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农村体育教师应自我解决的几个日常问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urachenq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教学改革滚滚浪潮中,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大好形势下,体育课怎么教学,教什么?使很多体育教师迷失了方向,找不到教育教学的精神支撑点,显得很迷茫。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认真研究,学会角色转变。新课标下体育教师的角色不再是运动技能的传授者和训练者,而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那么,怎样才能实事求是地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必须从体育教师本身做起,现针对这个情况,我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体育教师要认真学习
  当今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体育教师更应该在工作期间和节假日期间多抽点时间学习,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含义及意义,为什么用新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呢?注意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五大学习领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向自己和学生传授三维健康思想,真正实现身体、心理、社会健康的目标。认真钻研学习水平的划分与水平目标的确定,只有掌握这些,才能根据农村中小学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才能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和学生个人能力的差异性,按照年级确定体育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和独立锻炼能力,让学生全面理解健康的内涵;不刻意追求运动技能,注重学生全面提高与发展;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人翁地位,要做到这些体育教师首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体育教师要注意自己的穿着
  体育教师在每学期开学第一课就给学生讲课堂常规,要求学生穿校服或运动服,并且教案中体现得非常好。而有时我们自己却不注意:上课时,穿着皮鞋、西装给学生上课,这里出现了两大问题。
  1.为人师表的问题
  你让学生穿运动服或校服,而自己却穿着皮鞋、西装,与学生实不相平等。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师不但要教书,还要育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学生以真诚行动上体育课,体育教师更应该真诚,教育学生不是演戏,决不能搞“双重人格”。只有发自内心的、表里如一的、言行统一的美好品德,才能在学生身上发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2.教师示范的问题
  体育课不同于其他科目教学,主要靠讲授与示范。如果穿着皮鞋、西装,怎样给学生示范呢?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示范是体育教师整个技术动作完整向学生演示一遍,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了解动作结构、顺序、形象及动作要领和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模仿,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教师的示范是最客观、形象、生动的语言,也是体育课最有效的教学手段。由此可见,如果體育教师不能正确、充分地示范动作,学生就不能对技术动作形成完整、正确的影像和概念,就不能达到练习效果。
  三、体育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
  1.体育教师的语言规范
  体育教师在我们的印象中总是身材高大、体格健壮、肌肉发达,但不擅长言辞,其实不然,新时代体育教师不仅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更具有很好的体育专业知识、规范的语言表达能力等体育学科综合知识技能。当然,也有一些体育教师在语言方面表现得很不好,教学语言不通俗易懂,但他们正以自己的努力不断改变。所以,体育教师讲授课时一定要注意语言技巧和艺术,语言要精练、清晰、生动、形象,充分运用形容、描绘、比喻、引证、自问、反问等方式,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以及讲授的速度、声音,注意讲授时的表情和目光,教态从容、自然大方。在讲解过程中要明确讲解目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另外,讲解一定要生动形象、精简扼要、具有启发性,同时注意讲解时机与效果。
  2.体育教师的肢体语言
  前苏联著名家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育方法,因语言不同可能相差二十倍。”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肢体语言表述动作要领和自己的情感变化;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关注学生,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科学、合理地运用肢体语言不仅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定式和情感变化,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育教师运用肢体语言时要注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掌握运动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提高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情感价值和陶冶学生情操。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高超过硬的体育技能,还要有良好的肢体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把生动直观的肢体语言和明确的有声语言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另外,在肢体语言运用过程中,要关注肢体语言的交流与反馈,调控无意识的肢体语言,让自己举手投足、神情姿态、身段表情、仪表风度都体现出一定的境界修养,使自己的肢体语言更具有感染力、吸引力和表现力。
  四、体育教师要改掉一些不良嗜好
  有的体育教师爱好吸烟、喝酒,这里就出现自身健康问题和为人师表问题。在水平四体育与健康的教科书第二章第三节中就谈到吸烟、酗酒和吸毒的危害,体育教师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远离烟、酒、毒品,精心设计教案,认真教育学生,可谓用心良苦。到后来却在学生面前吸烟、喝酒,这样就与我们对学生的教育相矛盾。所以请广大体育教师远离不良嗜好,还学生阳光、健美的教师形象。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生活在教育教学物质相对匮乏的环境中,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实际情况,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改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拉近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距离,让学生接受更好、更优质的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全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课如何真正有效,关键在于探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创新是提高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最佳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是广大教师总结出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教学有效性  中学信息技术课是一项融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基础性学科教育,是一门新兴学科,与传统学科相比较,它的教学理念体系
摘 要: 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三观”的树立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我国的高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普遍不重视,使思想政治课教学举步维艰。案例教学法利用其自身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巧用案例教学法使政治教学和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努力改变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现状。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课 案例教学法 教学应用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
摘 要: 身体是进行一切活动的本钱,对于学生来说身体是学生好好学习的基础,只有拥有强健的身体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到正确的锻炼方法并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 终身体育意识 培养方法  小学是学生习惯和能力养成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对学生多加引导,使学生在小学就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能力。身体是学生学习的保障,如果学生的身体不舒服,那么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