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chao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正如火如荼地发展。我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国之一,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趋密切。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国家经济建设更需要既熟悉国际商务领域的专业知识又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此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因此,作为受经济全球化影响最大的商务英语教学,不得不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主要针对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能力培养目的进行探讨与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以期给相关商务英语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商务英语教学 国际商务 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策略
  在现如今这样一个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及科技一体化的信息化时代,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全球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国内一些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商务英语这门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实际国际贸易活动中正确利用英语处理在跨境商务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灵活自如地运用英语与来自于不同国家、地域及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商务交流。因此,如何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商务英语教学面临的重要任务和挑战。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我们所处的全球一体化时代,其突出特征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由于政治经济环境和传统习俗不同,人们的商业价值观、消费心理和经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因此,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商务人员不仅要面临与本国不同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及经济环境,还会遇到诸多文化冲突,由此可知,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是否可以进行成功的跨境商务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基本都依照传统的“英语 商务”模式开展,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进入一个误区:认为会说英语,懂得商务知识就能顺利进行商务活动。跨文化交际意识极度缺乏,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足,严重影响涉外商务活动的进行。所以,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商务语境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目的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国际贸易活动重要性的认知,我国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及能力。当今,我国各大高校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主要目的有以下两点:
  1.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商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及能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不同国家、地域及民族等,其文化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通过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文化与文化之间存在客观的不同之处,对自身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与反思,同时更广泛地知晓其他文化,进而更客观地把握住各自文化之间的共通之处与不同特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商务英语应用能力的目的。
  2.提高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商务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工作后,会参加各种国际商务交流活动,不可避免地需要与其他文化进行接触,接触中往往会因为受到文化差异的冲击而产生许多抵触情绪,从而造成交流上的障碍。因此,高校商务英语教师要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的适应能力,让学生在面对不同文化时尽快适应,提高效率,让跨境商务活动顺利进行。
  三、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1.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现代知识观着重强调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有了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商务英语教学需要尝试运用诸如创设情境法、认知法及交际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展现商务英语的交际特性,注重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当下,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为商务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辅手段,而且优化了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创设虚拟的国际商务活动情境或社区,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实际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学习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英文电影了解西方国家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文化知识。
  2.提高教师自身跨文化交际素质和改变其教学观念。
  在国内大多数高校,教授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师大多数是英语专业出身,他们本身缺乏丰富的商务实践经验,因此教师需要利用时间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非本土文化素养,比如到外贸公司进行挂职锻炼,以及参加商务部组织的各种短期培训和进修。同时,商务英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能再局限于成为知识的传播者及课堂的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成课堂的组织者、设计者、引导者和监督者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大纲为基础,明确商务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既熟谙国际商务领域的知识又具备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涉外商务人才。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跨文化商务交际活动。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重大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比如在欧亚经济论坛、广交会、世园会、世博会等国际会展活动中担任志愿者,一方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锻炼他们在工作实践中培养跨文化意识,从而逐渐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中外交流日趋发展的今天,高校应提倡学生积极参加海外带薪实习项目,让他们真正融入异国他乡的环境,亲身感受中西文化差异,了解异域风土人情,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随着国际间商务交流的频繁,各国独特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在保持其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光大,这些发展给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商务英语教学工作者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头脑,用睿智的眼光审视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出色完成各项任务。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杨盈,庄恩平.构建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J].外语界,2007(4):20.
  [3]赵耀.商务英语视域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82.
其他文献
摘 要: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而提出的问题新颖、切合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积极投入新课学习。教师应通过得出的问题控制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解题策略尤为重要,这是数学教学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问题教学法 数学教学 新课导入 方法研究  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问题教学法是最常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
摘 要: 数学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本文在深入分析高中数学的有效性教学所具有丰富的内涵、呈现出的特征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梳理、总结和介绍了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对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改进对策和思考建议,以期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有效性教学 教学思考  数学是高中教学中的重要科目之一,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能力。随着新课改的
摘 要: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的实质,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科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以利于激发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情境教学 创设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
摘 要: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应该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现代化和先进化。就目前情况来看,西藏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教学的整体教学水平不高,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我国初中数学教学水平,实现数学教学的高效率和高质量。本文针对初中数学的教学特点,提出具体的实践手段,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教学实践 教学模式 以生为本  一、将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  尽管我
摘 要:税务筹划主要指的是公司等纳税主体遵循事先性、合法性原则对自身产销、筹投资、内部控制等活动进行预先规划与合理安排的一种管理活动,有利于纳税主体减轻自身税负,实现对纳税风险的有效规避,对提升经济效益有积极作用。对于有限公司而言,在税务筹划的过程中,无论是政策环境与法律规定的变化,还是自身认知的转变,亦或者是管理机制的建设,都有可能会导致风险的发生。有限公司应当准确把握税务筹划中的风险,采取有效
摘 要: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作为主导者的老师,可以通过抓住“兴趣点”、找准“切入点”、创设“探究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数学教学 教学关键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样的角色定位集中体现了以学生的
动手实践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的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已在教学实践中被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和学生接受,广泛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有不少老师甚至认为教材上有动手操作的内容,如果不用就不是一节好课。所以无论在计算教学,还是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只要属于动手操作范畴的,一线老师都十分青睐,即使教材中没有,也千方百计设计动手操作,体现所谓的在直观教学中学。但回顾反思一些动手操作,存在许多误区,学生只是扮演操作工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