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题中克服思维定势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iru871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会学生采取措施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学生解题时就能在解题中排除排除这种思维阻碍。一要提高警惕,注意思维定势的适用性;二要分析比较,切忌只凭"想当然"; 三要大胆尝试,寻找思维突破点;四要欲擒故纵,开拓解题新思路。
  【关键词】克服思维定势排除阻碍。
  
  所谓思维定势,指的是先前的经验和活动所造成的一种对思维活动中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和倾向性,它对解题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譬如,解答类型相同的三道数学题,学生在掌握了第一题的解法后,其余的两题便会迎刃而解。但在变化的情况下,定势常会阻碍学生找到新方法去解决问题。如若紧接上面类型相同的三道题后,第四道题的类型变了,按照解决前三道题的思维模式来解决它便会遇到困难。
  作为一种习惯性思维,思维定势往往在无形中起作用。我们如不教会学生采取措施克服其消极影响,学生解题时就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步入困境。要在解题中排除排除这种思维阻碍,可以让学生从下面几点做起。
  一、提高警惕,注意思维定势的适用性
  这是说解题时要有克服思维定势的心理准备。"备则无患",要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运用第一种思维方法时,都要认识到这种思维方法所适用的条件。同时也要认识在条件变化了的情况下,它就可能不再适用了,甚至还会阻碍我们去寻找新的方法。
  就如上面所说,同类型的三道题,学生掌握了第一题的解法后,再做底下两题就容易多了。但紧接着再出现一道不同类型的题目,若有克服解上三道题所产生的思维定势的心理准备,他们就能主动适应变化了的条件,从而调整自己的思维活动。若没有这种心理准备,就会导致他们解题的错误,甚至会导致思维的僵化,使解题不能进行下去。
  二、分析比较,切忌只凭"想当然"
  "想当然"是指学生在解题时不顾实际情况地让自己的思维活动瞎碰乱撞。在解题中喜欢"想当然"的学生有三种情况:一是过分自信,总以为自己高明,这种学生难免不碰钉子;二是怕动脑筋,见题不作分析,因此常常出错;还有的学生可能是既过分自信,又怕动脑筋。总之,学生解题若受"想当然"阻碍,就不能从实际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要排除这种思维阻碍,就必须让学生对题目作认真的分析,比较。如对下面这道判断题:"小强体重比小兵重 ,那么小兵体重比小强轻 。"学生不加思虑地答:"对!"其实这就受了"小强体重比小兵重 千克,那么小兵体重比小强轻 千克"这一判断的影响。对上题,要引导他们学会对题目进行分析、比较:先把小兵体重看作"1",那么小强体重就是(1 );后把小强体重看作"1",则由(1 -1)÷(1 )= 得出小兵体重实际应比小强轻 ,而不是 。不论解什么题目,只要在作了认真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得到正确的答案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就不会再有"想当然"的盲目性。
  三、大胆尝试,寻找思维突破点
  学生在解题中也常遇到老方法不顶用,又不能突破旧思路的情况。这时老师要安慰学生,让他们不要急躁,静下心来想想还有没有其它方法,要鼓励他们大胆地尝试,努力从各个方面去寻找思维的突破点,如解答这样一道题:
  某班原来女生占总人数的 ,后又转进3名女生,这样女生就占总人数的 ,这个班原有学生多少人?
  一经尝试,多数学生便感到难以下手,有的干脆就放弃不做了。在这"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下,教师应对学生一面安慰、鼓励,让他们继续做下去;一面可作一点适当的启发。这样几分钟后,有学生便会顿悟:只要抓住题中男生人数这不变的量,问题就好解决了。因为男生开始占总人数的1- = ;后女生增加了,男生占总人数的1- = ;将这两个条件反过来就可想到,原来总人数是男生的 ,增加3名女生后,总人数是男生的 ,即后来总人数比原来总人数多男生人数的 - = ,就是男生人数的 是3人,由此可求出男生人数,从而求出总人数,使解题终于进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四、欲擒故纵,开拓解题新思路.
  也有不少时候,学生即使作了许多努力,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在一个人单独解决实际问题中这种情况也经常会发生。比如做家庭作业时碰到这种情况。这时,要让学生学会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为了使问题得到解决,可以暂且把这一问题放一放,先做一做其它的题目,也可以起来走一走,放松一下,等过了一段时间思维摆脱了旧框框的束缚后,再来做这个题目,新的解题思路或许就会在某些客观因素的启迪下开拓出来,从而使问题顺利得到解决,这也是许多同学有亲身体验的。
  帮助学生在解题中克服思维定势的同时,也要注意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在不变的条件下能较快地解决问题,并积极发展寓创造性于其中的直觉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
  
其他文献
若要有效将防水施工技术应用至建筑屋面系统内,一方面需要做好建筑屋面施工方式与防水系统特征的调查工作,以便根据不同地域环境选择更适宜的防水技术,增强屋面防水效果与寿
应用题是现实生活的客观反映,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大小,直接反映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知情况。因而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则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活学活用,让学生真正认识生活,了解世界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中掌握知识,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文化素质目的。我以我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一点经验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差,在做题时往往不是对题目进行实质性综合分析,
期刊
【摘要】不少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无味,不易理解,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那是因为他们没有了解、品味到数学的美。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数学美的概念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但数学美的内容和基本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本文从数学的结构美、方法美、语言美等方面界定的数学美的含义,并阐述了数学美的主要特征:和谐性,简洁性,奇异性;从而不仅能促进提高他们对美的鉴赏能力,而且能时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美简单
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强弱,不仅与知识理论、水平有关,而且与思维方式有关。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我在数学教学的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了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并收到了较好成效。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它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  1、用实践操作唤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动手操作或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期刊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主导人类社会生活的世纪。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在极大地改变社会生活方式和质量,为我们展示了广阔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龙菲尔德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更有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言:"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学习不能离开阅读。而说到阅读,人们只会想到语文、英语的阅读理解,不屑于数学的阅读,始终认为理解能力的培养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殊不知理解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读的基础上,否则好比巧妇难做
期刊
期刊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从小学升入中学后开始时成绩不错,过了一段时间数学成绩就落了下来。据好些老师说,到了初二这样的情况更是严重,有的班级出现了"两级分化"的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我认为主要是适应的问题。小学和中学教学方法是有差异的,要求也不相同。学生在小学学习适应了小学的教学方法,到了中学有部分人不能适应,成绩一落下来就很难赶上。为了使学生能够迅速适应中学的教学,我们必须解决好小学数学教学和中学的
期刊
自2002年财政部正式启动“金财工程”建设以来,全国财政系统信息化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促进了财政改革的深化和财政管理水平的提高。但是,存在的各自为政、信息孤岛、条块分割、安全隐患等症状,制约着“金财工程”向更高水平的发展。为此,需要对“金财工程”进行整合,以适应公共财政发展的需要。本文便是对加强金财工程建设的一个初浅思考。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金财工程”发展状况分析。该部分在介绍“金财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