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能让孩子们更容易地接受这些汉字、掌握这些汉字,在讲解时,尽量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语言,巧妙的利用汉字的形,将枯燥的识字变得快乐有趣。
【关键词】汉字;字形;识字;方法
汉字造字方法多样,有很多形近字、同音字。低年级孩子们需要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识记常用汉字929个,还不包括大量的认读字,确实不容易。不少教师在教学这些汉字时,利用熟字加偏旁、去偏旁、换偏旁等方法帮助孩子们区分,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为了能让孩子们更容易地接受这些汉字、掌握这些汉字,在讲解时,尽量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语言,巧妙的利用汉字的形,将枯燥的识字变得快乐有趣。
一、听故事记汉字
汉字每一笔都有自己的位置。汉字中蕴含着故事,教生字时,利用故事来学习,有时也会加入现代的元素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创造一些故事。如:教“拔”字时,我启发孩子们回忆一下《拔萝卜》的故事,老爷爷怎么拔萝卜的?是用“手”拔的(白粉笔板书“扌”)。老爷爷一个人就拔出了萝卜吗?不,是在很多朋友的帮助下拔出来的(黄粉笔板书“友”)。他们一起拔呀拔,就把萝卜拔出来了,这一点就是萝卜(红粉笔板书“丶”)。在这样的提示下,聪明的孩子马上就说:老师,我能用这个故事记住“拔”字。
有很多汉字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比如:步、兔、鸟、考等字都可以用这种办法来识记。“兔”的点可以作为:小兔的尾巴,课堂上可以俏皮地对学生说:小兔没有尾巴多难看呀!“鸟”的点可以说:小鸟的眼睛明又亮,捉起虫来顶呱呱!
二、做动作记汉字
在讲《水果丰收》一课时,我把从市场上买回来的哈密瓜、木瓜、石榴等都摆在了桌子上。这时有一大群孩子围上来问我:“老师,这是什么水果?它是什么味?”我告诉他们:“这是木瓜,很甜的。”孩子们有胆大的就伸出手摸了摸,有的趴在上面闻了闻。看着孩子们可爱的动作,我感到机会来了。在讲课的时候,我特意把木瓜拿了出来,问:想知道它的真正味道吗?孩子们大声地回答我:“想!”“那怎么才能知道它的味道呢?”“尝一尝就知道了。”“用舌头舔舔。”于是,我将“甜”这个汉字写在了黑板上并告诉孩子们“甜”是由“舌+甘”组成的,表示物体甘甜,只有用舌头去品尝一下才能知道它的味道。学完这个字后,我将木瓜分给了他们,他们告诉我回家后会和家里人一起分享。“甜”这个字就这样被孩子们很快地记住了,孩子们在写字时也不会再出现“千+甘”的笑话了。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记住了该字的字形,同时也理解了它的意:物体是甜甜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是甜甜的。
三、编写儿歌识字
教材中有几篇是按照字族形式编写的儿歌,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们非常喜欢。在总结每单元的汉字时,我发现了很多可以使用这种方法记字的字族。如:元字族:(元、玩、完、园、远)、京字族(京、景、惊、就)、平字族(平、评、坪、苹)。我想让孩子们尝试一下做诗人的感觉。告诉学生第一句话写出字的形,第二句用新字写一句话。鼓励孩子们努力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和课文中的作品比一比。有个孩子对包字族(跑、饱、抱、泡)这样写到:包加足字组成跑,早早起来跑一跑;包加食字组成饱,早餐吃得好又饱;包加提手组成抱,弟弟哭啊我来抱;包加三水就是泡,我和弟弟吹泡泡。无暇的语言表达出了他们的心声,同时也能感觉到他们对字形和字义有了新的理解。编写儿歌是孩子们喜欢做的事情。在编写过程中孩子们的情感得到了抒发,即使没有书上的语言那么优美,但当他们读到自己写的儿歌时,那份快乐是无与伦比的。
如果教师能将这些方法适时地穿插在识字教学中,变枯燥识字为快乐识字,在快乐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对汉字的形有了深刻地认识,那么出现错别字的现象就会大大减少。
参 考 文 献
[1]杨青.浅析师范生如何进行小学认字教学[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7).
【关键词】汉字;字形;识字;方法
汉字造字方法多样,有很多形近字、同音字。低年级孩子们需要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识记常用汉字929个,还不包括大量的认读字,确实不容易。不少教师在教学这些汉字时,利用熟字加偏旁、去偏旁、换偏旁等方法帮助孩子们区分,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为了能让孩子们更容易地接受这些汉字、掌握这些汉字,在讲解时,尽量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语言,巧妙的利用汉字的形,将枯燥的识字变得快乐有趣。
一、听故事记汉字
汉字每一笔都有自己的位置。汉字中蕴含着故事,教生字时,利用故事来学习,有时也会加入现代的元素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创造一些故事。如:教“拔”字时,我启发孩子们回忆一下《拔萝卜》的故事,老爷爷怎么拔萝卜的?是用“手”拔的(白粉笔板书“扌”)。老爷爷一个人就拔出了萝卜吗?不,是在很多朋友的帮助下拔出来的(黄粉笔板书“友”)。他们一起拔呀拔,就把萝卜拔出来了,这一点就是萝卜(红粉笔板书“丶”)。在这样的提示下,聪明的孩子马上就说:老师,我能用这个故事记住“拔”字。
有很多汉字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比如:步、兔、鸟、考等字都可以用这种办法来识记。“兔”的点可以作为:小兔的尾巴,课堂上可以俏皮地对学生说:小兔没有尾巴多难看呀!“鸟”的点可以说:小鸟的眼睛明又亮,捉起虫来顶呱呱!
二、做动作记汉字
在讲《水果丰收》一课时,我把从市场上买回来的哈密瓜、木瓜、石榴等都摆在了桌子上。这时有一大群孩子围上来问我:“老师,这是什么水果?它是什么味?”我告诉他们:“这是木瓜,很甜的。”孩子们有胆大的就伸出手摸了摸,有的趴在上面闻了闻。看着孩子们可爱的动作,我感到机会来了。在讲课的时候,我特意把木瓜拿了出来,问:想知道它的真正味道吗?孩子们大声地回答我:“想!”“那怎么才能知道它的味道呢?”“尝一尝就知道了。”“用舌头舔舔。”于是,我将“甜”这个汉字写在了黑板上并告诉孩子们“甜”是由“舌+甘”组成的,表示物体甘甜,只有用舌头去品尝一下才能知道它的味道。学完这个字后,我将木瓜分给了他们,他们告诉我回家后会和家里人一起分享。“甜”这个字就这样被孩子们很快地记住了,孩子们在写字时也不会再出现“千+甘”的笑话了。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记住了该字的字形,同时也理解了它的意:物体是甜甜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是甜甜的。
三、编写儿歌识字
教材中有几篇是按照字族形式编写的儿歌,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们非常喜欢。在总结每单元的汉字时,我发现了很多可以使用这种方法记字的字族。如:元字族:(元、玩、完、园、远)、京字族(京、景、惊、就)、平字族(平、评、坪、苹)。我想让孩子们尝试一下做诗人的感觉。告诉学生第一句话写出字的形,第二句用新字写一句话。鼓励孩子们努力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和课文中的作品比一比。有个孩子对包字族(跑、饱、抱、泡)这样写到:包加足字组成跑,早早起来跑一跑;包加食字组成饱,早餐吃得好又饱;包加提手组成抱,弟弟哭啊我来抱;包加三水就是泡,我和弟弟吹泡泡。无暇的语言表达出了他们的心声,同时也能感觉到他们对字形和字义有了新的理解。编写儿歌是孩子们喜欢做的事情。在编写过程中孩子们的情感得到了抒发,即使没有书上的语言那么优美,但当他们读到自己写的儿歌时,那份快乐是无与伦比的。
如果教师能将这些方法适时地穿插在识字教学中,变枯燥识字为快乐识字,在快乐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对汉字的形有了深刻地认识,那么出现错别字的现象就会大大减少。
参 考 文 献
[1]杨青.浅析师范生如何进行小学认字教学[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