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探究性学习的再理解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yan2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认识问题,获取知识,以达到问题的认识深化或者最终解决。这种学习方式,为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提供了空间,这就是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显著特点。
  知识,过去都是老师传授,如今要自己学,答案以往都在书本上,现在要自己找;课堂,过去最大也不过是阶梯教室,如今它己扩展到身边的小社会。它通过提供尽可能多的活动,给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激励。学生们在研究性学生的过程中,兴趣浓,对课题涉及问题善于探讨,肯钻研,干劲大;尽管在每个环节上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甚至是失败,同学们不气馁,不退步;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直到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过程中,最容易检验学生知识和体验的对与错,也最能培养学生的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是让学生学会人际沟通,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及学生运用原有学科知识和综合这些知识去解决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力。
  师爱=真爱+无私
  近几日,参加国培学习,看了专家视频报告,对教师职业道德方面收获颇大,感触很深。师德就是爱,爱一切的学生,爱学生的一切。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學生 ,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它高于母爱,大于友爱,师爱是严与爱的巧妙结合,是理智科学的爱,是主动积极的爱。我们的爱不会付之东流,我们平淡的生活并不平凡,那里写满了学生点点滴滴的成长、充实。师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是教师的天职与责任。这种爱是严慈相济的爱、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爱。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需要包括全部感情、时间精力以及全部心血的付出,甚至还有默默无闻的付出。 深信“真爱与无私”的种子会撒向全社会,全人类。期待着这颗种子在每个人的心里生根、发芽,得以传播。通过国培学习使自己师德修养更快提升。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现代化,离不开现代教育资源的建设。而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正被广大教师应用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它以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的特点,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感官需求,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给原本沉寂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科学而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
摘 要:根据文字的特点进行汉字教学,对于学生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具有重要作用。深刻地分析每个汉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加深记忆,并从美学的角度欣赏、书写汉字,还可以获得更多附加值。  关键词:文字特点;汉字教学  在汉字教学上注重对汉字的分析,对于学生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及书写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他们不仅创造了汉字,还把当时人们的生产、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使我有了更多的收获。也让我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找到了解决的方法。特别是在教学实例中让我明白了,课程标准中的目标级别,也从课堂的实践的角度,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内涵,研究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要求。  更加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新课程标准为我的英语教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将努力工作,争取在教学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通过教师远程教育培训的学习,我感到任重而道远,将
一、化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的  时机  1.化学是一门研究分子、原子及核外电子等微粒运动的科学,而微观粒子的运动是用肉眼所看不到、用手摸不着的。通常情况下学生只有借助于挂图和模型,通过教师的讲解才能理解。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无法得到充分展示,例如,初中化学中水的分解、氢气还原氧化铜、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分子运动、化学反应等实验的实质。初中生仅凭感知能力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掌握,如果通过用多媒体课件拟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