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种群不同龄级立木的空间分布格局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是种群个体在水平空间的分布、配置状况,是种群对环境适应的生存策略及适应机制的反映。以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smithii)原始林为研究对象,在色季拉山东坡设置100 m×100 m固定样地,采用相邻网格法将样地划分为25个20 m×20 m的调查单元,对样地内所有基径≥0.1 cm的急尖长苞冷杉进行调查,记录林木的坐标、胸径、基径、冠幅等信息。依据基径和胸径两个指标将林木划分为12个径级和6个龄级(幼苗、幼树、小树、中树、大树、老树),对种群的
其他文献
沉水植物是水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当前有关沉水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喀斯特区,而在喀斯特区的相关研究较为缺乏。因此,以广西澄江喀斯特典型湿地中的7种沉水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沉水植物地上部分及底泥的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结果显示,(1)7种沉水植物地上部分总碳、总氮和总磷平均含量最大值均出现在小茨藻(Najas minor)分别为(325.4±5.01)
昆虫肠道微生物在宿主营养代谢、生长发育、免疫以及抵御病原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不同蛋白水平饵料饲养对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雄成虫肠道细菌群落组成及其功能的作用,探究德国小蠊肠道细菌对宿主营养和健康的影响,以期为发展生物防治的诱食性饵料提供理论支持。分别取连续饲喂低蛋白(LP2组:5%)、高蛋白(HP3组:65%)以及正常蛋白水平饵料(CD1组:25%)21 d的德国
酶是工业过程中最有效的催化剂。由于商业上对新型和更高效酶的需求不断增长,许多研究着重开发可再生和环境可持续的原材料来生产酶类。目前,细菌或真菌来源的酶(如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在全球酶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微藻作为生境多样(有时甚至是极端环境)的多系群生物,具有与碳、氮和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相关的代谢途径,这些特性及其代谢适应性使其成为生产新型酶的理想原材料,部分微藻源酶已经应用于食品、轻化工、生物能源、生物监测和生物修复等。为此,本文总结了微藻与碳、氮、磷代谢有关的多个酶促复合物:碳酸酐酶、淀粉分解酶、半
小麦赤霉病是由镰孢菌属(Fusarium)病原真菌引起的小麦病害,世界各地小麦产区均有发生,我国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麦区和淮河流域麦区,并有向北蔓延的趋势。小麦赤霉病不仅造成小麦减产,而且其主要病原菌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能产生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和玉米赤霉烯酮等多种真菌毒素,给人和动物的健康带来威胁。化学防治是历史最悠久的防治方法,但造成了一定的环境问题。为了能更加环保地控制农业病害,全球研究者都在积极地探索生物防治方法。生物防治利用生物防治病害,高效、经济、环保。生防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