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CHZHTX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传统物理课堂授课方式为创新原型,完成实践教学应重视物理实验活动与思维导图的应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应利用思维导图完成物理知识的梳理。初中阶段正实施教育改革,改革过程重视学生能力,应摒弃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教育方式,完成高质量的物理教学。教师应深刻解读实践性教学的内涵,重视物理实验和学生实验过程的自主参与性,进行物理教学时应多使用思维导图为学生进行知识串连。深刻分析物理实践性教学现状并分析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应用探究
   重视能力教育是初中教学过程的重点任务,老师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完成实践性教学的探索道路,提升现阶段物理教学质量。尤其是老师对思维导图的重视与应用,可以丰富实践性教学的内容,通过思维导图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与逻辑能力。学生高效完成学习任务老师的责任重大,保证思维、教学、实践三者融合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拥有物理思维,遇到学习问题运用物理思维进行解决,完成理论知识到能力的跨越。
   一、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现状
   (一)教学理念的偏离
   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初中物理教学过程老师过分追求学生成绩。不可否认成绩优秀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但以此为界限进行学生群体的划分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尤其是对学习成绩较为落后的学生,严重影响其学习效率。素质教育与能力教育的开展,其前提条件均是老师客观的教学理念,若此时老师教育理念偏離会影响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索欲望。初中阶段学生刚进行物理学科的学习任务,物理老师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老师的教学理念为学生传递正确的学习观念。
   (二)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思维
   常规的物理知识学习只能解决教材内浅显的知识,为保证学生物理思维的提升,老师应重视利用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物理思维能力训练。纵观目前初中物理教育过程,部分老师不重视思维导图的应用重要意义,只浅显地利用图表帮助学生列出物理知识点,学生通过学习此类图表不会建立起连锁思维。尤其是整体物理学习过程,每个章节均有不同程度的联系,老师不对学生建立完善的图表连接,学生没办法完成物理知识的整体学习,严重影响学生物理思维的提升。
   二、思维导图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帮助学生理清物理知识点
   利用图表和线路等不同方式的应用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是思维导图的实际应用,尤其是现阶段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完成实践物理教育更应该利用导图形式完成知识梳理。由于物理知识的连贯性,不同单元或模块学习时,老师应筛选图表形式重视导图内容,完成导图教学。学生学习能力的具体表现是,可以自行进行知识点串联,老师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优势帮助学生完成前期知识的梳理,促进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的提升,两者均能体现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的学习过程,老师应先完成教学任务,然后用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力、弹力、重力的知识点梳理。以力为导图的核心内容,然后进行力的定义、三要素、种类三方面细节的总结,尤其是为保证导图与教材知识相呼应,应注重重力与弹力两个导图内容的填充,该两方面可通过定义、方向、大小三方面完成知识的总结。
   (二)精简实践性教学内容
   高效的教学过程应做到精简教材内容,利用导图重点划分教材内的重要知识点与次要知识点,帮助学生区分不同知识点的学习过程,对于物理重要知识点,老师应在导图上着重标出引起学生的重视。初中物理学习任务重,有效地对知识进行划分可节省学生学习时间,把时间应用到能力培养过程,这是创新教育的重要表现。不过分追求学生浅显知识面的拓展,重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老师在精简教学内容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物理课程标准,不能擅自确定知识的重点部分,为保证导图教学的实际应用价值,老师应重视导图的形式的总结,利用不同导图吸引学生,以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效率。
   三、结语
   为保证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实现,初中老师应正视实践性教学的重要价值,在物理课堂重视利用导图形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完成高质量、高效率的物理教学。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全新型教学模式,搭建思维导图的形式完成知识点的细分,完成物理知识的具体化、形象化过程。利用思维导图实现精简教学内容并帮助学生理清物理知识点,重视能力教育是初中教学过程的重点任务,老师应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完成实践性教学前行道路探索,提升现阶段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跃峰.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J].学苑教育,2020(19):70.
   [2]陶金璞.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是学习活动的第一步,完整的学习过程必须是从预习开始,在预习中初步了解课本,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来认识新知识,产生新思考和探知欲望,为课堂中教师引领新内容的学习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良好的预习既有利于回顧旧知识,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思考和自主解决能力,还在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起了一个很好的链接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前预习;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是
摘 要:九年级的物理知识既是对八年级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对高中物理知识所奠定的基础,因此九年级的物理学习对学生整个物理学习阶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效率对物理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就物理教学过程中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物理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问题驱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人们常说“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始分高下,初三天上地下”,至于为什么会
摘 要:课文是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它涵盖了基础知识,包括人文、故事、哲理、人生经验等,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所以对课文老师一直都非常关注,力求探索出更有效的方法,能实现教与学在质量上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文教学;问题;策略   问题对学生来说,是求知探索的向导、老师。在任何学科教学中,我们都可以借助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靠近知识的本真。事实证明,在小学语文课文教学中,老师如果能引导学生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和价值观念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也是学生的青春期,比较叛逆。因此在对学生教育和管理过程中实施德育是非常重要的。分析了德育现状,通过思想教育、微课教学、家校社会合力等方面分析德育的创新策略,希望能够对初中德育教学策略的创新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德育;教学策略;教学创新   现阶段的初中德育,从教学内容应用、教学创新发展以及动员家庭社会等各方力量分析存在着一定的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想要打造高质量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教师不仅要重视对文化知识的分析和讲解,还要有目的性地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影响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的因素,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影响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的因素   (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门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单单需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丰富学生语文知识,还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中,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首先分析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然后对其具体的渗透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小学阶段的能力锻炼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先期环节,如何保障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效率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重视的话题。从影响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若干问题出发,立足于实际,探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效率   一、影响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   直到如今,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始终存在,而困扰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大体可以从学生自身学习态度、
摘 要: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主要是为学生传授道德观念以及行为指导,通过教师的讲解能树立法治意识,做事依托于法、体现于法。为了让学生透彻理解这些知识,教师采取了生活化教学的方法进行授课,然而在教导大家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优化教学策略让道德与法治教育更加完美,现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对策,希望能够解决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教学问题;对策分析   教育在于传播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