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与科幻的尺度:过去与未来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早已对文学与神话原型的关系有了深入论证,学术史也说明众多民间体裁都能为科幻提供叙事模式和神话原型.因此,本文试图挖掘除了上述关联之外,神话与科幻的共通性以及新的研究视角.以最有代表性的《山海经》和《三体》为例,笔者认为,神话与科幻都是在时代理性和被时人认同的真实性基础上,运用“陌生人—王”(Stranger-king)模式,表达人类权力秩序与道德性的叙事.这些相通性能启发我们贯通思考从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智能革命的发展历程中,人类如何建构和表述“自我—他者”“自然—文化”的关系和文明法则.这也是今日再谈神话与科幻之时可以深耕之处.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是一门雕塑人、改造人的艺术,是一项充满爱的事业。教书育人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教师对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学生充满爱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对学生真诚,关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另一种方式,是其他方法所不能替代的。教书育人是不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关键是要有爱心、耐心、信心,只要爱心、耐心和信心融会贯通,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就能管好班集体,所带的班级就会成为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
毛溶是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18级学前教育专业的一名学生,也是该校稻草人文学社的社长.她在2020年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的“美好生活劳动创造”全国征文比赛中,凭借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