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做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2009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我们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问题 。学困生是与优秀生相比较而存在的,他们的后进并非是永远的,故转变一个学困生和培养一个优秀生同样重要,同样光荣。
  〔关键词〕:新课程学困生关心与爱发现闪光点同伴互助 学习动力
  【中国分类法】:G45
  
  我们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问题 。学困生的学习一直是困扰数学教学的难题。学困生是与优秀生相比较而存在的,他们的后进并非是永远的。如果转化得法,“后来者居上”这句话一定能在他们身上实现。那么,如何有效地帮助学困生,使他们摆脱“学困”的境遇呢?怎样才能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呢?我打算做到如下几点:
  一、善于关心学困生,给学困生前进的勇气
   学困生的形成是有一定原因的。因此要深入实际,调查掌握学困生“困”之所在,然后给予关心帮助。与优生比学困生缺点较多,思想脆弱,易和教师形成对立。教师要多去了解学困生、多去关心学困生、多去找学困生谈心、多去找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要更加尊重学困生的人格,理解他们的苦衷,体谅他们的难处,要用爱去温暖、关怀他们。多激励、少指责批评,更不能以朽木不可雕之类的言词挖苦他们,以免加重对立情绪。
  二、 善于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励其进步
  人人都有优点,学困生也不例外。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这一点入手,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斗志,鼓足学生前进的勇气。以前班里有个学生学习很差而且爱欺负同学。有一次,我发现教室里有一把不一样的扫帚。经了解,是这个学生主动带来的,我就诚恳地表扬了他,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后来,这个学生,再也没有欺负同学了,成绩也提高了。可见,从学生闪光点出发去转化学困生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必须转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做到这点:
  (1)动以真情,真正从内心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确实感到爱的温暖,与你心心相印。学习内容提前渗透,学困生在学习新知时,由于先前学习过程中对相关知识的认识显得零乱、不成体系,因而使得他们在学习新知时普遍感到吃力,甚至无法接受。针对这一特点,我在上新课之前,总是先为学困生适当地复习旧知,渗透新知,尽量让他们在新授课上能和其他同学同步前进。如教学新知之前,我先复习了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并针对这节课的难点,强调了数位、记数单位的概念以及不同数位的位值。这样的强调其目的是为了让学困生意识到认识更大的数时也可以用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去类推,从而减缓认知的坡度。注重课前复习,帮助学困生找到适当的起点,探索或接受新知,成功实现了知识与情感的“双赢”,所以很值得教师去做。
  (2)解除、忘掉不良情绪的情景,用有意义的事情填补心理空虚。教师努力给他们创造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多引导他们参加有益的活动,有意识地安排优生主动接近帮助他们,让他们体验自己处处受人尊重,置身于爱的海洋 ,排除一些消极因素干扰。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和才干,引导鼓励他们担任某方面的职务,把有一定难度、责任较大的任务交给他们完成,培养其责任感。
  (3)用语言暗示,消释消极盛怒情绪。评语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为此,在批改学生作业时,有意在批改完之后加上一两句饱含感情的评语:“你真棒!”“加油!”“你进步了!”等,不仅是对学困生完成作业的肯定,而且也是对他们的鼓励和促进,有利于增强了他们的自信,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勇气。
  (4)激励法,使其振作精神,相信自己,理智的克服困难。延迟处理作业,是巩固新知的重要手段。学困生的作业,不仅错误多,而且大多不能及时订正。我曾经绞尽脑汁,使用各种办法,想让学困生及时订正作业,可效果并不理想。其实,仔细分析原因,有的可能是学生已经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多数情况可能是学生没有真正理解相关知识,一开始不会的现在仍然不会,有的甚至在订正时就把错误重抄一遍。冷静分析原因后,我开始尝试新的方法。对能够及时订正的内容,依然要求他们及时订正;对教师讲解后依然难以理解的内容,就让他们在学习完一个单元的内容之后,再回过头来订正这些作业。实践中,我惊喜地发现,他们能轻松地订正作业,有时还能把这些题的错误原因和正确的想法说清楚。
  四、发挥同伴助学的作用
  在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一个现象:有时教师的讲解学困生听不懂,而有时让周围的同学讲解,学困生反而能听明白。这可能就是“童言相通”吧。基于这一发现,我给每个学困生安排一位“小老师”。平时,“小老师”像老师一样检查学困生的作业,并督促学困生及时完成和订正作业。当学困生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小老师”们会及时帮助他们,如果帮助不了就报告给老师,让老师能够及时给学困生提供指导。在这种同伴助学的活动中,“小老师”负责“点”,老师负责“面”,点面紧密结合,能有效地督促学困生认真对待作业,不断取得进步。“小老师”们在帮助学困生的过程中也锻炼了自己,提高了對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增强了综合素质。
  五、善于用赏识性教育,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作为班主任来说,我们不应该总是喜欢指出班里存在的种种不是,批评这个,批评那个,而对班里出现的好现象轻描淡写或只字不提。因为一味地批评、埋怨、势必给学生造成颓丧情绪,甚至逆反心理,教育效果甚微。我认为班主任应该时刻对班级里出现的好人好事给予表扬,这样一来,班上的同学自然会觉得:班里的好人好事真多,优秀的同学真多,我也应该为集体争光。从而激发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和信心,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只要集体有了凝集力,学生热爱集体,能为集体着想,其行为就会规范。在这样的集体里,学困生们自然也会受到熏陶教育,对他们的转化工作自然也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参考文献:《脑的功能——将研究结果应用于课堂实践》 [美]
  《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华东师大出版社
  《一个都不能落:名师提升学困生的针对教学》马立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和审题能力,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加强练习。  关键词:提高 解决问题 能力方法  【中国分类法】:G633.4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学的出发
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实验稿《课程标准》中所没有提出的,作为一位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一线教师,我深深的感受到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重要性。那么,在教学实践当中,我
【摘要】小学教育是处于学生学习的起点,小学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师,而农村小学教师生活环境较差,职业倦怠情况比较严重,本文以新兴县为例,分析了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的主要表现,探讨了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提出了解决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小学教师 职业倦怠成因 对策  【中国分类法】:G451      一、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  (一)工作热情低  如果一个教师热
[摘要]小学生自信心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明显作用。教师不但能用“赏识”教育来激发其自信心,也可用“挫折教育”锤炼其自信心,提高小学生竞争力,进而发展自信心,此外还要通过鼓励、正确评价学生来巩固他们的自信心。  [关健词]小学生;自信心;培养;策略  【中国分类法】:G444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一定能够成功。若我们缺乏自信心,就容易被环境影响,从而放弃自己的目标。自信心是学生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语言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它依附社会而存在,伴随社会而发展。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往往过多地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从而忽视了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及锻炼。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注意到语言和文化的密不可分性。因此,教师有必
“活动性学程”,是我校以“智慧园”课程为背景,以“慧学慧玩慧生活”为目标,以“活动”“路径”“资源”“组织”四大板块为核心环节,建构起的儿童学习新生态。  具体来说,它是指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以“慧学慧玩慧生活”为价值取向,以互惠学习为主要方式,通过资源整合,构建学习场域,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的教学策略。  如何将“活动性学程”和“单元整体教学”两者有效结合?重要的是目标设计。下面,我分别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