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致余论》相关论文
我国古代医学理论的发展与哲学思想的嬗变密不可分。医学与哲学的密切联系促使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皆有援儒入医、儒者知医的现象产......
“精血虚衰”理论及由此衍生的“补精养形”之学术思想在中医药防治衰老与老年病的历史长河中地位斐然。金元四大家之朱丹溪承接《......
上期养生格言,引金元四大家之朱震亨《格致余论》中的一段话,提出冬补三九以收心养心、节欲保精为要,正应了中医“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
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其病机虚实错杂,远期疗效并不理想。笔者在诊治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中,发现中青年男性患者在......
<正> 金元·朱丹溪著《格致余论》、《丹溪心法》,明·龚廷贤著《万病回春》和明·虞抟著《医学正传》四书中,都有“痛风”专论。......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倡导滋阴理论,不仅重视临床治疗,也十分重视养生实践,在《格致余论》中专设“养老论”[1],内容涉及对老年......
本文就朱丹溪<格致余论>中所记载的有关医论与九例典型医案,对其辨证施治及方药运用的思想方法与宝贵经验作一初步探析,旨在发掘祖......
丹溪衰老与摄生学术思想探讨山西中医学院(030024)罗秀夏山西省中医研究所赵勤萍金元医家朱丹溪是养阴学派的创导者。他在代表著作《格致余......
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提出了“君相互感”理论,经历代发展,形成学术上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本文整理了其学术发展脉络,并进行了理论......
朱丹溪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其"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术观点被后人广为流传,并在治疗上多提倡顾护后天生化之源——脾胃,这一思想在......
《格致余论》节欲养生思想主要体现在饮食和色欲两方面:节饮食上,据生命的不同阶段有相应的饮食原则与方法,以顾护脾胃为总纲;节色......
从《格致余论》看朱丹溪的养生思想陈利琳(云南中医学院昆明650011)关键词朱丹溪,《格致余论》,养生思想《格致余论》一卷,元代朱震亨(1281~1358)著。震亨......
<正> 朱丹溪根据《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之论,谓曰:“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一事,故目其篇曰《格致余论》。”《格......