前敌委员会,周恩来为书记,前往南昌领导和组织这次起义。当晚,周恩来乘船前往九江,并于25日凌晨在九江会议上宣布南昌起义时间为7月28日。
因准备不足,第二次修改起义时间为7月30日。受张国焘阻挠,第三次修改时间为8月1日4时。
因叛徒告密,第四次修改起义时间——同日提前2小时。7月31日下午,被任命为起义总指挥的贺龙召开第20军军官会议,宣布了起义的决定。当晚,20军一名姓赵的副营长偷偷潜入了敌军五方面军的总指挥部,贺龙指挥部获悉后立即向前敌委员会报告。前敌委员会当即决定起义提前2小时举行。8月1日2时,随着三声信号枪响,起义军以“河山统一”为口令,领系红领巾,臂扎白毛巾,在马灯和手电筒上贴红十字,向南昌城内外的守敌发起猛攻。经过浴血奋战,天亮时,起义军占领了全城。胜利的消息迅速传遍南昌城,震惊了海内外。8月1日这一天,因此意义非凡,成为人民军队的诞生日。“八一”与五角红星同辉,永远地印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