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主要侧重于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使这四种能力转化为学生的个体语文素质。从训练的整体性、分项性、阶段性和实用性上去促进语文素质教育的具体深化。
【关键词】语文;听说读写;素质;能力
当前不少语文教师都发现了一个令人不解的现象:语文教师工作很辛苦,付出的汗水和心血也很多,语文教学改革也从没间断,而且改革的声势是越来越大,语文教学中的精英在全国也不断发表交流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有影响力的也不少。但语文教学质量很难提高,却是一个普遍现象。问题的症结究竟在那里?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应转变我们原有的教育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主要侧重于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使这四种能力转化为学生的个体语文素质。笔者通过这几年对语文教学的学习实践,认为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去促进语文素质教育的具体深化。
一、训练的整体性
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始终把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力求班上的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
在实施训练的过程中先对所接班级的学生进行全面摸底,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学生的弱点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训练。如有的学生朗读能力较差,不能正确断句,并伴有唱读现象,更不用说读出真情实感了。针对这种个别现象,教师就用课堂时间自己进行范读或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以示范,同时教给他们朗读的方法和技巧,尽量给朗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更多机会,并对他们在学习中的各种提高都给予及时的鼓励,给他们信心与动力。我们在教学中还可采用多种有趣的方式进行训练,例如:开火车读、分组读、自由读、齐读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训练的分项性
素质教育讲的是整体素质的提高,但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语文能力是一个整体概念,分解出来则是听、说、读、写四项能力。这四项能力分别提高,语文的整体能力才能相应提高。以前在应试教育中虽然也分别提出了这四个项目,但实际注意的只有读和写,听和读放在了次要位置。
为了使这四种能力都能得到同步同质的训练,我采用了分项训练的方法。把每一个单项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项进行训练。在分项训练中还可分为若干小项进行。例如:在说的训练中,可把他分成几个小项进行,如发言能力、讲演能力、交际能力、辩论能力等。通过这种分项使我们的训练更具体、更具有侧重点。
当然,强调听说读写的分项训练,并不意味着各自独立于其它三项而存在。事实上这四项能力的训练,有时是综合在一起的。比如“采访”。这种训练方式着重在于强化各个子项。各个子项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就必然得到提高。
三、训练的阶段性
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把各种教育影响内化为学生的内在个体素质。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往往忽视这种渐进的特点,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出现了内化的暂止和脱节。所谓的阶段划分,一般指的是按所学知识的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进行科学的划分。例如对“写”这项能力训练的阶段划分可这样划分:识字组词、造句、片段描写、习作这几个阶段。其实这种划分也是符合教育学规律。
四、训练的实用性
语文本是一门工具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有些学生并不清楚语文学习的目的,在他们看来课文是为考试而读的,作文是为老师而写的。为了纠正这种不正确的认识,在教学中注意把能力的训练放到实际运用中,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学习和应用语文知识,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倍增,他们所得到的感受和真正的语文素质的提高是封闭式训练所不可比拟的。
参 考 文 献
[1]丁维裕.也谈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23).
【关键词】语文;听说读写;素质;能力
当前不少语文教师都发现了一个令人不解的现象:语文教师工作很辛苦,付出的汗水和心血也很多,语文教学改革也从没间断,而且改革的声势是越来越大,语文教学中的精英在全国也不断发表交流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有影响力的也不少。但语文教学质量很难提高,却是一个普遍现象。问题的症结究竟在那里?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应转变我们原有的教育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主要侧重于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使这四种能力转化为学生的个体语文素质。笔者通过这几年对语文教学的学习实践,认为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去促进语文素质教育的具体深化。
一、训练的整体性
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始终把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力求班上的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
在实施训练的过程中先对所接班级的学生进行全面摸底,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学生的弱点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训练。如有的学生朗读能力较差,不能正确断句,并伴有唱读现象,更不用说读出真情实感了。针对这种个别现象,教师就用课堂时间自己进行范读或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以示范,同时教给他们朗读的方法和技巧,尽量给朗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更多机会,并对他们在学习中的各种提高都给予及时的鼓励,给他们信心与动力。我们在教学中还可采用多种有趣的方式进行训练,例如:开火车读、分组读、自由读、齐读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训练的分项性
素质教育讲的是整体素质的提高,但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语文能力是一个整体概念,分解出来则是听、说、读、写四项能力。这四项能力分别提高,语文的整体能力才能相应提高。以前在应试教育中虽然也分别提出了这四个项目,但实际注意的只有读和写,听和读放在了次要位置。
为了使这四种能力都能得到同步同质的训练,我采用了分项训练的方法。把每一个单项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项进行训练。在分项训练中还可分为若干小项进行。例如:在说的训练中,可把他分成几个小项进行,如发言能力、讲演能力、交际能力、辩论能力等。通过这种分项使我们的训练更具体、更具有侧重点。
当然,强调听说读写的分项训练,并不意味着各自独立于其它三项而存在。事实上这四项能力的训练,有时是综合在一起的。比如“采访”。这种训练方式着重在于强化各个子项。各个子项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就必然得到提高。
三、训练的阶段性
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把各种教育影响内化为学生的内在个体素质。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往往忽视这种渐进的特点,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出现了内化的暂止和脱节。所谓的阶段划分,一般指的是按所学知识的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进行科学的划分。例如对“写”这项能力训练的阶段划分可这样划分:识字组词、造句、片段描写、习作这几个阶段。其实这种划分也是符合教育学规律。
四、训练的实用性
语文本是一门工具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有些学生并不清楚语文学习的目的,在他们看来课文是为考试而读的,作文是为老师而写的。为了纠正这种不正确的认识,在教学中注意把能力的训练放到实际运用中,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学习和应用语文知识,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倍增,他们所得到的感受和真正的语文素质的提高是封闭式训练所不可比拟的。
参 考 文 献
[1]丁维裕.也谈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