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单导学”下数学课堂教学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来我们应用了一种课堂新模式——任务单导学,课堂是自然的、生动的、民主的,而且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超市,是学生成长的乐园.
  【关键词】任务单导学;任务单的制作;学会学习;自主学习
  “任务单导学”凸显了一个主题——合作学习,从形式到内容,一改往日的教学形式,所有的数学课堂都是让学生根据教师设计好的“任务单”进行“合作学习”, 注重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一、浅尝“任务单”课堂的乐趣
  在“任务单导学”模式开始之前,我们想方设法让学生放得开,动起来,告诉他们:学习是我们自己的事,老师只是学习的领路人.我们和学生一起观看了“杜郎口课堂的实录”,拟定了课堂表现方面的要求:直接站起来积极回答问题,声音洪亮,积极参加讨论、辩论,力争多角度、新思维.一开始为了鼓励学生能放开自己,我们实行加分制,每人只要能回答一个问题都给小组加分.同时我们在上课前先找来几名学生干部、课代表和小组长,手把手教着,示范给他们看,每个环节该怎么做.这样在这些小帮手的带领下,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有思、有议、有得”课堂形式活泼,不拘一格.学生们不再感到害羞、胆怯,兴趣浓厚、热情开始高涨起来,在课堂上你几乎看不出谁是教师.无疑这样的课堂是生动的、自然的、民主的,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超市,是学生成长的乐园.
  二、 设计有效的“任务单”
  在学生们不再感到害羞、胆怯,兴趣浓厚、热情开始高涨起来后,我们开始思考这个“任务单”该怎么设计才能更有效地为学生服务.
  要设计好一份任务单,教师首先应熟记课标熟读教材,同时更要熟悉自己的学生.因为,“任务单”设计的对象是学生,而各个学校的学生情况不同,各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各不相同,所设计的任务单要有针对性.考虑到教师在设计任务单时的工作量太大,我们学校通过数学教研组的每周的教研活动来统一认识,群策群力,每个人都要对下周的教学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议.然后分配任务单的制作任务,再由负责的老师说课,其他老师提出所备课的得与失,从而完善这份任务单,同时形成具有个性化备课的任务单.任务单的设计要直接指明学生的学习目标,因为目标不明确,活动设计得再好也不具有它应有的功能.要用学生能看懂的语言如“学会、知道、弄懂、体会”等词语描叙学习目标.同时,所设计的任务单要具有可操作性,方便学生操作,让学生拿到任务单便知道要他做什么、怎么做.由于学习的主体、思考问题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因此,设计的任务单不仅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有利于学生发展,要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活动设计的核心是:知识的生成.如:在设计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时,我的设计首先是:认真听好、做好老师的要求,独立思考,预习的主要内容和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都要记录在预习笔记中(约10分钟).阅读课本,独立完成:(1)你知道什么是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吗?(2)你能写出an= (-1)n·n写出这个数列的前5项,并判断22是不是这个数列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3)数列1,2,3,4与数列1,2,3,4,…是同一个数列吗?这一问题的设置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通过阅读直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性,尝到阅读的甜头,知道只有认真阅读、潜心思考才能自行解决有关问题,学生的阅读就不会走马观花了.但我深知答案的找到并不代表学生对这一概念真正“了解”了,我设计了写预习笔记的过程并明确学习目标:通过上面的学习你会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吗?你认为本节课学习目标是什么?写在预习笔记上.
  在预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的内容,再次明确目标:展示预习内容(约3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要紧扣预习目标,组长收集本组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交流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写在黑板上.小组交流后,一生口述,其余补充完善.组长找小组成员作代表与大家交流.小组领取任务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形成最佳方案,展示提升,其他小组分享成果或提出更佳方案.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学会数学思想方法(归纳整理知识),有效减轻学生记忆负担.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性质入手,“悟出” 数列1,2,3,4与数列4,3,2,1中3的两种位置关系.真正从根本上弄清了这两个数列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获得理性知识,达到“生成”的境界,实现了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意义的建构过程.
  接着展示巩固和提升:完成下面练习:(各小组个人自己先独立完成,组内自查提出疑难问题,小组互查,组间如有疑难的在黑板上展示出来)
  1.下列四个数中,哪个是数列{n(n 1)}中的一项().
  A.380B.392C.321D.232
  2.数列-12×1,12×2,-12×3,12×4的一个通项公式.
  这样的设计意图:巩固有序数对的有序,有序数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要找到位置必须知道电影票记的顺序,反之依然,通过作图及时巩固概念,为后面的坐标学习打好基础.当然,在设计知识的应用这一类问题时,难易程度应视你的学生的实际而定,要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有所收获.
  最后设计反馈检测,反馈检测是检验一堂课效果的根据,必不可少.如果说有的内容是本节知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在设计任务单时又很难将它单列成一个活动,这时可以在反馈检测中查漏补缺.
  这样的课堂是自然的、生动的、民主的,而且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超市,是学生成长的乐园.一堂课条理清楚,任务单中的教师的“设计”最终真正实现它的最佳功能——学生的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的自觉“生成”, 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其他文献
对现用3MZ2010A内圆磨床工件轴位置、旋转方向以及电磁无心夹具进行调整,实现了内圆磨床对可分离式角接触球轴承内圈单侧外径面的磨削,拓展了内圆磨床的使用功能,解决了实际生产
针对滑轮轴承装配效率不高且装配质量不稳定的问题,通过对滑轮轴承双半内圈锁紧机构的改进设计,提升了内圈的加工精度和装配效率,并在实际生产中验证了该装置的适用性。
为了进一步实施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实践创新中快乐地学习数学、学会学习,我们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入手,进行了“三段式”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一、“三段式”课堂教学结构  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 我们以新课程理念为理论基础,提出“三段式”课堂教学结构,努力打造“自主、高效”的课堂. “三段式”课堂教学结构是:预习领悟——展示交流——反
【摘要】 纵观现如今的初中数学教学,学生的数学水平差异很大,除了一些共性的原因以外,还有一些细节的方面往往被我们所忽略,没有去重视,导致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生成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无法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 针对“忽略”现象我们该如何应对,我们又该如何避免“忽略”现象的产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课堂教学;忽略现象;问题;思维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遵循课改精
从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建设来看,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也仍然有一些历史上形成的老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同时在改革发展中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在历史和时代新的形
市民社会发育的主观条件是人作为个体主体而存在.中国传统社会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典型群体主体社会,个体具有高度的依附性,人是作为群体主体而存在.计划经济体制将社会建构
【摘要】本文把多项式相乘的过程分解为矩阵形式,简化多项式相乘的运算.并引进从给定条件把矩阵简化为方阵的方法,使得分母有理化和极小多项式问题一般化.  【关键词】多项式;分母有理化;极小多项式  1.多项式相乘的矩阵形式  (ax b)(cx d)=acx2 ad bcx bd就是一个多项式相乘的简单例子.虽然多项式相乘可以用卷积来计算,可是卷积的性质还是没有矩阵那么好.  (ax b)(cx d)
公共性理论在国内研究的深入,公共性当代语境的出场,无疑与全球化时代的拓展、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密切相关.在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和价值多元化的全球化时代,在和谐与
基于微小型超高速涡轮机械的需要,对波箔径向空气轴承的阻力矩进行试验及理论研究。归纳轴承启动、停车过程最大阻力矩和稳态阻力矩与转速、载荷、波形箔片突起宽度、平箔片
故障现象:发动机故障警告灯亮。故障诊断:该车发生了交通事故,修复后发动机故障警告灯点亮,用诊断仪读到P1135故障码,内容为“A/F空燃比传感器加热电路故障”。检查发现传感器(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