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们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增强学生们的合作能力,鼓励学生们大胆地去发散自己的思维,探究地理知识,并勇于创新。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探究精神,可通过三部曲进行,逐渐培养并加强学生们的合作探究精神,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学习高中地理知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地理 三部曲 责任意识 合作探究 学习效率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们的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学习已成为重要的学习形式。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将这两者学习形式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们合作探究精神。在高中的地理教学中也是一样,作为地理教师,我们要充分重视学生们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笔者将对学生们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分为三部曲:责任意识的培养、创造条件、正确评价成果。以下,笔者就这三部曲分别来谈谈。
一、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对于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探究精神是十分关键性的。合作是团体性的,而一个团体是由一个个的个体组成,个体的责任意识不强,那么整个团体的合作成果很难理想。有些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往往没有责任意识,认为合作是大家做的事,自己一个人对团队没有影响,不做什么也可以。而拥有这样想法的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做事不积极,懒散,且这样的思想很容易在整个团队中蔓延开来,最终整个团队就是松松垮垮,形如一盘散沙。这样不仅达不到合作探究学习的初衷,反而影响整个地理教学的质量水平。因此,要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探究精神,我们必须要培养学生们的责任意识,让他们将合作探究中的努力作为自己的责任,并以这份责任来驱动着自己积极地与他人合作探究,为整个团队奉献自己的力量,与伙伴们一起进步。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如何培养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呢?笔者认为,要培养起学生们的责任意识,那么就应该先要让学生们意识到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用一些典型的例子来唤起学生们个体的责任意识。例如,在学习《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这一课时,笔者就给学生们举了一个例子,“在公共场所,看到水龙头哗啦啦地流水,你是在等着别人去关,还是自己去关?”虽然看似一个很普通的问题,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得到的答案往往是“等着别人去关”,每一个人都这么想,都认为那不是自己的责任,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没有人主动去做。正可谓是“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我们应该意识到这责任意识的重要性,不要总是等待着别人先去行动。在团队的合作中,个体的责任意识更应该凸显出来,将大家共同的任务当作自己的责任,在合作探究中,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并付诸行动。
二、积极为学生合作探究知识创造条件
培养起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后,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努力为学生们的合作探究活动积极的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一个舞台,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合作探究知识,展现自己的风采。有些教师,往往将学生们之间的合作探究活动安排在课后,让学生们自由的组织进行,然而,这样的方式往往取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笔者建议除了鼓励学生们积极的在课后自由合作探究知识以外,在课堂上教师也应该努力为学生们创造条件,指导学生们进行对知识的合作探究活动。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来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探究精神。例如,在学习《宇宙中的地球》这一课时,笔者就会先抛出一个问题,如“地球在宇宙中的哪个位置”“你认识有哪些天体”“八大行星有哪些结构特征”“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有哪些”等等。然后让学生们组成几个小组,进行小组内部的合作探究,同时,又与其他小组形成竞争的形式。通过这样学习活动的形式,不仅培养了学生们之间相互合作探索的精神,还活跃了课堂上的教学气氛,提高了课堂上的教学效率。
三、正确评价学生的合作探究成果
在学生们进行合作探究活动之后,作为教师一定要注重对该次活动成果的正确评价,不能敷衍了事,对学生们做得好的地方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做得不够好的地方给予中肯的建议,并激励学生们争取在下一次合作探究活动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对学生们合作探究成果的评价不能是简单的好与不好,我们充分的利用好评价的艺术,发挥评价在地理教学中的促进作用,改正不足之处,帮助学生们树立信心,更加充分的认识自我。同时,在评价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到整个团队的成果,还应该具体到个体的努力。如何对学生们的成果进行评价也是一门艺术,巧妙而准确的评价往往成为激励学生们继续努力的动力源泉。
笔者在每一次的合作探究活动后,都会高度重视对学生们在该次活动中表现的评价。笔者往往会先让学生们对自己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自我评价,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学生们对自己进行反思。然后,笔者再让学生们对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引导学生们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最后,由笔者对整个活动进行评价,评价中不仅涉及整个团队,还要细致到个体的努力,引导并激励学生们更加的努力探索知识。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们合作探究的精神,我们应该按照这三部曲来进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开展合作探究活动,最后正确评价活动成果。这三个部分紧密联系,缺一不可,作为教师,我们应结合教材内容,不断增强学生们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自主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庞国斌,王科凌.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2]王坦.合作学习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3]王坦.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2 (第2版).
【关键词】高中地理 三部曲 责任意识 合作探究 学习效率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们的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学习已成为重要的学习形式。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将这两者学习形式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们合作探究精神。在高中的地理教学中也是一样,作为地理教师,我们要充分重视学生们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笔者将对学生们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分为三部曲:责任意识的培养、创造条件、正确评价成果。以下,笔者就这三部曲分别来谈谈。
一、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对于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探究精神是十分关键性的。合作是团体性的,而一个团体是由一个个的个体组成,个体的责任意识不强,那么整个团体的合作成果很难理想。有些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往往没有责任意识,认为合作是大家做的事,自己一个人对团队没有影响,不做什么也可以。而拥有这样想法的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做事不积极,懒散,且这样的思想很容易在整个团队中蔓延开来,最终整个团队就是松松垮垮,形如一盘散沙。这样不仅达不到合作探究学习的初衷,反而影响整个地理教学的质量水平。因此,要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探究精神,我们必须要培养学生们的责任意识,让他们将合作探究中的努力作为自己的责任,并以这份责任来驱动着自己积极地与他人合作探究,为整个团队奉献自己的力量,与伙伴们一起进步。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如何培养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呢?笔者认为,要培养起学生们的责任意识,那么就应该先要让学生们意识到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用一些典型的例子来唤起学生们个体的责任意识。例如,在学习《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这一课时,笔者就给学生们举了一个例子,“在公共场所,看到水龙头哗啦啦地流水,你是在等着别人去关,还是自己去关?”虽然看似一个很普通的问题,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得到的答案往往是“等着别人去关”,每一个人都这么想,都认为那不是自己的责任,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没有人主动去做。正可谓是“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我们应该意识到这责任意识的重要性,不要总是等待着别人先去行动。在团队的合作中,个体的责任意识更应该凸显出来,将大家共同的任务当作自己的责任,在合作探究中,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并付诸行动。
二、积极为学生合作探究知识创造条件
培养起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后,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努力为学生们的合作探究活动积极的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一个舞台,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合作探究知识,展现自己的风采。有些教师,往往将学生们之间的合作探究活动安排在课后,让学生们自由的组织进行,然而,这样的方式往往取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笔者建议除了鼓励学生们积极的在课后自由合作探究知识以外,在课堂上教师也应该努力为学生们创造条件,指导学生们进行对知识的合作探究活动。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来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探究精神。例如,在学习《宇宙中的地球》这一课时,笔者就会先抛出一个问题,如“地球在宇宙中的哪个位置”“你认识有哪些天体”“八大行星有哪些结构特征”“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有哪些”等等。然后让学生们组成几个小组,进行小组内部的合作探究,同时,又与其他小组形成竞争的形式。通过这样学习活动的形式,不仅培养了学生们之间相互合作探索的精神,还活跃了课堂上的教学气氛,提高了课堂上的教学效率。
三、正确评价学生的合作探究成果
在学生们进行合作探究活动之后,作为教师一定要注重对该次活动成果的正确评价,不能敷衍了事,对学生们做得好的地方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做得不够好的地方给予中肯的建议,并激励学生们争取在下一次合作探究活动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对学生们合作探究成果的评价不能是简单的好与不好,我们充分的利用好评价的艺术,发挥评价在地理教学中的促进作用,改正不足之处,帮助学生们树立信心,更加充分的认识自我。同时,在评价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到整个团队的成果,还应该具体到个体的努力。如何对学生们的成果进行评价也是一门艺术,巧妙而准确的评价往往成为激励学生们继续努力的动力源泉。
笔者在每一次的合作探究活动后,都会高度重视对学生们在该次活动中表现的评价。笔者往往会先让学生们对自己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自我评价,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学生们对自己进行反思。然后,笔者再让学生们对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引导学生们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最后,由笔者对整个活动进行评价,评价中不仅涉及整个团队,还要细致到个体的努力,引导并激励学生们更加的努力探索知识。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们合作探究的精神,我们应该按照这三部曲来进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开展合作探究活动,最后正确评价活动成果。这三个部分紧密联系,缺一不可,作为教师,我们应结合教材内容,不断增强学生们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自主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庞国斌,王科凌.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2]王坦.合作学习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3]王坦.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2 (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