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_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体系中,教学方法的运用将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及教学效果。创新化教学方式的发展为现代教育体系带来了较大的改善作用,其中问题导学策略的运用便是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措施。通过合理化的问题、恰当的教学目标、多元化问题形式及教师的引导作用设计问题导学教学方案,将会全面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强化学生核心素养。
  一、合理设计问题,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问题导学方式的运用已经比较普遍,教师通过多样化的问题设计与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结合,以此促进全面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数学学习内容。为了充分体现问题教学模式的优势作用,数学教师需要以合理化的问题设计方式,强化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掌握数学知识,全面提升学生数学综合水平。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计问题导学方案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基础教学目标进行设计,保证教案设计的根本意义及其合理性。同时需要重视问题设计的启发性,全面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以自主分析的形式学习掌握数学知识,以此强化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可以结合“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这一教学重点设计导学问题,使学生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促使学生在分析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及自主意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及学习效果。
  二、注重问题目标,强化学生核心素养
  在问题导学教学方式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结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问题设计的目标,将多元化发展目标渗透至问题中,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及质量,帮助学生在数学问题分析过程中提升学习效果,强化核心素养。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千米与吨》的教学过程中,将问题导学教学方式运用至其中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问题目标作为核心背景,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进一步发展综合水平。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数学问题的设计需要结合认知教学目标、能力提升目标及价值观发展目标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而多元化教学目标的渗透会帮助教师以更加完整化、科学化的形式设计数学教学方案及数学导学问题,全面突出现代教育的效率及质量,是十分有效的问题创设方式。
  三、多元问题形式,提升学生探究兴趣
  問题导学教学模式中,问题形式的设计与问题内容的设计是同样重要的基础元素。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教师需要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形式作为根本,保证教学氛围的愉悦性,以此促进提升学生数学问题探究兴趣及积极性。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年、月、日》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设计的导学问题可以结合理论及实践两个角度进行设计,以多元化的问题形式强化发展学生数学综合学习效果,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而促进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对导学式数学知识及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这同样是拓展问题形式的有效措施。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任何问题数学问题形式的设计,均需要以教材基础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为核心,保证导学问题设计效果,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四、教师正确引导,培养学生自我认知
  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运用过程中,教师的主要责任是引导及启发,要将启发性元素渗透至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同时融入至问题导学教学方案中。提升学生自主意识及自我认知能力是促进提升教学效率的根本因素。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正确的引导方式,将问题导学教学方法运用至课程总结、复习、评价等收尾环节中。此类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却是容易被学生忽略的环节,导致其失去本身的价值。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正确的引导方式,为学生创设合理化的数学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在总结、复习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梳理知识的能力。同时在问题导学教学方案的引导作用下逐渐学会主动探究数学知识。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即可通过科学性的引导方式结合课程总结环节,引导学生梳理本课主要学习内容,在知识梳理的过程中找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问题,同时利用正确的改善措施强化学习效果并提升自我认知水平。比如,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根据统计的需要,学会正确分类收集整理数据。教师即可通过问题导学,将各个教学环节进行针对性整合,通过多元化启发性问题帮助学生将整体知识进行分析,从而掌握数据收集的有效方式及主要措施,进一步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因此,通过问题导学教学方式突出教师额引导作用及启发作用,将会帮助学生的数学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数学是学生普遍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及逻辑水平。为了全面提升数学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将问题导学等新颖化的教学方式运用至数学教学体系中,强调引导及启发作用,全面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在丰富的问题体验中对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全面发展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其他文献
历史教学的目标不仅是向学生传播历史学科中的基础知识,更多地想通过历史知识传承我国的民族精神和历史人物的精神品质,是当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以《从近代化探索看民族精神(1895-1919)》为例,对高三历史复习课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了深入探究。
摘 要: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其中,能够有效运用网络当中的各种优秀资源,不仅能够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得以改变,更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激发,最终优化教学效果。本文主要是立足互联网背景下,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情况进行分析,随后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更多参考。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情况;主要手段;学习积极性  目前来看,高职院校已经
摘 要:高年级学生正处在心理变化阶段,学生在科学课堂中的行为表现随之呈现出一系列问题,科学实验课的授课方式也应当及时进行调整以收获高效课堂。本文探讨该年龄段学生心理特点,通过分析学生对科学课堂的学习需求,结合课堂实际,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心理特点  小学高年级学生,年龄通常在十一二岁左右,正处于由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这一关键时刻。这一时期,他们的心理发展骤变,自我意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确立了“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观”,突出大健康的发展理念,提出“建立健全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提高健康教育服务能力”、“培养健康教育师资,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到2030年,实现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3名。”健康中国背景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如何适应我国新时期的健康中国建设需要,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深化改革面临的
发展体能素质是掌握乒乓球技术和提高乒乓球训练水平的前提。在小学生乒乓球训练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把握广大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实际能力等,充分结合他们的乒乓球学习和训练的兴趣度,巧妙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法以及训练策略,提升小学生的乒乓球运动能力,提升小学生的乒乓球运动素养,整体夯实他们的体能储备,全面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田径课线上教学的变革(一)田径教育理念在线田径教学使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在线视频学习体育理论,掌握技能和运动要点。这样,视频和案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更积极地参加田径课。此外,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打破传统教室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灵活地安排学习时间。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教学内容,还可以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通过在线自学和线下师生讨论,可以训练学生独立学习和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