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文本体味魅力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sic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移情审美能力。我将阅读的这一过程命名为“品读”。我认为 “品读”的提法更富于学科特色,更赋有人文关怀。语文老师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读品赏析。①品人情,明事理,获取精神的滋养。②品语言,学表达,接受母语文化的浸润,生成语言能力。语文课就应该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在满怀诗意的情境中,在丰富的语言想像中,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享受语言的魅力。
  一、抓住文眼 读中品味
  
  我们的课本,不少选文不仅语言美,而且形象鲜活,情感丰富,常常包蕴动人心魄的艺术美。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这样的观念:语文阅读不是生活中随意的消遣性阅读,漫无目的;也不是一般的了解性阅读,浅尝辄止;它应该是一种投入的品味性阅读,应当以一种积极的审美心态,集中全部的心智去感受、理解、品味、评价文本中的人与事、景与物、理与情,不仅观其“言”,还要品其味,悟其神。在教学中教师就应努力捕捉课文的闪光点、抓住课文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从抓住重点词句、语段,深入研读,读中深思,读中品味,读中感悟,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升华思想,实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进一步地陶冶情感。如教学《一夜的工作》,对“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这句话,可以组织学生读思讨论:“到底花生米是否增加?” 让持两种意见的学生各自陈述理由。教师可相机诱导,让学生反复品读上文。从上文的“两杯”绿茶可以推断,花生米也应该是两个人的,既然是两个人的,当然应在一个人的基础上有所增加。再从这个句子本身来看,可把“好像”去掉让学生读一读,“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显然,如果去掉“好像”,是肯定花生米没有增加。那么,加上“好像”呢,意思是实际上增加了,但看起来像没有增加似的。在学生通过讨论明确了这一点后,可进一步让学生思考探究:增加了分量的花生米都可以“数得清”颗数,可见平时没有客人时是不是更少呢?从而进一步体会周总理的生活简朴。不仅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学习作者谴词造句的准确,还有利于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冷静分析,综合判断的良好习惯的养成,更重要的是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受了作者对总理无比热爱之情。
  二、潜心会文 推敲揣摩
  
  读书是需要动脑思考的,只有潜心会文,才能真正走进文本的深处。因此,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应紧紧依靠语言文字的土壤,引导孩子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学生在品读文章时,要对文章的语言反复理解,体味,推敲,对语言意蕴进行深入的探究,透过语言文字窥见其思想,领悟其精髓,从而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敏锐感悟能力。
  选自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草船借箭》一文中,“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这一部分内容是通过一段人物对话表现出来的,廖廖几句就表现出人物鲜明的特点。为了使同学们深刻认识诸葛亮和周瑜这两个人物,我先让学生读读这段对话,说说周瑜、诸葛亮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然后再通过细细品读,揣摩周瑜的每一“问”用意何在?而诸葛亮的每一答又说明了什么?学生在研读每一问一答中,透过语言文字,发现了周瑜表面客客气气,内心暗藏杀机;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从中,学生更体会到了通过传神的语言描写,也能塑造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样的潜心会文,使学生对文章的品读,对语言的感知不再是浅尝辄止,学生的语言得到了积累,理解文章的能力也进一步加强了,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
  三、多元探读 激活思维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阅读教学中更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践,让学生亲历阅读过程,从而获得鲜活的阅读信息,在身临其境中去阅读、去感悟。从而体验课文描写的意境,体味语言文字的节奏美、音韵美,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和语感经验,并启迪自己的思想,使之更深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做到有理解地读,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学生的探究朗读能力自然也就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的文本,相当一部分是文学作品,往往有着生动的人物形象,而每个人物形象,就是具体可感的特定角色,引导学生对这些角色进行扮演、体验,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阅读的能力。如教学《田忌赛马》时,联系“为什么只调换一下马的出场顺序,就轻易地转败为胜?”这一问题,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自己做的学具——三种马,和同桌的马进行一场模拟比赛,摆一摆,真正体会到只要调整三等马的出场顺序,用输一场来换取赢两场的巧妙办法,从而直观地感受获胜的几率和原因,也体会到孙膑善于观察,精于分析,扬长避短,勇于打破常规的正确的思想方法。这种动手实验,亲历操作的学习,再现了课文描述的场景,领悟了课文所描述的内容。有了亲历体验,学生对语文学习认知对象的感知和对语文材料所提供信息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因为有了体验,语文的学习由对知识、能力的学习,扩展到了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使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不仅是增长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三个维度得到有机的整合。学生的每一次朗读,无不体现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无不渗透着学生强烈的情感。这样的多元探读,使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增强了,使学生的语言思维更活跃、更深刻了。
  总之,这样以“品读语言”为核心的语文课才能让我们的学生都沉浸在“语言文化”的无穷魅力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说”、“会说”、“能说”,使我们的语文课真正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作者单位:宿迁市湖滨新城井头中心学校 江苏】
其他文献
一、目前信息技术教学中表现出的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几个问题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及与其他信息老师的交流,发现在我们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由于学生所处环境
古人曾这样说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那如何才能变呢?变首先要反思,而且要善于反思,如何反思?作为一个从事科学教学的老师,不仅要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更重要的是要善于进行教学后的反思,只有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探究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问
摘要:  机械设备故障的产生,最显著的特征是出现磨损现象,机器的表面不断受到冲击、高温和腐蚀性物质的作用而导致严重的磨损。机械设备的磨损会造成机械的零部件的尺寸、形状和金属表面层发生变化,降低了机械生产的精度,严重了会引发机械故障的发生。机械的磨合、磨损问题是由于机械的摩擦而产生的,由于摩擦的机械性作用致使机械表面受到损耗,进而造成机械的表面因摩擦热而升高温度。本文对机械磨合、磨损发生的规律和形式
摘要: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使得产品设计、制造的周期大大缩短,提高了产品设计、制造的一次成品率,降低产品开发成本,从而给制造业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本文就快速成型的方法经行了探讨和研究,对比了常见的快速成型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经行了预测。  关键词:快速成型; SLA; LOM; SLS; FDM  前言  快速成型技术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技术、逆向工程技术、分层制造技术(SFF)材
期刊
刀架故障是数控车床经常出现的故障类型。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数控机床电动刀架的工作原理,然后具体分析了数控车床刀架的典型故障及排除措施,以期为相关技术和维修人员提供参考
在高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机械工程项目在工业发展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机械工程中已经带来了良好的效益,它不但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劳动成产率,而且也更
随班就读学生由于先天的原因,在智力方面与正常的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再加之没有受过良好的早期教育,久而久之,使他们形成了自卑感强,缺乏自信,意志薄弱,对学习不感兴趣的个性特点。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帮助他们逐步克服自身的个性弱点,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拳拳爱心,融化冰冷的心  1、播洒温暖的阳光  对于随班生,教师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帮助和指
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课程应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已成为了我们教师的共识。关注课堂,创造智慧的课堂,让每一个课堂都缤纷,让每一堂课都精彩,让每一位学生都受益,是教学的原动力。作为教师,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经历自主操作,点燃思维火花  在教学中尽可能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历猜测、验证、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操作中
摘 要: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工智能化的发展与创新,有关机械设备故障的智能诊断技术也已经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机会。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当前我国设备故障相关诊断技术的发展现状,对这种现状出现的原因进行了适当的分析与研究,并且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解决措施与发展方法,还对我国智能诊断的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提出了预测性的分析,以期为能我国日后在相关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一定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措施。  关键词
摘 要:本文介绍了三种典型泵类设备的找正、对中、试车等技术  关键词:泵;施工  1.适用范围  本文是对典型离心水泵、水环式真空泵、计量泵等泵类设备的安装找正进行的总结。  2.编制依据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3.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设备开箱检查→基础检查、放线→设备运输、吊装→设备找正、测量→螺栓孔灌浆、拧紧螺栓→泵与电机的对中、管道连接→电机试车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