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叶总关情”

来源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chao5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价值论概述


  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作为幼儿成长记忆的地方,幼儿园环境创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幼儿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精神环境是幼儿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良好的精神环境能够使全园师生萌发积极的、具体的联想,产生强大的激励作用。
  现代幼儿教育更加注重环境对幼儿的影响与教育。从显性层面来看,环境是支持儿童投入游戏和建构经验的场所;从隐性层面上来说,环境折射出教育者所传递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但在很多情况下,幼儿园的环境仅仅成为一种“摆设”,或者仅仅成为参观学习的“景观”,这些环境并没有成为幼儿生活与成长的组成部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管理者和教师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设计与规划,没有站在幼儿的视角创设,因此违背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影响了幼儿在与环境互动中的成长。
  实际上,从幼儿的生长规律和心理发展的角度,深入研究新时代语境下幼儿环境的创设问题时,我们不能不思考的问题是:基于成长规律与认知特点,幼儿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环境?从育人的角度而言,幼儿需要自然的环境、变化的环境、探究的环境和商讨的环境。作为管理者,应该让充满灵性的环境浸润在园所的每一个角落。“一枝一叶总关情”,幼儿园每一个区域、每一个角落乃至每一个情境的设定,都应当与幼儿的视觉、听觉等相关,与幼儿的心理情趣相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管是从宏观上,还是从微观上,我们都不能忽视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适宜性、创新性、参与性等。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路径探索与实践


  每所幼儿园都有其特定的环境气质,这不仅源于园长及其团队的环境创设理念,也有广大教职工的独特思考与个性化创意。我园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环境创设的实践经验。省内外诸多幼儿园纷至沓来,争相学习,交流借鉴,使我们增添了对幼儿园环境设计创新性实践的信心与决心。
  1.“寓神于境,情境交融”,创人和园美大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每个人对环境生态都有期待,都希望总体环境和谐美好,教师如此,幼儿也一样。瑞吉欧说过:“环境生成课程,课程主题来源于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作用。”这一表述意在说明环境就是课程,就是直接的教育资源。我园始终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创人和园美环境”的办园理念,努力为幼儿营造整洁、适宜、有序的物质环境和安全、和谐、自主的心理环境,让“环境育人”的理念贯穿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之中。具体路径:一是注重在统筹设计中充分利用三维空间;二是注重环境中教育性、参与性、艺术性的相互渗透;三是注重情趣诱导,注重引发、支持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四是注重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培养,通过活动创设人和园美的环境。陈鹤琴说过:“用儿童的双手和思想布置环境,会使他们更加爱护环境。”环境的美,是幼儿参与的美,是和教师共同孕育的美,是具有教育性的美。例如,走廊上挂的、窗台上摆的、墙壁上贴的是幼儿的作品;“流动水果车”“流动皮影戏车”让幼儿在游戏的环境中了解社会,模仿社会生活;“茶艺吧”“四幼面馆”让幼儿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窗台边、走廊下到处都是大自然的恩物;用旧雨伞、旧雨靴做成创意花瓶;为瓶瓶罐罐、纸盒蛋壳赋予生命特征,让它们栩栩如生。情境交融的环境努力使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每一条走廊都会说话。
  2.“情感深植入,心心皆相印”,创和谐友善新环境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教师的素质、能力与情感取向异常重要。教师应该是一个和蔼可亲、善良可信并且充满大爱的园丁。教师爱的潜质与爱的能力,来自于其内心对幼儿的抚爱、尊重和关怀。因此,在现实教学中,与幼儿建立融洽、和谐、健康关系的能力就成为衡量教师能否创设友善环境的重要指标。我们通过专业培养与互动交流,积极培养师幼间的“师爱”,让爱的情感撒播在教育实践的各个环节,让爱的空气弥漫于校园各个角落;通过活动组织,积极建立幼儿间的“友爱”,密切教师间的“仁爱”,拓展教师与家长间的“谦爱”。幼儿园的园风、班风、教师的言行举止和教育态度,都是创设良好精神环境的基本元素。我们特别重视家园共育工作,每个班均成立了班级家长委员会,发挥家委会的作用,积极带领其他家长配合、支持教师开展各项工作;请来瑜伽老师,利用业余时间组织教师练习瑜伽,释放工作压力;通过每周的升旗仪式,培养幼儿爱国、爱园、爱老师、爱同伴的情感;通过传统文化的专题教育,培养幼儿知感恩、懂孝道、明事理的优秀品质;通过每日一抱、开心一笑等常规活动,培养师幼之间的亲密感情;通过教师团体游戏,培养教师间的凝聚力和宽容相爱的情感。
  3.“注重个性,巧划区域”,创区域实践乐环境
  幼儿生活、学习与实践经验的获得来自于和环境的接触。幼儿园课程的核心是幼儿的经验,经验的获得有赖于幼儿的体验和感受,有赖于幼儿用多重感官与客观世界及自己的心灵发生相互作用,有赖于幼儿思维的参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動时间。”为此,我们十分重视区域实践活动环境的创设与利用。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活动环境,幼儿基于已有生活经验进行创造、想象,扮演生活中的角色,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选择区域,主动操作、探索和交往的活动。基于这些,我们继承优秀的幼儿园课程传统,借鉴西方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设计了丰富的区域活动,让幼儿获得各种鲜活的经验。
  如何依托区域活动的特殊价值推动幼儿的主体性发展?区域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如何发挥?区域规则、环境、材料、人数等问题如何解决?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和要求,我们提出了“倾听幼儿,共同成长”的区域活动理念,将有益的玩、有趣的学融入一日生活。幼儿最自然的状态就是玩,当玩变得有意义时就是学;当学变得有趣味时,就是玩;玩的过程,就是探索、操作、学习的过程。我们还不断调整和修正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提高投放材料的适宜性,充分凸显区域活动的生活化、游戏化。
  通过研究和实践,教师们的理念提升了,专业能力增强了,孩子们享受到了区域活动带来的无穷乐趣,获得了快乐的成长经验。
  4.“巧设环节,激发情趣”,创心理健康优环境
  对于幼儿而言,受其知识经验的影响,他们不具备成人对环境的辨别能力和改造能力,其受环境的影响更大。幼儿园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之一,其物质和精神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因此,作为幼儿成长发展的教育者,教师应该努力创设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幼儿园环境,为幼儿提供健康、安全、和谐、充满关爱的成长环境,使环境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幼儿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情绪积极且情绪反应适度。促进幼儿积极情感的体验很多,作为幼儿学习和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幼儿活动室,其墙面环境的创设与布置无疑对幼儿的成长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幼儿园环境创设要见儿童、见思想。绘本故事的拓展活动与环境创设能够将精神世界及时展露出来,并能促进幼儿间分享交流。通过调动幼儿视觉、听觉等感官的参与,让幼儿从多角度感受故事内容,进行体验式阅读,以此带动幼儿积极的情绪体验,支持幼儿用已有的经验自由自主地学习、探究。
  不管是环境创设,还是园本课程的实施,都需要园长和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反思,从而实现行为与理念的互动,研究与实践的统一,个体发展与群体发展的链接。此外,还要建构起属于教师自身的教育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让他们在教育环境中享受到归属感、成就感和自豪感。
其他文献
儿童戏剧是我园的特色主题课程活动,自1992年以来,儿童戏剧就成为我园的传统活动。经过近30年的熏陶、浸染,儿童戏剧中主体发生着微妙变化,教师、幼儿、家长都加入到这一盛会,逐步形成了如今“师幼共同创生的儿童戏剧”,以童话剧为抓手,以游戏化的方式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传递给幼儿,玩戏剧,重体验,显成长。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在幼儿教育中,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
在新西兰的任何一个早期教育机构里,教师每天都要与家长进行着不同方式的接触。新西兰是一个移民国家,有众多的种族和灿烂的多元文化,面对来自世界不同地区,属于不同种族和宗教,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及不同育儿方式和观念的家长,这对于早期教育工作者来说,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记得我担任保育中心经理不久,就收到了家长对我本人的一次投诉(至今还是唯一):我没有认真倾听一位孩子的父亲对我们当天工作的质疑,就急于为员工辩解
园长挂职学习是园长培训的重要形式之一。园长们以脱产的方式走入高水平的幼儿园,充分参与挂职园的一日活动和管理。体验、学习、借鉴有益的经验,寻找、对比、反思自己园的优势和问题,达到共享资源、共促发展的目的。几年来,我园多次接待园长挂职学习,来挂职的园长们认为确实学有所获,因此争相选择到我园挂职学习。总结接待园长挂职学习的经验,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以人文的关怀接纳。关注服务细节  挂职园长来自不同
自从我与皮克勒方法相遇相识后,我一直想把这个改变了我专业实践和个人生活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与中国的家长、学前教育同行们分享。因为《早期教育》主编的邀约,我可以了却这一心愿了。然而,当我写下题目后,却陷入了难以落笔的困惑:原来我还没有功力来做这一工作。在这里我只能把自己对艾米·皮克勒博士与皮克勒方法的认识与大家作一简约的交流。  1902年,艾米·皮克勒博士出生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她的母亲是当地的一名幼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良好的幼儿园环境会随着幼儿的身心发展变化而改变,孩子们可以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获得自身的发展。因此,如何创设适宜的、动态的幼儿园教育环境,让孩子与环境实现真正的对话,并在对话中得到全面发展应成为我们课程改革的关注点。连云港市连云区是个海滨城区,这里的幼儿园有的坐落在海边,有的坐落在海中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不难明了,幼教课程的原点是在游戏里。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孩子的知识是从经验中获得的,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戏。”  我班的区域游戏“懒羊羊小吃店”深受孩子们喜欢。因此,这一游戏从开学初的九月一直延续到十二月,
课程审议是教师通过平等对话的方式,围绕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反复讨论、权衡、分析、表达,汇聚集体智慧,从而形成最适宜的课程行动方案,有效推动课程发展的过程。我们通过“班级审议→年级组审议→教科室审议”的三级形式进行审议,形成研究共同体,解决实际问题。教科室审议作为课程审议形式中的最高层级,它重点解决班级和年级组无法指导,使课程问题在更深层面得到有效解决。  一、教科室审议的实录  (一)审议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种植活动是幼儿园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它是幼儿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窗口,幼儿在种植活动中,增进对植物生长过程的了解,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增进情感和能力的发展。  十月,大班开展了主题活动“秋天的水果”,教师将幼儿收集来的
江苏盐城,拥有被纳入“世界自然遗产”的盐城黄海湿地。大自然的慷慨馈赠,赋予黄海湿地旺盛的生命活力。自由奔跑的麋鹿、身姿优雅的丹顶鹤、随风飘荡的芦苇、匍匐前行的泥螺、晶莹如雪的海盐、赶海撒网的渔民……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多元的文化底蘊,为盐城市大丰港实验幼儿园创设湿地文化环境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与素材。  盐城市大丰港实验幼儿园从儿童本位出发,遵循游戏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以别具特色的社会实践和湿
【2021年中考作文备考金题】  对联、书法、国画、戏曲……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中国传统文化形式。请以“我与______的故事”为标题(请在横线上填写某一种中国传统文化形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记录你在体验、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的经历。  要求:(1)将作文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2)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名师题解】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要求已经非常明确:在横线上填写某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