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探究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辅助和补充,不仅对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識运用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高中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探究,对于该课程任课教师改进学科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练习 有效性
  高中数学是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练习作为高中数学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巩固课堂知识,训练和提升学生知识运用水平,培养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是该门学科面临的重要课题。
  课堂提问是对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解内容的一种有针对性的练习,通过进行课堂练习,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之下,对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回顾和复习,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审视和补充,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课堂练习可以使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和掌握,对于教师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展开和调整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可以说有效的数学课堂练习设置,不仅可以使学生及时复习,进一步熟练和巩固数学知识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养成自觉高效的学习习惯。
  高中数学作为高中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从其本身来说,具有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学科特点,增大了该门课程的学习难度;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的重点同时也是公认的难点,很多学生在进行数学课程的学习时,往往带有一种排斥和抵触的心理,无法真正融入教师的课程讲授中。在教师进行课堂练习环节时很多学生由于没有掌握好相关的数学知识,不能够及时理解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和设计的随堂习题;或者由于某些惧怕心理,担心因为自己回答错误而受到教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嘲笑,对于课堂提问环节的参与热情不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较低,使得很多教学环节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影响教学质量。
  首先,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练习的设计时,应该充分认识到高中数学课程的特点,在进行数学课程的教学时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向学生讲解参与课堂练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真正参与到课堂练习中去,才能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切实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并且为下一阶段的数学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种方式,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有效的平等的沟通渠道,消除学生在心理上对于课堂提问环节的恐惧和排斥,以一种轻松的心态面对教师的提问,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诚实的给出自己的答案,说出自己的看法,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之下改正自己在练习过程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使学生在进行课堂练习时能够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进而提升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其次,在进行课堂练习的问题选择设置时,教师应该从班级学生的数学课程学习实际出发,设置合理的、适合学生们去完成去思考的问题,使学生们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时应该充分全面的考虑到班级学生的整体数学学习情况,在问题设置方面突出层次性与全面性的特点,使数学学习程度较高的同学在课堂练习环节能够得到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同时,也要使数学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可以有适合自己去做的题目,而不是使他们在课堂练习环节无题可做,没有知识可学。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同时也会使他们产生不良情绪,加深他们对于数学课程以及任课教师的反感和排斥。教师应该理解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的学习感受,使这一部分学生在课堂练习环节同样有所收获,在学有所得的基础上,树立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备课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时,能够以一种整体性的目光审视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内容,数学课程知识点之间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使知识点之间能够环环相扣,便于学生进行理解,辅助学生建立完整系统的数学体系和知识网络。而教师在进行课堂练习环节的设置时,应该将数学课程的这种系统性、整体性的特点融入其中,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满足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切实发挥课堂练习的重要作用,
  最后,在课堂练习问题的选择上教师要在尊重课本、利用课本的同时,适当的从课外搜集题目和资料,在题目的选择上要少而精,不搞题海战术。使学生们在熟悉和巩固知识点的基础上,能够有所提高,使学生能够进一步体会数学课程的奥妙和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加喜欢学习数学,更加主动的学习数学。因此在进行课堂练习时,教师应该深入挖掘习题中的深层内涵,找出相应的知识点和公式法则等。
  在进行课堂训练时,教师要及时检查每堂课之后的课堂练习习题,督促指导学生完成,并且针对学生在做题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正和讲解。在这一环节教师应该拿出足够的耐心,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需求,很多学生知识学习的不到位,在进行课堂练习时,由于做不出来习题而情绪焦躁、懊恼、心理压力较大,面对学生的这种学习情况,教师应该更加细心耐心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对于学生掌握较差的知识点,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所学内容,并且最终能够做到灵活运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道习题的对比,加深学生对于该习题类型和所用知识点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做题效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切忌出现急躁情绪,避免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学生对任课教师和高中数学课程产生误解和排斥。
  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练习环节的有效性,对课堂练习环节进行适度的改革和扩展,不仅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更好的辅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能够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数学学科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其他文献
在高考英语试卷中,写作的分值比重非常大,这说明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越来越重视。英语写作,不是照抄照搬的模仿写作,而是要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单词,语法以及多学科知识,对提出的问题,靠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并用自己的例证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展示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这也正是高考书面表达命题的发展趋势。  近两年高考书面表达的命题趋势:  一、内容贴近生活,时代感强  从近两年高考书面表达的内容上看
【摘要】目前农村学校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教学质量一直比较薄弱,课堂效果不尽人意,普遍存在着教学低效的状况。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的现状:1.课堂上老师讲授过多,2.教学方式单一,3.课堂提问简单乏味,4.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然后提出了几点相关的对策,以便与各位教师交流、探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 数学课堂 低效 对策  农村学校分布广泛,是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也逐渐走进了课堂,历史作为一门相对比较传统的学科,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上稍微落后于其它学科。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多媒体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但课件特点不明晰,跟踪指导地位被弱化等现象使得多媒体教学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以高中历史教学为例,针对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分别从四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多媒体教学的策略,促进多媒体
【摘要】纵观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根据年龄特点,写作要求前后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低年级的写话,到中高年级的习作,层层递进,写作要求的难度不断加大,能力水平和写作要求不断提升。尤其是中年级之后,学生的注意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如何做好中年级作文向高年级的过渡和衔接,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关键词】作文教学 过渡 衔接  小学作文教学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
一、序曲我的父亲生于1913年的豫西农村,20岁就爱上了养蜂,成为方圆十里八村闻名的“蜜蜂迷”。他结交的朋友无一不是养蜂爱好者。在父亲漫长的养蜂道路上,历经沧桑,坎坷不平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