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主题可以理解为单元话题,主题意义则是指通过话题所传达的核心思想内涵,通常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关。在小学英语单元复习教学中,教师应把对单元主题意义的探究视为教与学的核心任务,要在深入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制定指向核心素养融合发展的单元复习目标,并以此为导向,整合各个板块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删减与增补,引领学生在学习、理解、探究主题意义的过程中巩固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拓展主题表达视角及文化视野,培养思维品质,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关键词 小学英语 单元复习课 主题意义 问题分析 实施路径
小学英语单元复习课是重要的课型之一,教师既要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让语言知识点融会贯通,还要帮助学生拓展语用,拓宽表达视角和文化视野,提升思维品质。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课堂教学就是围绕一定的主题,设计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活动[1],让学生在体验、感悟、合作与交流中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一、现状分析:单元复习教学中主题意义的悬缺
笔者通过深入课堂观察发现,部分教师在小学英语复习课上对主题内涵重视不够,仍然停留在浅表的知识化教学,对教材内容随意进行调整和增删,偏离单元主题意义的正确方向,这样做不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语言及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与发展。
(一)教学环节的碎片化
有些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缺乏整体规划,导致教学环节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过渡,学习过程被割裂,教学环节碎片化,学生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以主题意义引领的语言教学设计格外注重从整体上理解单元的主题内涵和贯穿于各板块的主题元素,防止学习内容的碎片化[2]。因此,在单元复习教学中,教师应该开展主题引领下的综合语言学习活动,实施以情境为主线的主题教学,以话题为主线串联各个教学环节。
(二)主题意义的轻视化
小学英语教材的每个单元一般都围绕相关的主题编排,每个单元的主题意义大都隐含在文本深处,部分教师解读教材视角维度单一,仅关注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轻视了单元主题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没有基于主题意义的探究设计教学活动,导致学生缺乏对相应主题意义的感悟、理解与学习,对相关问题缺乏深入的思考,难以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单元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突出主题引领、语篇依托,在意义探究中整合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学习策略运用、思维品质提升和文化意识建构,引导学生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中通过有意义的沟通和交流认识自我和周围世界,促使学生对主题的理解逐步从表层走向深刻、从简单走向丰富、从单元走向多元。
(三)任务活动的叠加化
有些教师片面地理解复习课就是通过任务的叠加来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上设置了一个又一个任务活动让学生来完成,或者进行一些模式化、程序化的缺乏思维深度的交流,使学生始终处于浅表性学习状态。基于此,在单元复习教学中,教师只有让学生在接触真实、多元的文本中,让语言知识与技能相结合、任务与功能相结合,通过对主题语境的理解和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才能以整合性输出活动引领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過程中发展语言能力、强化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
二、实践依据:单元复习教学中主题意义的价值
(一)回应六要素的课堂落地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英语课程内容包含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3]基于主题意义的教学是整合英语课程六要素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可尝试设计围绕主题情境的语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主题意义的探究。
(二)落实学科素养的育人目标
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很大程度上是与语言活动所承载的主题范畴、教学文本所承载的文化内容密切相关的[4]。教师应引领学生在主题意义的探究过程中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拓展主题表达视角及文化视野、提升思维品质,实现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多维素养的综合发展。
(三)追求用教材教的价值取向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资源,有效的教学设计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教师应具备对教材文本全面、有效的解读能力,从关注知识走向关注素养,从关注文本知识走向关注文本内涵,充分、全面地利用好教材资源。因此,教师有必要重新审视教材,充分整合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材料。
三、实施路径:单元复习教学中主题意义的重构
开展主题意义引领下的综合语言学习,教师首先需要在整体上理解单元的主题内涵和贯穿于各个板块的主题元素,防止知识碎片化,以此统领教学目标和综合语言活动的设计。在此,笔者以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8 “Chinese New Year”单元复习课为例,围绕主题目标、主题内涵与主题意义三个层面阐述主题意义重构的建设路径。
(一)深度解读教材,确立主题目标,整合资源
单元是承载主题意义的基本单位,在单元复习课实施之前,教师首先要深入系统地、全面地解读教材,分析单元主题是否清晰、定位是否准确,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整合与主题相关的资源,以适应学生的需求与发展。
本单元共分为五个板块,以节日话题贯穿于各个板块。Story time板块,以苏海收到香港朋友安娜的邮件的形式,介绍了香港人是如何过春节的,为全单元设置了交际情境与主题语境。该部分按时间顺序介绍了香港春节的活动及含有“be going to” 一般将来时的表达法;Fun time
关键词 小学英语 单元复习课 主题意义 问题分析 实施路径
小学英语单元复习课是重要的课型之一,教师既要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让语言知识点融会贯通,还要帮助学生拓展语用,拓宽表达视角和文化视野,提升思维品质。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课堂教学就是围绕一定的主题,设计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活动[1],让学生在体验、感悟、合作与交流中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一、现状分析:单元复习教学中主题意义的悬缺
笔者通过深入课堂观察发现,部分教师在小学英语复习课上对主题内涵重视不够,仍然停留在浅表的知识化教学,对教材内容随意进行调整和增删,偏离单元主题意义的正确方向,这样做不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语言及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与发展。
(一)教学环节的碎片化
有些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缺乏整体规划,导致教学环节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过渡,学习过程被割裂,教学环节碎片化,学生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以主题意义引领的语言教学设计格外注重从整体上理解单元的主题内涵和贯穿于各板块的主题元素,防止学习内容的碎片化[2]。因此,在单元复习教学中,教师应该开展主题引领下的综合语言学习活动,实施以情境为主线的主题教学,以话题为主线串联各个教学环节。
(二)主题意义的轻视化
小学英语教材的每个单元一般都围绕相关的主题编排,每个单元的主题意义大都隐含在文本深处,部分教师解读教材视角维度单一,仅关注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轻视了单元主题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没有基于主题意义的探究设计教学活动,导致学生缺乏对相应主题意义的感悟、理解与学习,对相关问题缺乏深入的思考,难以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单元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突出主题引领、语篇依托,在意义探究中整合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学习策略运用、思维品质提升和文化意识建构,引导学生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中通过有意义的沟通和交流认识自我和周围世界,促使学生对主题的理解逐步从表层走向深刻、从简单走向丰富、从单元走向多元。
(三)任务活动的叠加化
有些教师片面地理解复习课就是通过任务的叠加来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上设置了一个又一个任务活动让学生来完成,或者进行一些模式化、程序化的缺乏思维深度的交流,使学生始终处于浅表性学习状态。基于此,在单元复习教学中,教师只有让学生在接触真实、多元的文本中,让语言知识与技能相结合、任务与功能相结合,通过对主题语境的理解和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才能以整合性输出活动引领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過程中发展语言能力、强化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
二、实践依据:单元复习教学中主题意义的价值
(一)回应六要素的课堂落地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英语课程内容包含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3]基于主题意义的教学是整合英语课程六要素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可尝试设计围绕主题情境的语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主题意义的探究。
(二)落实学科素养的育人目标
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很大程度上是与语言活动所承载的主题范畴、教学文本所承载的文化内容密切相关的[4]。教师应引领学生在主题意义的探究过程中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拓展主题表达视角及文化视野、提升思维品质,实现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多维素养的综合发展。
(三)追求用教材教的价值取向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资源,有效的教学设计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教师应具备对教材文本全面、有效的解读能力,从关注知识走向关注素养,从关注文本知识走向关注文本内涵,充分、全面地利用好教材资源。因此,教师有必要重新审视教材,充分整合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材料。
三、实施路径:单元复习教学中主题意义的重构
开展主题意义引领下的综合语言学习,教师首先需要在整体上理解单元的主题内涵和贯穿于各个板块的主题元素,防止知识碎片化,以此统领教学目标和综合语言活动的设计。在此,笔者以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8 “Chinese New Year”单元复习课为例,围绕主题目标、主题内涵与主题意义三个层面阐述主题意义重构的建设路径。
(一)深度解读教材,确立主题目标,整合资源
单元是承载主题意义的基本单位,在单元复习课实施之前,教师首先要深入系统地、全面地解读教材,分析单元主题是否清晰、定位是否准确,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整合与主题相关的资源,以适应学生的需求与发展。
本单元共分为五个板块,以节日话题贯穿于各个板块。Story time板块,以苏海收到香港朋友安娜的邮件的形式,介绍了香港人是如何过春节的,为全单元设置了交际情境与主题语境。该部分按时间顺序介绍了香港春节的活动及含有“be going to” 一般将来时的表达法;Fun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