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红润心 打造红色校园

来源 :黑龙江教育·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zhi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馥郁馨香绽红蕊,星火相传共筑梦。牡丹江市长安小学是一所有着八十多年历史的花园式小学。近年来,学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双亲心育”办学特色为牵动,积极推进学校的红色教育进程,创新地开展了“四红润心”红色教育,引导学生持续地从红色知识的学习中汲取营养,从红色环境的熏陶中升华情感,从红色课程的落实中提升能力,从红色活动的历练中增强本领,激发莘莘学子的爱国、爱党、爱家乡的热情,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一、“红色精神”引领,提供丰富的理论营养
   学校通过三本教材加强对全校师生及家长的红色理论输出,即用好国家读本《四史教育》,增强历史厚度;读好地方教材《红色牡丹江》,根植家国情怀;上好学校校本教材《长安党建校本教材》,培养奋进品质。三本教材,辐射家校,形成了面向教师、家长、学生三个层面的红色知识网络,坚持全面、系统、有序地推进红色教育,做到了学习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效果显著化,为全校师生及家长补足了理论之基、精神之钙。
   学校坚持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理论中心组、书记党课、微型党课、政治学习等学习形式,灵活地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学、座谈研讨、分享心得等多样化学习形式,深学细学“四史”等红色知识,引领党员教师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深化党员教师认识,做到强心补钙。学校借助新媒体的灵活性,让学习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学校党建公众号“新时代先锋微世界”开设了“党史天天读”板块,每日为党员教师们输送凝练的党史故事,方便大家随时阅读;开启了“党史周周学”活动,每节党课中,党员教师结合图文并茂的视频课件,用20分钟详细讲解一件党史大事,得到了党员教师的认可和喜爱。新媒体的使用让红色知识更加鲜活,让学习活动更有深度,让红色教育更有实效,不断增强了党员教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开展好课前“三分钟”微党课活动。学校坚持“让每一名党员动起来,让每一名学生受教育”的原则,高质量推进“历史上的今天”——三分钟微型党课活动。利用每天第一节课的课前三分钟,党员教师精心准备讲稿,通过广播授课,用浓浓的红色氛围感染广大师生,使全校师生了解更多的红色故事,知晓更多的历史大事,接受深层的红色教育洗礼。利用每月第一周、第三周的班会组织学生召开以“红色牡丹江”为主题的班队会。周五的“最红午间”开展“童心向党”红领巾讲党史活动,由学生轮流担任小讲师,向同学们介绍党史知识。开展“百名红色宣讲员”宣讲活动,学校在各中队招募了红色宣讲员100名,开展“童心向党百年筑梦”红领巾讲党史主题活动,红领巾讲百年党史,形成了“人人学习红色知识,生生会讲红色故事”的良好氛围。全校师生学百年英雄事迹,营造了耳濡目染的育化环境,全校师生久久浸润在红色旋律中,汲取强大的智慧力量。
   学校坚持红色學习要与时俱进,红色学习要全民行动,将“红色教育”延伸到校园之外,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校开展“红色文化”线下亲子阅读、线上展示活动。参加活动的家庭以声传情,在阅读革命故事中传承红色基因,亲子阅读中引领家风建设,表达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和美好祝愿。学校也通过公众号这一平台,向学生、家长传播红色知识,推送党史故事,分享红色文章,让广大师生和家长随时随地地感受红色力量,丰厚红色文化的积淀,形成教师、学生、家长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良性循环,为全民积极传播红色文化、全社会弘扬革命精神贡献了一份力量。
   二、“红色环境”感染,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学校坚持挖掘校园环境的育人潜力,将红色文化巧妙地嵌入其中,通过打造会说话的校园文化墙,建立班级一角,装饰走廊文化等形式,营造出浓浓的红色氛围,让广大师生久久沉浸在红色文化中,于不知不觉中净化心灵,升华感情。
   学校充分发挥环境对广大师生的浸润影响功能,由学校领导班子策划,组织骨干党员教师结合党史和时代精神,整理挑选了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14种精神”,在总校甬路两侧建立了“红色精神立体课程展示区”,从延安精神到长征精神,从铁人精神到伟大的抗疫精神,营造了强大的思政教育氛围,让学生在校园的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红色精神的鼓舞,进一步夯实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广大教师忠诚为党、立足岗位、担当奉献的优秀品质。
   学校深入挖掘和有效利用牡丹江地区的红色资源,开展了以红色为主基调的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传统文化浮雕墙,设置红色宣传标语板,班级社会核心价值观展示墙,建设和谐、文明、健康、向上的走廊文化;并且定期更新班级的文化墙和黑板报,形成每班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不断完善公共图书角和班级图书角,引导学生多多品读中国优秀的红色书籍作品,营造“以文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浓郁氛围。让校园处处有教育,学生时时受熏陶。
  号召师生认真学习《红色牡丹江》读本,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班队会、语文课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将每周五晨会确定为“红色一刻”,师生共同静心阅读《红色牡丹江》读本。学校精心挑选了三名红色宣讲教师,定期给学生做红色专题讲座;聘请“老战士”做学校红色故事宣讲员,邀请他们走进校园,用他们的亲身经历感染新时代少年;召开“爱我亲亲校园,献礼百年党庆”红色艺体大会,让浓浓的红色基因浸润每个长安学子的血脉;同时结合主题升旗仪式活动,利用“红领巾广播站”等宣传阵地,进行动员式宣讲。多种宣讲活动的融合推进,在校园内营造了强大的红色氛围,激发学生乐读红色书籍、铭记党的恩情、树立远大志向的美好情感,将红色教育理念深入到师生、家长以及社会之中。
   三、“红色课程”育人,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
   学校坚持将红色课程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将红色教育智慧地融合于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中,充分发挥课程对学生的教育功能。通过主题鲜明的课程教育,让广大学生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
   党支部组织优秀党员教师编写党建校本教材,挖掘小学现行课本中的红色文化,整合并延伸道德与法治、语文、音乐、美术等教材中的红色知识,结合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故事等内容,编写了4本党建校本教材:低段、中段、高段的学生版3本党建校本教材和1本教师版党建校本教材。这套党建教材中包含了“红色知识”“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红色传承”“红色诗词”等多个板块,历史文化和新时期思想等丰富的内容都巧妙地融合其中。每单周周五班会课上学生版党建校本课,利用党课时间上教师版党建校本课。    在儿童诗课程中,班主任结合牡丹江地域特色和时间节点,设计相关红色主题,通过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搜集相关材料、课堂交流分享等环节,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更多的有关“红色”背后的故事,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兴趣。同时由党员骨干教师带队的“长安儿童诗社”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参与诗歌赏析交流等活动,引导广大学生诵读红色诗词,创作红色儿歌,用童心讲童话、书红心,更加深刻地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京剧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从2004年开始便进入长安小学课堂。在京剧校本课程中,学校坚持传承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鼓励授课教师将京剧中的红色唱段搬上课堂,如教授学生学唱京剧《林海雪原》片段,赏析杨子荣打虎上山等名段,让学生在京剧音韵中,感受革命先烈的光辉形象,激发他们崇尚英雄的情感。同时,全校学生共同学习由音乐老师自主创编的京剧操,并开展了京剧操评比活动。广大师生在红色音乐的感染中升华情感,从传统艺术中汲取向上的力量。
   四、“红色活动”践行,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通过开展多元特色活动,学校积极推进“红色力量”走进课堂、辐射校园,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奠定了坚实基础,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红色教育更接地气、有实效,让广大师生在实践中受启迪、有成长,从而引领学校的内涵发展。
   中队辅导员们能够结合自己班级学生年龄特点确定“红色品牌”,有以表演形式为主的颂红色诗词、讲红色故事、演红色课本剧、唱红色歌曲、舞红色舞蹈等各种艺术活动;有以手工制作为主的制红色书签、绘红色手抄报、画思维导图、做盘子画、纸杯画等各种艺术创作;还包括红色旅游城市介绍、红色故事微视频讲解等形式。学校也将为每个中队定制“红色班牌”,每个中队选择一名“红色”英雄人物作为自己的中队名,并在中队中开展学习英雄、传承精神的活动,使“红色英雄”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学校将红色教育与读书月活动结合起来,确定了“读红色经典,做红色少年”的读书月主题,号召全校师生广泛阅读红色经典,积极传播红色文化。本学期举行了师生赠书漂流活动,建立了多处红色图书角,制订了师生共读2本书计划,鼓励学生用撰写诗歌、制作书签、绘制读书推荐卡等多种形式记录美好的阅读体验。学校还举办了“致敬经典、读书筑梦”校园读书节活动。操场上,学生盛装吟诵红色经典诗词,在古琴乐音的应和下,抒发他们浓浓的爱国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红色人物我介绍”“红色故事我宣讲”“红色精神我畅谈”“红色文化我实践”四个特色活动展示中,学生们讲红色经典、悟红色经典、演红色经典、绘红色经典、创红色经典,全面、细致地展示了学生们丰富的读书成果。同时,学校的公众号已推送三期“阅读悦创意——讀红色经典,做红色少年”主题读书月阶段成果,将学生优秀的思维导图、阅读读书卡、自制绘本作品,分享给全校师生、广大家长欣赏。通过读书活动的辐射式推进,让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更贴近师生的生活,充分发挥红色书籍的润心启智作用。
   学校结合特殊节日,利用清明节、建军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学生开展丰富、鲜活的德育特色主题活动,如传唱红色歌曲、书写爱国诗歌、观看红色影片、传递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感受革命热情,增进其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让学生在知行合一中体会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
   近年来,长安小学坚持改革精神和创新思路,以“双亲心育”为办学特色,以党建助推全校各项工作,积极打造“红色教育进校园”特色教育。学校先后获得黑龙江省文明单位标兵、省文明单位、省师德先进单位、省优秀职工之家、省标准化学校、省优秀基层党组织,牡丹江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市先进党支部标兵、学习型先进党组织等殊荣。学校《让力量在党旗下凝聚》主题党日案例获省最佳组织生活案例评选三等奖,并在全省党建暨德育工作现场会做题为《深入实施“党建+”工作模式全力推进学校创新特色发展》经验介绍,曾多次迎接省委组织部的调研,接待省内兄弟学校的党建专项学习活动和国培任务,均得到广泛好评。
   红日映红心,红星踏征程。在学校特色红色教育的滋养下,长安小学的全体教师在育人岗位上砥砺奉献和奋进不辍,长安校园的芸芸学子也展现出了新时代少年的赤诚之心与生机勃勃。相信在全校师生、家长的携手同行、亲密合作下,长安小学这片育人沃土将会成长为更加绚烂的桃李千圃,擘画出伟大中国梦的美好华章。
  ■ 编辑/魏继军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推动着教育的变革和创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对于一个学校办学品质的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成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行动前的思考   如何让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加速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如何让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助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深度融合,让信息技术2.0引领学校优质发展?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在生本化课
期刊
电磁成形是一种利用洛伦兹力使金属工件发生塑性形变的特种成形技术,具有高速率、非接触和单模具等特征,与传统准静态成形方法相比,可显著提高材料成形极限、抑制起皱和减小回弹,在航空航天和汽车等领域的轻质板管件成形制造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电磁成形技术涉及强磁场、高电压、大电流、高应力等苛刻的工作条件,对实际应用中成形装备的力学和热学等性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中,成形线圈作为电磁成形过程中能量转换的关键部件,其在放电过程中因大电流而产生的焦耳热所引起的温升是影响线圈使用效率和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亦是实现电
磁靶向是利用梯度磁场将磁性微米/纳米粒子定向输运到目标区域的一种磁操控技术,因其在宏观和微观尺度层面均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如基因磁转染、磁靶向治疗、磁分离和磁捕获等)而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在现有的磁靶向理论、技术及应用研究中,磁场类型以静态磁场为主,在探究粒子的运动机制时主要考虑外加非均匀磁场所带来的梯度磁场力作用,忽略了粒子间的磁相互作用力及其对目标区域粒子最终分布形态的影响。然而,在诸多应用中,磁性粒子及其复合物在靶区的分布特征至关重要,如在磁基因转染中,磁性基因载体的分布特征直接决定了其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   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   …………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   跟着毛主席跟着党,闪闪的红星传万代……   少时,每每唱起这首《红星歌》,心中都会涌起一丝自豪感。也许就是从那时起,这颗红色的“星”便根植于我幼小的心中。时光更迭、四季流转,心中藏着“小星星”的我于2019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这颗星便在我心中愈发闪亮。今年是
期刊
中性束注入(NBI)是受控核聚变装置中等离子体辅助加热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功率射频负离子源由于其具有运行可靠性高、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被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选为参考离子源。2017年起,华中科技大学获得科技部的支持,继续开展NBI射频负离子源关键技术的研究。
  控制系统是负离子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人员能够有效掌握射频负离子源实验平台运行状态与参数,完成束流引出任务的保证。本文针对HU
大庆市万宝学校于2002年建校,是大庆市为数不多的接收外来务工随迁子女的学校,学生结构较复杂,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差距极大,甚至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缺乏。这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又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2018年1月,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颁布仅4个月之后,我校就有幸加入了《整体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促进学校师生发展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实践活动,这一课程的开展
期刊
太赫兹(Terahertz,THz)技术在凝聚态物理、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国防安全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直线加速器驱动的自由电子激光(Free-Electron Laser,FEL)-太赫兹源(FEL-THz)具有高功率、高效率、波长连续可调等突出优点,是目前可以获得大功率THz的首选方案。其中,电子注入器承担着产生高品质电子束团的重要任务,是FEL-THz装置中的核心之一。基于射频栅控电子枪的注入器具有结构紧凑、束流利用率高等优点,同时其输出束团品质较高,满足FEL-THz驱动束流的需求。
瞬变电磁法又称时间域电磁法,它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电源向待检测目标体发射一次电磁脉冲,并接受待检测目标体产生的二次磁场,达到金属检测的目的。瞬变电磁法作为一种利用快速变化的空间电磁场检测目标物体的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安防、工程勘查等多个领域,起到了提高检测效率,节省人力物力的良好效果。
  本文从瞬变电磁法的原理出发,根据瞬变电磁检测装置的共性,从此类装置的线圈系统入手,分析了线圈自身几何形状的影响,并且建立了线圈与待检测目标体的磁场耦合模型以及对应的电路模型;其次,针对接收线圈感应电压出现振荡的
学校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改革。正如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所言“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哈尔滨市公园小学(以下简称公园小学)在“本真教育”办学理念的引领下,致力打造“本真课堂”。“本”事物的根源或主要部分;“真”真实,跟客观事物相符合;本性,本原。“本真”在百度汉语中的解释即为原来的面目;符合本色而真实。“本真课堂”就应该是回归到课堂的基本要素——儿童、内容、教学
期刊
善德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善德提倡的是向善崇德、德行天下的精神,其终极目标就是要促使人们形成一种高尚的人格,社会形成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将善德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价值观有机融合,并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  一、思考与认知  (一)领悟核心思想——向善崇德  我们认真学习了善德文化的起源与内涵,发现其核心思想是向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